大风起于青萍之末。5月底,红塔集团与四川什坊卷烟厂的一纸协议,将“云南王”意欲染指川渝烟草业之心昭白于世。云南势力的介入,使得本已纷繁莫辨的川渝烟草重组格局变得更加迷离。 据了解,此次红塔入川,带给什坊卷烟厂的厚礼是一份代工大单:红塔将旗下“阿诗玛”和“红梅”两大著名香烟品牌交给什坊烟厂生产。同时,红塔集团还将在生产研发技术方面给予什坊卷烟厂大力支持。但作为四川的重点烟草企业,什坊烟厂本是川渝烟业重组后的属下大将。两地重组新建的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成立仅10个月,内部调整尚未最终完成。红塔选在此时与川烟企业展开合作尤显意味深长。 闪电重组 去年以来,“重组”成为主导中国烟草业风云大势的关键性词语。川渝烟草业发动的全国首例烟草行业跨省重组破壳而出。去年2月重组启动,8月川渝中烟公司挂牌。涉及到两地5家烟草企业的跨省重组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便操作完成。“迅雷不及掩耳”,重庆烟草工业有限公司一位人士以此来形容此次重组进程的高效率。 据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总经理吴应禄介绍,重组之后的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包括成都卷烟厂、什坊卷烟厂、重庆卷烟厂等5家川渝两地骨干企业。在川渝重组中,关键点在于渠道整合。两地的卷烟年生产总量超过200万箱。此前,受制于地方利益主导下的区域分割,四川与重庆的卷烟主要是在本埠市场消化,双方每年对等进入对方市场销售的卷烟仅有区区数万箱。而按照重组规划,川渝中烟工业公司的下属两地企业将在销售渠道和产品规划上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打破地方封锁和市场垄断,两地烟草市场相互开放,形成一个消费潜力巨大的“自由贸易区”实现两地产品无限制流通。四川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李志华博士认为,一旦重组顺利,川渝烟草企业对两地市场的整体控制力将大为加强。无论是外烟还是外地烟业集团,在川渝两地的市场开拓都将遭到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旗下渠道联盟的强力抗击。
![川渝烟系重组遭遇艰难 “云南红塔”闻风而动](http://img.aihuau.com/images/a/0702020707/020712454363845408.jpeg)
重组暗疾 但两地的此次闪电式重组并未“功德圆满”。“从目前看,重组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如是评价。 该人士表示,川渝烟业的重组“一开始就不是同步同调”。重庆方面的热情明显高过四川的烟草企业。按照国家烟草总局的规定,年生产量超过100万箱的省份才能组建烟草工业集团。四川烟草的年生产量已达到150万箱。按照这一标准,四川省即有资格单独成立烟草工业集团。而重庆的烟草企业的年生产量仅为74万箱。“重庆没有退路,只有寻求跨省重组。” 从两地的重组之前形成的市场格局来看,四川的优势大于重庆。四川的人口总量有9000万,近乎重庆的一倍。四川烟草企业每年生产的卷烟基本在庞大的本省市场即可完成消化。对省外市场的渴求并不明显。而年产量只有74万箱的重庆烟草企业一旦只局限在本地市场,“独立发展的空间将相当有限。最终也难逃被省外烟草集团重组的命运。”由此,重庆便瞄准具有历史“血缘联系”的四川,成为了此次川渝烟业重组的强力推动方。而国家烟草管理部门对川渝烟业重组方案的认可和推动,最终为双方的重组一锤定音。 四川的烟草企业在此次的重组中并非一厢情愿。川内一烟草企业人士认为,但重庆的市场容量仅有80万箱,重庆烟草企业的74万箱的年产量已基本满足重庆市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重庆企业在四川市场所获得的机会和空间远大于四川企业在重庆的所得。 除对市场利益分配的考量之外,包括川渝中烟工业公司管理构架等方面,两地的烟草企业也一直存在分歧。为此,国家行业直管部门专门委派了原中烟科技发展公司一位高层前往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担任常务副总一职,“以协调川渝两方的关系”。 据透露,由于双方的利益之争,使得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在挂牌10月后,所预期的“自由贸易区”仍尚未形成。“双方之间的市场壁垒仍然存在,双方卷烟产品在对方市场的销售量并不比过去增加多少。” 红塔图谋 在川渝烟业联盟纷争未平的背景下,红塔集团与川渝联盟旗下企业展开合作自是别有用意。 在国家烟草总局对全国的烟草市场改革规划中,在各省烟草企业内部重组,在全国建立10多个省级烟草工业集团后,还将进一步实施大规模的跨省重组。最终形成华东、西南、华中—华南三大烟业中心。而红塔集团则被视为西南中心的核心企业。作为国家烟草总局钦定的“跨区域的烟草集团”,红塔对相邻的川渝烟草企业觊觎已久。 2003年上半年,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成立之前,红塔集团就曾与成都卷烟厂签订过全面合作的战略协议。但川渝烟草企业开始展开重组之后,红塔的跨省重组之梦一度变得渺茫难求。红塔集团的年产量为280万箱,而川渝重组之后的年产量达到了217万箱,与红塔集团相差无几。 四川烟草专卖局人士表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仅依靠市场的力量,红塔收购川渝烟草企业已“变得不太可能”。 但世事的易转给予了红塔新的机会。川渝烟业重组一路走得并不顺畅,两地企业之间利益纷争使得重组后的工业集团仍难以形成一致对外的聚合力量。红塔此时寻隙而入,已有重图旧谋之意。来自什坊卷烟厂的信息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据该烟厂内部传来的消息表明,“为红塔的合作,代工只是第一步。”已有什坊卷烟厂内部人士商讨自有品牌能否留存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红塔集团如若能成功购并川内烟草企业,那并不坚固的川渝烟业重组联盟的前景则将变得更加不可预测。而现有的川渝烟草势力版图也极有可能为之重新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