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娟 王如晨 发自上海 苦苦支撑的上海迪比特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迪比特”)再也支持不住了。 从上周五开始,迪比特进行了最大规模的裁员,由于银行账户被冻结,迪比特无法一次性支付员工人民币共1000多万元的经济补偿金。 尽管公司负责人称,目前公司手机外销还在正常进行中,但有内部人士却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公司生产线已经完全停止运行。“董事长从去年10月到现在就没再来过。明天(3月1日),公司班车就停止服务了,而且公司食堂已从四家减少为两家,每月欠人家20多万元。”他说。 1000多万元补偿金难倒迪比特 上周五,即2月24日,迪比特员工都接到为期四天的放假通知,而实际上,也就是从这一天起,迪比特开始了涉及半数员工的裁员进程。 记者了解到,公司现有1600名员工,此次计划是将员工人数缩减到800~900名。而在去年11月,公司还有2300名员工。 据悉,按照劳动合同,迪比特必须支付给被裁员工经济补偿金,总额达人民币1000多万元。对此,公司高层表示,处于困境中的公司无法一次性支付该笔资金,而只能逐月支付。 昨天上午,本应每月10日发放的工资也是刚刚打到迪比特员工账户上。迪比特高层称,为了这400多万元的薪水,“公司已经想尽办法了”。 27亿元固定资产被冻结 “公司并不是完全没有钱,只是公司的银行账户现在已经被冻结了。”迪比特首席运营官叶德诚称。 除此以外,公司所有地皮、房产也都已经被抵押。“被冻结的账户上总共有3000多万元的资金。”公司高层告诉记者,包括厂房、土地等在内,迪比特现有固定资产有27亿元左右。 “两三个月前,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开始上门追债,规模从2万元、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公司已经开始拿库存手机来抵债。”公司内部知情人士说。 叶德诚也坦言,从去年10月底开始,公司就已陷入困境。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偿还了经销商8000万~9000万元的账款。但这显然没能解决全部问题,“每天都有经销商、售后服务提供商不停地上门讨债”。 外销能否支撑? 目前,迪比特仅有的收入来源就是外销手机回款,“(母公司)台湾大霸已不再给公司任何资金支持”。 叶德诚表示,尽管公司产品的内销已停止,但外销还在进行中。“原有的60多款机型目前只剩下了11个,每月订单大约20万部,主要销往泰国、俄罗斯和南美等地。”
![迪比特最大规模裁员 难以支付1000多万补偿金](http://img.aihuau.com/images/a/0702020707/02071246055355979.jpeg)
叶德诚称,公司此次裁掉的只是生产线和物流等方面的一线员工,但研发和销售部门都在继续运作。 公司员工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公司已经全线停产。”多名员工这样告诉记者。上周,负责研发的刘博士已经带了30~40个骨干离开公司,“因为没有研发资金了”。 “这不是公司自身能决定的,要看市场情况。”对于公司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叶德诚最后如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