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贸易组织(WTO)纺织品协定(ACT)的生效,自2005年1月1日起,在世界纺织品贸易中延续了40余年的进口配额制度将成为历史。有权威机构曾经做出如下预测:中国和印度将席卷世界;纺织品价格将大幅下降;纺织业发达国家与竞争力较差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旨在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出台的动向(如美国)。对此,日本业内人士大都认为,日本纺织业受取消配额的影响不大,如果能够通过贸易自由协定(FTA)扩大出口,甚至有可能卷土重来,再度成为纺织品出口大国。 世界纺织品贸易版图将变 随着进口配额的取消,国际纺织品贸易将不再受进口量的限制,因此会有更多的企业开始进入纺织品进出口贸易领域,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目前,受配额的影响,欧美主要购买商需要从40-50个国家和地区采购。而一旦取消配额,这些购买商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势必将采购对象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纺织工业相对较弱的国家将受到排斥,而中国、印度等纺织强国的企业则将成为主要供应商。 不久前,世界贸易组织发表了一份题为“关于废除进口配额所带来的影响的报告”,该报告预测,中国和印度将席卷世界纺织品市场。以美国为例,废除配额后,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50%,而印度的制衣比例也将达到15%。换句话说,美国纺织品市场上65%的产品将来自上述两国。同样,中国与印度的纺织品在欧盟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也将分别提高到29%和9%。 美拟启动进口限制措施 今年9月,美国纺织行业宣布将针对中国产品申请特别贸易保护措施,但遭到了全美零售业联合会(NRF)的反对。宣布申请保护措施的有3家团体,即美国制造业贸易行动联合会(AMTA)、全美纺织团体评议会(NCTO)和全美纺织协会(NTA)。2003年,美国进口的纺织、服装的总额为770亿美元,其中有610亿美元使用了进口配额(纺织品80亿美元,服装530亿美元)。随着美国大选的日益临近,美国纺织业团体采取保守主义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而全美零售业联合会则表明了相反的立场。联合会副会长奥尔塔称:“美国纺织业的真实意图在于重新构建配额制度,但是数十年的经验证明:纺织品进口配额制度没有能够保住就业机会,给许多美国家庭带来了巨大困难。” 中美纺织企业间的合作 据日本业内权威人士分析,2005年之后改变世界纺织贸易版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将批准外资企业拥有进出口权。废除配额与进出口权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加强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中美纺织企业之间的合作可谓形式多样,既有中国制造企业与美国零售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有中国制造企业与已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零售企业之间的合作。对此,日本纺织品出口机构负责人米良章生介绍说:“在美国,SPA(制造零售业)概念已经发生变化,成为中美两国之间分工合作的代名词。20世纪80年代,日本缝制行业曾出现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而这种模式如今出现在中美两国之间,并正在成为纺织品贸易的主流。早在10-15年前出现在日本的‘中国威胁论’,如今出现在美国,但是不久将会出现‘共存论’。启动紧急限制进口措施不可能阻挡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发展步伐。”

日本纺织业的商机 进口配额的取消将为日本纺织业带来商机。日本纺织品自由贸易协定研究委员长、纺织产业联盟常委樱井正树认为日本纺织工业将得到加强:“废除配额后,技术能力成为左右该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日本能够发挥技术能力方面的优势。因此,日本有必要以坚实的技术能力为基础,通过开发服装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流通渠道等手段降低成本,扩大出口。” 在纺织品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方面,日本已经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达成了行业协议,并已进入政府间交涉阶段。日本政府希望以自由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贸易政策能够改善贸易环境,扩大出口。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强调:“在与东盟的关系方面,日本决不能落后于其他国家。我们有必要在考虑国家利益的同时,坚持贸易立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今后,日本为了实现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果,有必要通过振兴贸易扩大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