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山虽然没有戎马经历,但金星在异地的选点布阵,却中规中距,很合兵书战法。
金星的扩张,是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进行的。总经理王智用“散、小、弱”三个字来形容1998年河南啤酒业的局面:“散”是分散,河南18个地市,有啤酒企业40多家,省会郑州就有3家,形成割据状态。“小” 是规模小,40多家啤酒厂中,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只有3家,最小的只有三、四千吨。“弱”即综合实力弱,啤酒生产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产品85%是中低档酒, 吨酒利润仅138元左右,比全国水平低75%。面对这“散、小、弱”的恶性竞争,张铁山和他的助手制定了“先西部发展,再回马三枪”的战略。张铁山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金星如果把精力放在与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的恶性竞争上,将会给金星带来极大的伤害。金星必须走出河南,到外边发展,实现名牌由地域性向全国性的跨越。
“到西部去,我们是基于四个理由”,虽事隔多年,但张铁山谈起当年的西部征战亦然动情,“第一,以金星当时的财力物力,在经济发达地区是没法同啤酒三大巨鳄竞争的;放眼全国啤酒业的形势:青啤在南部一统鲁啤,燕啤是北方跑马圈地,华润则在东南频频燃火,整个中东部几乎被瓜分殆尽,惟有西部竞争态势相对平静;第二,西部正处于国家大开发的前夜,各省区招商引资工作如火如荼,到西部发展能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第三,西部啤酒工业落后,贵州省三千多万人口,一年啤酒的产量才10万吨,人均消费啤酒3升,不到全国人均消费的十分之一。越是没有,才会拥有,落后就是商机!第四,西部各省区的啤酒企业,生产一瓶啤酒的成本和郑州市差不多,但是它的销价却比郑州市高出一截,巨大的利润,将为我们实施第二步战略意图提供雄厚的财力支持。依据这个战略构想,我们先后在贵州安顺、山西洪洞、陕西咸阳建立了三个分公司。这三个分公司都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预定目标,成为了当地数一数二的知名品牌。”
金星的进入,在西部产生了良好的“鲇鱼效应”:1998年4月,张铁山和王智赴贵州考察。在贵阳市一个繁华的夜市上,他们惊讶地发现,有着近一百个摊位的夜市一晚上竟然只有三个空啤酒瓶,其中两瓶还是他们喝的。到了第二年4月,他们故地重游,却发现夜市80%的摊位上食客在喝啤酒。
西部初战告捷,金星马不停蹄班师回豫,在全省范围发起了气壮山河的整合豫啤的战役——
在集团新闻处的墙上,挂着一张河南省地图,上面用小红旗标识着金星五个分公司的位置,中间一面大一点的红旗代表着郑州总公司。仔细观察图上的标识,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五个分公司中的四个,是建在省与省交界处的河南一侧:北有安阳内黄,东是周口郸城,西南据信阳潢川,南设南阳邓州,形成了“四周拱卫郑州”的战略格局。总经理王智介绍说:“内黄距山东60公里,距河北25公里;邓州离湖北30公里,到陕西不足80公里;潢川距湖北不到100公里,距安徽60公里;郸城离安徽40多公里、江苏100公里、山东120公里。啤酒行业的销售半径是150公里。啤酒是微利产品,产地和销地的距离超出150公里,运输成本就会很高,厂家在销地就无竞争力。四个分公司建在这些地方,金星在争夺本地市场和省外市场中就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对内,可以配合郑州总部控制河南市场,抵御省外啤酒巨头侵蚀以自保;对外,可抢占晋冀鲁陕皖鄂苏七省市场,扩大金星的销售版图。如今,在河南啤酒市场上,消费10瓶啤酒,金星就占到了5.7瓶;金星在七省的啤酒市场占有率也在稳步提升。”
豫啤整合稳固之后,金星又把战略目光投在了两个区域——
在华东华南,金星明年将在湖北江苏两省设厂,和陕西咸阳的分公司一样,既把战火引到了“敌占区”,又与河南大本营遥相呼应,对竞争者形成夹击之势。
在西南,今年8月13日云南昆明分公司动工;明年建设成都分公司。这两个分公司的建设,金星的战略意图更加明显:它们的投产,会和安顺、洪洞、咸阳三公司形成一条巨大的产品长蛇阵,能在西部10省区占据较大的啤酒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张铁山意在借助昆明实施金星啤酒“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第三步战略。他说:“金星已走向全国,但这只是我们战略目标的第二步。中国和东盟签订了关于建立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协定,昆明到新加坡的高速公路也在拟议之中,昆明已成为中国进入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还有,东南亚天气炎热,人们喜好饮料,其中啤酒饮料所占的比重很大,市场广阔。这是我们实施第三步战略的天赐良机。2005年金星啤酒产量将达到150万吨。如果一切顺利,金星将挺进东南亚市场,然后以东南亚为跳板,进入欧洲,金星就实现了成为世界品牌的战略目的。”
这就是张铁山的心志,这就是金星面对日益惨烈的啤酒市场布下的充满活力的劫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