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迹象表明,一个新的电视市场局面已经进入临界点,标志则是目前以液晶和等离子彩电为主组成的平板电视,即高端数字电视。彩电市场旧秩序要推倒重来,一切都显露出野心与杀机。
平板与CRT共舞双线并存下的内部颠覆
以液晶和等离子为主的平板电视,正发生剧烈价格震荡。“价格急剧震荡源头在上游显示屏制造商。”康佳集团品牌营销总监穆刚说:“技术越来越成熟,新的显示屏生产线不断投产,产品更新换代快得惊人。显示屏以每季度数十美元的速度跌价。”据悉,2005年全球将有17条5代以上的液晶屏生产线投产,而在平板电视中显示屏的成本可以占到整机的六成。“可以说平板电视已过‘辅导期’,进入快速启动阶段。”创维集团内掌控彩电业务发展的总裁张学斌判断说。
但是这个启动阶段究竟要多久?平板电视什么时候能取代目前CRT彩电(显像管彩电)的普及地位?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看法是至少5年。张学斌对这一说法表示了认同:“尽管在迅速发展,但是2004年全球液晶电视产量也不过1000万台,而同期CRT彩电则可以达到1.6亿台”。CRT彩电似乎不太可能快速消亡于这个市场。“CRT彩电的性价比和清晰程度决定了它有存在的理由,特别是中国市场,南北东西各个地域消费差异很大,而且数字电视标准一直难以诞生,在数字电视信号体系的输出输入功能中更具便利性的平板电视优势也就难以发挥出来,CRT彩电将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是两种彩电模式共存。”穆刚认为。
面对两条战线,张学斌介绍了他的思路:“作为彩电专业大厂,策略基本就是以平板为战略目标,CRT是现实目标,先把量大、赚钱、有市场竞争力的CRT业务保住,在这个牢固基础上积极发展平板电视这个战略业务。”可以想见,对于中国大厂,平板与CRT将长期共舞,区别则在于,一个是战术目标,一个是战略目标。
实际上在每一个发展时期,彩电都有高中低产品线的共存,不足为奇,当然丰富的产品对于企业的资源总量分配技巧来说,的确是个考验。
向左走,CRT彩电;向右走,平板彩电。彩电巨头们就踌躇了那么片刻,留给业界的则是大把的空当。
CRT彩电业在数十年的残酷竞争下,全球主要制造商逐渐集中在十来家,其中中国的彩电巨头则主要集中为所谓“四大家族”,并牢牢掌控着这个巨大的市场。而目前的统计数字却似乎正在颠覆这个格局:2003年液晶电视在中国主要有六个品牌在做,目前已经超过15个品牌。转型总是带给人更多的机会,“造反”“争抢”是临界转型状态下,彩电市场的写照。
“传统大厂的现实战略,决定了现在的空间有机可乘。”一位彩电企业高层人士分析指出:“传统大厂不可能放弃已经既得利益的CRT领域,何况这个领域还占着绝对的优势,还是主要利润点,他们两条战线都得兼顾,而一些过去在纯CRT市场获利艰难的企业,却可以放手一博,押宝平板电视。”
“CRT为代表的模拟时代的许多优势,在以平板为主的数字模式时代会化为乌有。”一位彩电企业高层领导则警告说:“数字时代不像模拟时代,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需要彩管以外复杂的辅助技术。在这个新时期,只要有好的想法,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地的大大小小的IC工具公司就能给你设计出各种差异化的技术 方案,再配上合适的显示器就成。一切有推倒重来的感觉。”危机感在袭击传统巨头。
新时代上游资源控制的隐患
几天前,一则关于康佳要出10%股份给唯冠和大同两家专业显示屏厂家的消息在传播。尽管涉事三方最后均做出了郑重的澄清与辟谣,但是这则流言背后却凸现了中国彩电业界,在平板时代大门前的一种对上游资源的尴尬和潜在的整合渴望。
“我们的上游伙伴究竟是谁,真的不便透露!”一位受访的彩电企业人士的这番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游合作资源在这些彩电企业眼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在以液晶、等离子电视为代表的平板电视时代,中国企业尚未能突破核心技术,架构出完整产业链,在最重要的面板、核心模块制造和供应环节上,不具有话语权,难免出现竞争中的被动。”有行业分析资料如是总结。
目前的现实是,国内厂家都得从日韩或者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获得显示屏,而其中日韩的不少显示屏厂家又同时是整机制造商的属下企业。
创维数码首席执行官王殿甫通过电话向记者表示,中国CRT彩电就是从彩管和玻壳抓起,政府出资引进生产设备和技术,组建了几大国有彩管和玻壳生产企业,解决了整个彩电生产链条中核心部件的自我供应,保证产业链条的完整。而在平板领域,目前还得靠企业各自想办法解决问题。王殿甫所希望的是,和国内几个有着共同实力的厂家联合起来,建立自己的上游资源产业,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同时这一块产业在今后彩电整机中所占据的巨大利润,也是吸引王殿甫这样的老电子人的所在。
王殿甫的呼吁目前还没有获得他的“战友们”的正面回应,康佳、创维、TCL们正实践着别的道路,以抓牢平板时代重要的上游资源。创维和康佳两家已先后宣布与爱普生进行合作,爱普生不仅一直是全球小型液晶屏主要供应商,据说还拥有液晶技术超过40%的专利。康佳方面则称,实际上从2003年年初开始,他们就与一些上游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洽谈,建立的并非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战略合作关系。
也有某企业高层却对记者表示了他对上游资源环境的乐观:源自IT领域的平板显示屏技术,其更新换代速度比起过去的显像管来快了不知多少倍,常常是以月计,有的公司,甚至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平板显示屏产品,因此上游厂家之间的竞争剧烈异常,实际上也很迫切需要占有下游整机厂资源。
尽管如此,“东西在别人手里,毕竟不如放在自己袋里保险。一旦平板电视整机产量爆炸性增长,上游供应链一朝吃紧的话,供求关系不是没有逆转可能。何况这一领域有着丰厚的利益,我们怎能不有所欲求?”有彩电企业人士担忧地说。
但是,有彩电企业领导表示,上述王殿甫的想法很好,但是一方面据说上一个显示屏生产线动辄十几个亿,而且技术更新太快,彩电企业自身难以应付,庞大的投入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同时,行业内的分工也是个不得不讲究的潜规则,从目前来讲积极稳固上下游企业战略关系才是稳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