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狂潮 中国家电企业与外企合资狂潮面临三大陷阱



近日,TCL与汤姆逊组建的彩电航母——TTE再一次爆出资金危机,TCL近期欲通过3家银行筹资1亿~1.5亿欧元,偿还1.8亿欧元贷款,再加上TCL手机境外分拆上市采用介绍方式而难以真正融资,所以TCL短期负债竟然高达20亿元,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非常大。紧随TCL的创维与康佳也纷纷发表要与外资巨头合作的“豪言壮语”,再加上美的与东芝的合作暗藏隐患,所以中国家电巨头在一片合资狂潮中,面临着资金、品牌、管理与网络整合的诸多陷阱:

  陷阱一:中国公主嫁的不是洋富翁

 中国家电企业与外企合资狂潮面临三大陷阱

  在中外合资企业中,一般来讲,都是外方出技术与资本,而中方出设备与厂房等,但这是针对国内市场而言的,如果要开拓海外市场,外方就要出技术、品牌、市场与网络等,而中方主要负责生产与制造。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这是合资企业运转的关键所在,这是一大难题。从目前TCL合资的汤姆逊来说,本身就是一个负债累累的破败企业,因为穷得没办法了,才不得不委身于TCL,但TCL最近的还债压力也十分可怕,谁来提供流动资金就是一个世纪难题了!再以美的与东芝来讲,虽然美的空调的资金没问题,东芝也比汤姆逊好点,但也是境况不佳,同样引人关注。

  亲身经历神州与德国博世合资危机的营销专家博锋对记者称:外方与中方合资,外方一般会采取战略性亏损的游戏来逐渐收拾中方,这就是“吸毒游戏”,谁先倒下企业就属于对方的了,神州就是被博世慢慢“吸血”而半身不遂的。记者发现在今天的合资“吸毒竞赛”中,双方的主仆地位已经颠倒,中方从弱势企业变成了强势企业,像汤姆逊、东芝、索尼这样的“弱势企业”,都想到中国来“傍大款”或找“救世主”,而TCL、美的、创维、康佳这些生命力强劲的“救世主”能否成功地拯救“洋病夫”,并不乐观,因为双方都很难真正同心协力共渡资金难关。这些出身名门的“中国公主”想嫁个洋富翁是可以理解的,可惜的是并没有选对郎!

  陷阱二:品牌整合就像与虎谋皮

  TCL与汤姆逊、美的与东芝就像以前的神州与博世一样,中方总是怀着一种“崇洋媚外”情结,将对方设想成是“国际大牌”,而将自己看成是“小字辈”,于是迫不及待地接受对方的条件。从TCL与美的近期疯狂炒作“合资辉煌”来说,就表明陷入了这样的误区。其实让人费解的是,TCL与美的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可能不如汤姆逊和东芝,但就美誉度与健康成长性来讲,中方无疑是朝阳,而外方无疑是夕阳,这种现状与心态的反差就决定了合资是“与虎谋皮”,这张“皮”就是“品牌”,我们担心的合资之后的“皮”是“洋皮”而不是“中皮”,如果合资将对手的“皮肤病”治好了,我们的“皮肤病”却染上了,这样的品牌危机仿佛就在眼前!因此,对急于想借“中外合资”如法炮制地进行品牌炒作的创维与康佳来说,一定要谨防“与虎谋皮”的可怕陷阱!

  从中国家电业合资至今,包括最早从热水器开始的沈阳沈乐满、南京玉环、顺德神州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有一个真正成功的合资案例,所以松下、伊莱克斯、三星、飞利浦等纷纷重新走上了独资的道路,掀起了一股外资“独立化”和“独立本土化”运动。原神州热水器总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痛心疾首地说:“中国企业千万不能丧失合资企业的控股权或者说主动权!双方在管理与文化上很难融合!”东洋空调近几年发展神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方牢牢掌握了中日合资企业的主动权。再拿华凌电器来说,没有与飞利浦等外资企业合资,今年的业绩仍然增长强劲。正如华凌高层所言:幸亏华凌坚持走自己的路!品牌整合就像控股权或管理权的虎口夺食那样惊险。

  陷阱三:管理与网络无法真正融合

  管理上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技术上的歧视与保守、人事安排上的矛盾、决策程序的增多与决策时间的延长等,都将成为合资管理上的巨大漏洞。据说汤姆逊并没有将全部技术无偿地向TCL提供,TCL的良好愿望部分落空,而且还不得不面对汤姆逊的巨大债务黑洞。还有,从网络上来讲,由于中国品牌在国外大多被视为低价的地摊货,长期不打自有品牌,所以我们要用外方的网络就陷入一个“打自有品牌销路不佳,打外方品牌又成了简单加工”的怪圈,反之,由于外方一直以高价塑造品牌,借用我们的网络就能达到高举低打的奇效,谁利用谁?后果不言自明!

  总之,世界家电业的管理与营销都进入了“中国时代”,“中国制造”正在取代“美国制造”与“日本制造”而成为世界家电的领导者,为什么合资?如何合资?这些问题如果不研究好,我们就会在合资游戏中继续上演历史悲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643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家电企业排名 家电企业银行梦有多远?

     美的、格力等家电巨头对开办民营银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家电企业抢开银行,究竟意欲何为?  9月16日,“苏宁银行”等民营银行名称获工商总局核准,近日各路民营资本也跃跃欲试。家电巨头也表现出极大热情,在美的集团加入申请民营

中国企业利润排行2016 中国家电企业的利润有多薄

     中国家电企业曾风光无限,这个产业里有数几千万计的产业工人,人们需要家电,也需要用在家电企业里工作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  但渐渐的,这个产业开始不那么风光。  过去的2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剧变的20年,无数财富神话诞生。

中国家电企业数量 中国家电企业富豪榜的启示

     据产业在线所提供2010年制造企业年报显示,中国16家企业2010年的营收已经过了十亿元,其中海尔以1357亿元位列榜首;超过百亿的企业有7家,分别是美的、格力、TCL、长虹、格兰仕、海信、小天鹅。  中国家电企业富豪榜给我们如下

专家论道:中国家电企业还要爬山

2010年,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家电业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走出,为中国这个生产了全球77%家电的“制造大国”不断增添绚丽亮色。中国家电业犹如一位正处在自我塑造期的年轻人,如何在2011年以及未来更长的时间内,成为才貌双全、品学兼优的时代

M2C:中国家电企业的突围之路

2010年7月24日,盘古(pangoo)CEO陈文辉宣布:“盘古正式进入内地市场,并将采用全新的DIY电视产品和M2C销售模式,突破中国平板电视价格战僵局,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产品购买、使用体验。”这家注册于香港,崛起于欧美的液晶电视制造商,凭借M2C

声明:《斗战狂潮 中国家电企业与外企合资狂潮面临三大陷阱》为网友背对背拥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