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收购银隆 格力电器收购集团四家子公司 品牌之争终结

 格力电器收购集团四家子公司 品牌之争终结


历时近一年之久的格力品牌之争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句点了。

  9月14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格力电器以总计约1.48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格力集团收购了其持有的凌达压缩机70%股权、格力电工70%股权、格力新元80%的股权及格力小家电75%的股权。本次股权转让已获珠海市国资局批准,并于9月11日签署协议,只待股东大会批准。

  格力电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收购的4家企业均属格力集团工业板块的子公司,且均属家电类相关企业,与格力电器主营的空调业务密切相关。最初挑起与格力电器品牌纷争的格力小家电也被格力收购,这意味着,在旷日持久的所谓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的“品牌之争”中,格力电器终于笑到了最后。

  品牌之争的背后

  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这场纷争由品牌之争开始,最终演化成了一场高层的权力斗争。

  事情的起因缘于格力电器与格力小家电的品牌之争。2003年10月底,广东的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格力进军厨具市场》的宣传文章,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斗争的导火线就此被点燃。由于格力电器的影响力,格力小家电进军厨具市场的消息被外界误认为是格力电器的动作。11月4日,格力电器在全国二十多家媒体发布声明,称某公司借用“格力电器”的商标及厂房照片来宣传自己,严重误导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目标直指格力小家电。

  事实上,双方积怨已深。格力电器的人士称,在此之前,格力电器就与格力小家电闹过矛盾,由于格力小家电的产品质量问题,很多购买了格力小家电的消费者由于搞不清内情,纷纷对格力电器进行投诉,有的甚至找到格力电器的销售渠道要求解决,不仅影响了格力电器的正常业务,也对格力电器的形象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在格力电器发布声明的第二天,格力小家电就拉上了格力集团一起对格力电器进行反击。格力小家电向媒体及各地经销商发出了一份署名为格力集团的《“格力”商标授权使用说明》,指出格力电器以及格力小家电均为集团授权经营的家电产品专业子公司,“格力”商标属集团所有。 几天后,格力集团又在某全国性报纸上以整版篇幅刊登宣传文章,称格力集团授权格力小家电使用格力商标。这样,格力电器与格力小家电的商标之争就回到了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纠纷这个原点上。

  “品牌之争是明线,徐荣与朱江洪之间权力斗争是暗线,而围绕格力电器对凌达的收购与反收购则是斗争的焦点。”一位知情人士对此概括道。他表示,早在一两年前,格力电器就表达过要收购凌达压缩机等相关企业的意愿,并一度派遣会计小组进驻过凌达,但由于遭到凌达和集团方面的反对,收购动作一直未能展开。压缩机是空调的核心部件之一,从产业链方面考虑,格力电器一直希望能接管凌达。虽然凌达和格力电器同属格力集团,但凌达生产的压缩机并没有成为格力电器的配套产品。

  在此之前,时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徐荣与格力集团副董事长兼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之间矛盾就已经完全公开化。在2003年5月格力集团的一次董事会议上,在进行完原定的3项议程之后,徐荣突然在会上增加了一项议程,要求朱江洪“报告格力电器的账外账问题”。据称,在1991年至2001年间,不少企事业单位普遍设有账外账,格力电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过,在2001年国家明令禁止账外账之后,格力电器已将其取消。国家审计署广州特派员办事处也曾对此事进行过审计,审计结果认为格力电器不存在私分和不正常支出的情况。“事隔一年后,徐荣再次提出这一问题并要求朱江洪进行报告,连傻子都知道他们之间是怎么回事。”知情人士对此评论说。此后,徐荣还曾计划在格力电器换届股东大会上罢免朱江洪,但是被珠海市政府以禁止徐荣参会的方式阻止。

  朱江洪的胜利

  从今年年初开始,事态就开始朝着有利于朱江洪的方向发展。

  1月13日,徐荣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改由珠海市国资局局长郭毅兼任。随后,格力集团开始按能源贸易、房地产、工业三大板块进行资产重组,朱江洪以集团副董事长的身份担任了工业板块重组专职小组组长。随着格力集团工业板块重组工作的展开,格力电器一批中层干部被派往各相关企业,格力电器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原主任谢健钢担任了格力小家电的总经理,格力电器质量控制部原部长陈达光则出任凌达压缩机厂的总经理。

   突破首先出现在斗争的焦点凌达上。此前,格力电器一直想收购凌达,但格力集团却想把它抵押出去。在珠海机场的建设过程中,格力集团因为对部分设施进行了担保而成为了债务人,由于缺乏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格力集团便想以凌达公司抵押部分债务。2003年10月13日,格力集团董事会作出决议,提出了以“现金5000万+凌达公司权益+格力商务中心大厦+部分土地”整体作价3.16亿元人民币一揽子东方公司机场债务的重组方案。对此,朱江洪投了弃权票。珠海市政府随后也否决了这一方案。

  今年3月,坚决抵制格力电器收购的凌达原总经理高国萍被免职。陈达光接任凌达总经理后,发现凌达此前存在很多问题,仅欠货款一项就高达5000多万,并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随后,高国萍因涉嫌侵吞和转移企业资产被检察院批捕。据称,高国萍自己注册的各类公司就多达20个,在任期间曾采用多种方式套取企业资金。据知情人士称,高国萍案牵扯出了格力集团更多高管的经济问题。8月初,格力集团负责能源贸易板块的副总裁梁建华因涉嫌行贿受贿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珠海市检察院拘捕,另一副总裁杜疆也受到了传讯。随后,格力集团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梁华应也被检察院带走,此外,检察院还传讯了格力集团的多名财务人员,要求其协助调查。

  格力电器收购包括凌达在内的相关企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尽管格力集团助理总裁、新闻发言人张凡对记者否认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密切关系,但知情人士却非常肯定地向记者表示,凌达查出问题之后,格力集团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经引起珠海市政府的高度关注,格力电器此次得以顺利完成收购,跟政府方面的意愿有相当大的关系。格力电器的相关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对这4家企业的收购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格力的产业链,此外,借助这次收购,格力电器完成了对相关企业界的整合,原先与格力电器在品牌方面存在较大冲突的企业都被纳入格力电器的资本体系,所以,原先存在的品牌争端问题将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6447.html

更多阅读

格力电器2015年股东大会总结 格力收购银隆股东大会

人民导师格瓦拉():格力电器2015年股东大会总结这篇文章是整理录音加回忆所作,按照参加股东大会的流程顺序,分为产品篇,讲话篇,答问篇,总结篇。产品篇是本人对格力产品的所见所闻;讲话篇复制董总讲话,一字不漏,一字不改;答问篇基本上是股东问

格力电器vs小米:战略殊途同归

      应该说,支撑格力电器和小米创造今天辉煌的,虽然有其对信息的执著与坚持,有其对商业模式的深刻思考,但更重要的是,都有一批核心人才以常人难以理解的“疯狂”为其进行着创造性的工作,这也是两种不同商业模式背后沉淀下来的截然不

大成律师事务所 解码格力电器诚信文化:小成凭智 大成凭德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盛。”说的就是诚信,是做人、立业、兴国的重要根基。  作为商务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十七部委联合发起的“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的硕果之一,中国首届国家信用盛典暨首个企业“

声明:《格力收购银隆 格力电器收购集团四家子公司 品牌之争终结》为网友朝朝润孤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