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约束严重缺位 格力集团审计出惊人财务黑洞 监督机制严重缺位



格力集团审计出惊人财务黑洞“一股独大”成为集团决策掣肘,监督机制严重“缺位”

继珠海格力集团公司多位高管被捕并进入司法程序之后,格力集团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前不久,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公司以1.48亿元正式收购包括凌达压缩机在内的格力集团4家工业企业后进行的审计过程中,却发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数亿元财务黑洞,格力集团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月初,本报记者先后两次亲赴珠海,对备受社会关注的格力集团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其所暴露出的“一股独大”、监督管理机制严重“缺位”等弊端令人深思。

凌达国有资产流失惊人

从今年3月凌达公司原总经理高国萍因经济问题被捕开始,到其掌管的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被格力电器收购之后,凌达公司的巨额亏损和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才得以充分暴露。

凌达公司作为格力集团属下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专业生产空调压缩机的公司。在国内压缩机市场紧俏、平均利润率高达30%以上的今天,该公司却在短短几年内沦落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

今年9月,格力电器以6000多万元收购凌达,并承担其一切债务。然而,这个当初注资9000多万元的企业,在被收购时净资产只有4000多万元,累计亏损高达6000万元。到今年10月,格力电器进入对其进行整改仅半年时间,凌达已经赢利4000多万元。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

曾亲自参与审计的一位格力中层干部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凌达公司的财务黑洞。经过初步查实,该公司大概有六七千万元的国有资产流入个人口袋,而由此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极其惊人。同时,高国萍依托凌达成立的由自己担任法人的3家公司的净资产却高达1.7亿元。

据介绍,高国萍先后成立整港、美凌通等10多家配件公司,这些公司的人员在凌达公司里办公,其材料、人工、水电等费用皆由凌达公司负担,而制造的产品则高价销售给凌达公司。另外,她还通过个人名义设立香港成合等公司代理设备进口业务,经转手后高价卖给凌达公司。

据财务人员介绍,2001年至2002年间,高国萍的芜湖凌通公司购买的2600万元设备因无法正常使用后原价卖给凌达公司,现在依旧躺在凌达公司睡大觉。“同一套设备等于凌达先后付了2倍的价钱。”有关账目表明,原来的设备款就是由凌达公司代付的,这些款全都是经过新会一家地下钱庄转手的。

据悉,在审计中还发现这样一件事:高国萍把一套账面价值为600多万元的生产线,当作“废铁”作价3万多元卖给其在芜湖设立的公司,该公司翻新后重新卖给了凌达公司。仅此一项就轻而易举“套走”1000多万元。

此外,一宗“商标转让合同”同样也使生意原本不错的凌达再次遭受重挫。同样在审计中发现,高国萍在美国“虚构”注册的一家公司称其拥有先进的压缩机技术,并宣称其品牌世界有名。凌达采用其品牌和“先进”的技术,每销售一台压缩机付给该公司20元的商标使用费。截至今年3月被格力电器接管时,凌达公司已经支付“商标使用费”1000多万元,实际上对方公司并没有提供任何图纸和技术。以上使用费其实也没有支付给美国这家“空壳”公司,而是委托同样在其门下的香港成合公司替她接收。

11月初,有关财务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凌达公司“账目非常乱”,生产产量报表与财务严重不符,其中有3亿元左右对不上账,大多被转移到其关联企业。另外,供应商往来账也没有任何手续。尤其是在费用报销上,显得非常随意,税务部门早已不使用的十几万元餐饮发票竟也能入账报销。

集团公司财务状况不容乐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凌达公司反映出的问题也许仅是格力集团国有资产流失的“冰山一角”。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格力集团多年来从银行贷款高达十几亿元,另从格力电器得到的分红高达8亿元,但是现在竟然陷入窘境。

据了解,今年3月高国萍及数名财务人员被捕之后,格力集团副总裁梁建华、格力房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华应相继被捕。而记者从有关渠道获得的一份格力集团2002年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出集团的财政状况吃紧,而2003年至今其财务状况也未见改观。

报表显示,截至2002年12月31日,格力集团的总资产为52亿元左右,其中应收账款达到31.07亿元,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总数的78%,达24亿元左右。而据有关审计人员介绍,今年难以收回的3年以上应收账款达到27亿元左右;长期投资达到20.61亿元,其中可变现的格力电器股权占14亿元左右,但是由于格力集团将所拥有的格力电器58.66%(格力集团占50.28%,格力房产有限公司占8.38%)的股份都进行了质押贷款,所有其使用、收益权利都受到了限制,而流动负债合计则达到了21.89亿元。

而在珠海市恒信德律审计事务所提出的格力集团下属子公司审计报告的保留意见中,记者发现,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2002年8月23日以所持有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3000万股作质押担保向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贷款1.73亿元,而该公司账面对其中的1.25亿元借款本金及借款去向却未予反映。

“断臂”自救

对于格力集团出现的财务问题,11月8日格力集团总裁助理兼新闻发言人张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格力集团实行‘集团多元化,子公司专业化’的模式,集团不做产品经营、只有投资收益,因为有员工支出和办公费用,所以报表显示亏损是正常的。”但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由于去年底与格力电器的纷争以及今年高管的频频被捕,今年格力集团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为了摆脱到期贷款和债务的压力,格力集团展开了多方面的“自救”行动。张凡告诉记者,格力集团在燃料油领域引入了战略投资者中国化工进出口集团,以此前投入的资产和固定资产作为投资,占有新公司45%的股权,而中化集团占有55%的股权。

格力集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无论是珠海市国资局还是格力集团此前与中化集团进行过多次谈判,但始终不愿放弃控股权,这次作出这么大的让步实属不得已,因为这样可以减去其巨额的债务。据悉,去年格力石化的销售额为36亿元,但利润只有1500万元,利润率只有0.44%,其收益率还不如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在这样的情况下,格力集团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断臂”行动。

而对工业板块的重组,格力集团也是出于相同的心态。虽然格力集团方面表示,这是集团方面正常的战略调整,“格力电器做大,就等于我们做大”,但记者了解到,凌达压缩机、格力电工和新元电子都是空调产业链条上重要环节,格力电器一直就想收购过来加以整合。据介绍,此前格力集团宁愿将其以5000万元“外嫁”给东方资产,也不愿意卖给“同门兄弟”格力电器。该计划被有关部门否定后,格力集团研究转让凌达事宜而召开的董事会却受到来自凌达公司的非董事会成员的冲击和阻挠。这次将四家公司“打包”卖给格力电器,的确是不得已之举,因为格力集团高达数亿元的到期贷款已使其面临破产的境地。

格力电器一位中层领导告诉记者:“如果今年9月格力电器不把1.48亿元收购资金打入集团的账户,集团是很难挺过这一关的。”

利润本该高的却出现巨额亏损

在今年对旗下三大板块进行重组后,格力集团的经营情况有所好转。在张凡给本报记者发来的传真中,记者发现,今年1月到9月格力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137.21亿元,同比增长31.24%,销售收入达到145.85亿元,同比增长17.35%,而利润总额则比上年同期增长30.58%,却没提供净利润额和利润总额的具体数据。记者了解到,去年同期格力集团的利润总额为2.80亿元,而格力电器同期的利润就高达2.99亿元。有财务人员告诉记者,集团提供的数据可能还存在水分,2003年的报表显示小家电业务是赢利的,但是我们今年审计后发现是亏损的,所以这些都不具有可比性。

记者从集团提供的数据中发现,今年集团增长最迅速的仍然是格力电器和由格力电器刚刚重组的压缩机、漆包线、电解电容器业务,其中空调增长44.43%、压缩机增长65.45%。而其它业务则增长缓慢,燃料油增长只有9.29%;房产开发面积虽然增长161.3%,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去年的基数比较低,全年销售额只有1000多万元,而今年的销售情况并不清楚。

 格力集团审计出惊人财务黑洞 监督机制严重缺位

众所周知,房地产、燃料油、压缩机都是利润率较高的行业,格力集团最初大举借债进入这些领域,其布局没有问题,而且起点很高,但是为什么这三项都会出现亏损呢?而在格力电器重组压缩机后,为什么很快就会扭亏为盈呢?

张凡说:“格力集团子公司出现的很多问题大多在于投入不足,而对于个别领导身上发生的事情,我们在不断地进行休整和提高。”而格力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董事的说法则更加一针见血,“腐败现象的泛滥和监督机制的缺位,是格力集团众多业务出现亏损的原因。凌达身上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在格力石化、房产也同样存在。”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梁建华身上的问题应该比高国萍还要严重,随着这几个大案的临近结案,相信很快就会真相大白。”

监督机制严重“缺位”

负责凌达审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企业在审计中暴露出的问题几乎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格力集团方面难道就一点也没有察觉到吗?“其实不是看不到,而是有些根本不愿管,甚至是包庇纵容。”格力集团一位董事说。

据记者了解,格力集团其实对下属子公司有很严格的监督机制,从机构设置到人员安排都有很详细的布局。格力集团设有审计部、企业管理部和财务经理,而集团领导也兼任子公司的法人代表,这样层层把关、各负其责的机制中,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腐败现象?这位董事告诉记者:“格力集团的监督机制由于个人权力的膨胀而失去了实际意义,并没有落到实处。”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凌达压缩机的问题早在2002年就已露出了马脚。当时格力集团审计部通过同一级别的顺德美芝压缩机的利润率推算出,凌达压缩机当年应该有1亿元的利润,但凌达上报的数据却显示出现亏损。就此,审计部曾向集团领导提出对凌达展开财务审计,却没有得到正式的文件,为此遭到高国萍等人多次阻挠甚至谩骂、恐吓,以致审计无法正常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格力集团属下子公司的审计都是由珠海恒信德律审计事务所进行的,但是该公司在对凌达进行审计时却寸步难行,凌达最后自请审计公司进行审计。

“一股独大”成为集团决策掣肘

“‘一股独大’会干扰企业决策的正常民主决策程序。”格力集团另一董事认为,“但从长远来看,格力集团及属下公司必须改变‘一股独大’的现有体制,引入有经营经验的战略投资者是必然选择。”

纵观格力集团出现的问题,不难看出,在‘一股独大’的机制中,一旦再出现没有管理经验的个人领导人权力无限膨胀的情况,所有的监督机制都将失去作用。据悉,2003年6月,高国萍被推荐接任凌达公司董事长,尽管审议时在集团董事会上遭到强烈反对,但任命依旧被强行通过。此外,格力集团的很多长期投资,比如说成立财务公司、为子公司提供贷款担保,以及对格力电器股权进行质押的问题,格力集团都是通过对子公司的绝对控股权来完成的。

另有消息人士向记者反映,格力集团方面曾经多次以支持兄弟企业发展为名要求格力电器提供资金支持,甚至将存款存入虚空的格力集团财务公司中,但都遭到格力电器高层的拒绝。关于财务公司的问题,格力电器认为,由于集团经营状况存在隐患,财务公司就必然存在一定风险;同时,根据证监发2001年第72号文件,上市公司一定要保证财务独立,不允许存在与控制人共用银行账户的现象。此外,格力集团的财务公司则强制子公司投入资金,其中格力电工投入的1000多万元甚至是由格力集团提供担保从银行贷来的,这是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

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划不清界线,上市公司对大股东来说等同于‘提款机’,往往成为大股东‘圈钱’的机构。我们绝对不能违反证监会有关规定,更不能重蹈别人覆辙。”事实上,大股东与上市公司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也恶化了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的关系,成为后来两者之间纷争不断的重要原因。

改革方案未定

对于格力集团的发展方向,新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叶志雄似乎并不愿多说。他只是告诉记者:“明年3月格力集团就将迎来20周年庆典,目前集团正在总结经验教训,理顺今后发展的思路,基本上确立了以工业板块为龙头,以房产、商贸为两翼的立体发展思路。”但记者发现,这些企业管理层面的发展思路,对于像格力集团这样的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是最关键的,这是摆在珠海市政府、国资局和企业三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首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告诉记者:“格力集团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人的问题,体制则是次要的。但是对于体制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不能因为现在的业绩比较好就不进行改变,但改革的关键是看能否带动企业发展。”他同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改制都能成功,改制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将企业搞垮的比比皆是。但是格力一定会改,五年内改不成,十年后也会改,但是不能认为经营者持股就是改制,我认为引入战略投资者才最关键。”

记者在珠海采访时,曾经听到这样一种方案,那就是将格力集团撤销,而格力房产、格力电器和格力商贸都直接归珠海市国资局管理。对于这种说法,格力集团管理层认为,格力集团是不直接经营企业的,其收入都来自属下的子公司,虽然其长期投资也多有失败的案例,但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格力集团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格力集团有关人士则称,“珠海市政府可能也有比较成熟的方案,但目前集团还没听说。”当记者向珠海市国资局求证时,却遭到了婉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6462.html

更多阅读

描写二胡赛马的美文 美的与格力的「赛马」样板

     在中国南方,美的、格力这两个家电巨头相继完成了两代掌门人的交接。  8月25日,广东顺德,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卸任董事长,将方洪波扶上马。  其后的8月28日,珠海格力电器的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

格力:禅让还是“传承”

     从“好空调,格力造”到“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格力集团的广告语可谓深入人心。目前,格力的自主品牌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美国、法国、意大利、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主流销售渠道,得到了主流消费人群的认可。 

格力电器:治理博弈未了局

     没有股权结构的分散,就无法形成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格力电器显然首创了中国A股市场小股东票决大股东的先河。不过,由于按规定还需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补选一名董事,格力的治理角力还没有结束。  “蚂蚁雄兵”票决大股东  5

格力是谁创办的 朱江洪退休,创办的格力电器走向何方

     5月5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其董事长兼创始人、格力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朱江洪“退休”。今年的朱江洪67岁,在国家干部的序列里,到了应该退休的年纪,但是,比他年龄大一岁的柳传志依然活跃在中国企业界,现在虽然退出联想集团,但仍扛起

格力换帅 格力换帅未了局

    认老,不服老  格力电器创始人、原董事长朱江洪离职三点感言  在格力电器担任这么长时间的董事长,我觉得非常荣幸非常高兴。现在,我要退下来,我个人的态度有三点。  第一,认老。我的年龄是公开的。从1988年1月至今,我一共为

声明:《监督约束严重缺位 格力集团审计出惊人财务黑洞 监督机制严重缺位》为网友过分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