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空调市场:悲喜两重天



走过了一年又是一年。空调市场上的产品更丰富、技术在更新、服务在完善、促销一波又波、价格降降又停停,倒闭了几个厂还有后来人,一切依然如故。唯一不同的是心态,空调人的心在慢慢地步入平和、理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空调市场开始步入成熟期,对于每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厂商而言,这将意味着竞争白热化、增幅放慢、理性推动力愈发重要。

  内销市场增幅放慢 VS 海外市场节节高

  七月下旬,华东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持续36℃以上的高温天气,但笔者在这些城市的家电卖场里看到的却是另外一派景象:在苏宁电器大厦,客流量与往日相比有了大幅提升。但一些品牌的导购员并不满意,天气最热的那几天,海尔、春兰等当地影响力大的品牌每天销量也不过一二百套左右。而往年的这一时段,春兰等品牌每天的销量都在几百套以上,相比之下的差距甚远。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在全国许多家电卖场,今年的空调销售一直处于平衡状态,并未出现大面积的销售井喷或火爆场面。究其原因:一方面各大城市空调的需求量日趋饱和。有钱的早就买了,没钱的还会熬着。另一方面,由于厂家在今年淡季打款政策到位,吸引了商家打款提货积极性,有力带动了市场的提前启动,于是国内空调市场便出现了“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格面。统计资料显示:截止7月31日,国内空调市场销售同比去年增幅仅2.9%,远低于去年的增长速度。

  就在空调内销日趋放慢的情况下,空调出口量却首次超过内销,成为国内空调业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数据显示:今年淡季总空调出口量超过1200万台,同比增幅高达100%,超出内销量20%,这种增长趋势还在继续。

  空调出口量的大幅增长让许多空调厂家喜出望外。据了解,除了LG、海尔、飞达仕、格力等传统出口强势厂家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之外,格兰仕、志高、等厂家也在快马加鞭,出口量与往年均取得了大幅增长。据格力空调海外市场部的一位负责人透露:今年,格力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

  目前,海外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重要的利润来源。来自中国家电协会的数据显示:2001年起,国内空调出口份额每年都保持着50%以上的增幅。未来1-2年内,海外市场的比重将超过国内市场,成为空调厂家的战略至高点。

  原材料涨价还缺货 VS 价格战止步利润涨

  从去年底开始,家电的制作原材料就开始大幅上涨,钢材、铜、铝等材料的价格都上涨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原材料的全面上涨对于利润日见稀薄的空调厂家而言,无疑于雪上加霜。

  同时,全国范围内的“电荒”再度袭来。在电荒最严重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家电制造基地,政府部门制定了工业企业“开四停三”的运作方案。这对于已步入旺季市场的空调厂家而言,无疑当头一棒,看着市场空缺却无法保证货源的正常供应。这对于布局在两大经济区内的压缩机工厂影响最为明显,市场上主销的普通型1P、1.5P压缩机已经无法正常供应,往年的先提货后付款到今年则变成了先付订金还不保证货源。

  受此影响,五一黄金周过后,以奥克斯、格兰仕、志高以代表的一大批活跃在市场上的行业价格派杀手,早已偃旗息鼓,没了声音。在各大家电卖场,许多品牌的特价机已经撤柜,一些市场主导品牌的普通定频空调也出现局部断货。一些厂家开始调整市场竞争策略,将重点放到了新品及定价高的产品上。虽然这些产品的销量不多,但产品价格却相对较高。仅以1.5匹变频空调为例,同比定频空调价格要贵500-1000元不等,极大的保证了厂家利润。

  在整个6-7月份中,空调行业都笼罩在资源紧缺的阴影下,在许多品牌主销挂机都断货的情况下,一些价格相对较高、今年才入市的新品却货源充足成为市场的主销机型。新科空调新闻发言人刘斌则透露:新科于去年底推向市场的灵感、灵怡系列产品,已经占据了其市场销售30%的份额,为企业提供了合理的利润支撑。

  受原材料上涨和电荒影响,空调市场的价格战全面止步。据不完全统计,空调平均价格在经历了连续4年的下滑后首次出现回升,预计将突破4%。

迎燕、万家乐逝者已去VS 品牌集中度又上升

  年初,业内就开始盛传将有一大批的空调厂家会在今年被市场淘汰出局。随后,就传出了迎燕、万家乐等一些批耳熟能详的空调厂家出现资金链危机,之后就进入了破产、清盘程序。再加上去年关门的乐华等厂家。短短几年时间,空调厂家由原先的500多家经过市场的梳理后只剩余100家,这种快速化的淘汰进程让许多人无法一时反映过来。

  而遵循这些厂家近年来的市场表现,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例外的采取了“超低价格+概念炒作”的操作模式,在低价格的带动下、肆意的概念炒作下,最终因为资不抵债,缺乏合理的利润来源和推动企业稳健发展的竞争力,将企业带进了死胡同。他们的被清盘给整个空调行业造成了空前的诚信危机和经营风险警示。

  现在,参与空调市场竞争的品牌不到100家,则能够在主流销售渠道进行流通的品牌则更少,仅有25家左右。这种现状表明: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空调市场上的大品牌策略开始彰显拉力,许多二、三线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再度被挤压,整个市场流露出来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竞争格局开始彰显。

  品牌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作用的提升,表明了消费者对品牌依赖信的加强。而隐含在品牌背后的是企业在技术、产品、服务、制造等方面所沉淀的领先优势。品牌拉力的出位对于竞争日趋理性化的行业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进步,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赖度相对简单,“好即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其中是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这就要求各个空调厂家在这一过程中,要真实面对容不得半点虚假成份。

  不可否认,随着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隐藏着市场背后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开始显现,这将为厂家参与市场竞争增加难度系数。

 2004年空调市场:悲喜两重天

  健康空调标准缺失无序竞争 VS 变频空调多年媳妇熬成婆

  在今年空调市场启动之初,空调产品就显示出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以健康、变频为代表的功能型产品,以其功能齐全、技术领先占据上风。而彩屏、彩壳等概念型产品也不示弱,吸引了消费者的眼光。

  健康空调的热销缘于“非典”疫情。健康空调在当地的社会背景下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据一项调查表明:去年5月份,健康功能首次超过价格,成为消费者选购空调时的主要参考因素。

  随后,光触媒、负离子发生器、克灵杀菌、氧吧富氧、除菌光等一系列健康概念层出不穷。也就是一夜之前,行业各个厂家都推出了自己的健康空调,都宣称自己的产品为真健康空调。但是究竟哪个好、哪个作用明显?对于消费者而言,往往是一头雾水无法分清楚。对于厂家而言,也缺乏一个相应的国家标准。在海尔、美的、春兰等一大批健康空调厂家的积极推动下,健康空调国家标准也进入了公示阶段,即将公布实施,这将极大净化了市场竞争秩序。

  与时同时,全国范围内“电荒”不断发生,变频空调其“省电、恒温”等功能点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近年来,变频空调在国内的发展也颇具规模,变频核心技术、生产基地、产业带等一系列量化因素的累积,为变频空调的快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

  电荒的持续不断所折射出来的能源紧张,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阻碍因素。大力推动节能化变频空调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同。通过对有卖点、贴近生活的变频空调推广,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同,巧妙避开了长期以来存在于定频市场的恶性价格战,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在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之后,变频空调也终于在今年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

  就现在的市场竞争格局看来,健康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众多的推动支持者,把握健康就能够较快的占据目前的市场份额。变频则以其技术领先性和发展前景广阔等优势,占据未来市场竞争的主角位置。因此,两者之间的竞争才刚开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健康与变频将会平衡发展,相互竞争。

  售后服务大包袱难舍弃 VS 收费服务开先河减负

  眼下,空调售后服务已经成为厂家运营费用中较大的项目之一。据悉,每个厂家平均要为每台空调支付的售后服务费用在150元左右(这只是底数)。一旦空调出现故障,按照一般厂家承诺的三年免费包修还要额外支出,一般在100-200元。如将这笔费用核算到空调的总成本中,将占据每台空调成本15%-18%的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小天鹅空调率先推出菜单式“自选服务”,内容包括免费、有偿、额外三个项目。此次最核心内容就是将原来的全免费服务分类别地实施收费服务。通过收费形式,一方面加大对特约售后服务单位的考核和奖励力度,另一方面减轻厂家在售后服务方面的压力,无形之中就使得厂家名利双收,即提高了服务水平,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借鉴国外家电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当整个市场竞争步入成熟后,产品的售后服务已经不再由厂家单方面承担,特别是在面对高水准的售后服务时,消费者必须要为这种服务买单。但现在许多厂家还将免费售后服务作为一种竞争优势和筹码,并未考虑进行收费服务。

  应该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空调业步入发展成熟期后,空调售后的有偿服务是不可必免的,也是大势所趋。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目前售后服务都是免费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于收费式服务是难以理解和收受。特别是面对同一厂家提供的免费和收费两种服务项目,我们就有理由担心这种收费与免费的差距是否将会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免费服务在收费服务的背景下其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因此,收费服务仅仅是一种尝试。而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我们却必须要思考如何实现从免费服务向收费服务的有力过渡,从而增强厂家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6493.html

更多阅读

2016国企利润 国企利润增减“两重天”

     财政部7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1129.6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央企8057.1亿元,同比增长15.6%。与此同时,地方国企利润下滑势头仍在继续,降幅达到10.6%。  点评:增减“两重天”主要是由于中央和地方

冰火两重天是什么服务 互联网公司冰火两重天

 近期,国内几大互联网上市公司都相继公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财报,并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市场反应。4月29日,百度发布财报之后,股价立即飙升至每股710美元,涨幅高达14%。而5月1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另一家中国网游公司完美时空公布了第一

崇光百货:新馆老馆冷热两重天

冷热两重天     春节期间,庄胜崇光百货在6折的基础上,推出“老馆消费满1000元送新馆100元购物卡”的促销手段,崇光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拉动两馆人气互动。其结果是,老馆依旧人头攒动买卖兴隆,新馆门前冷落的状况没有改变。      

声明:《2004年空调市场:悲喜两重天》为网友时间会咬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