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崩盘 2004年,中国空调业整体崩盘?(上)



2003冷冻年曾被众多业内人士预测为中国空调行业大规模“洗牌”年,可惜,由于压缩机涨价及突如其来的SARS危机,使得中国空调业“洗牌”被迫延迟;凉夏之后全国许多区域罕见的高温天气更“拯救”了一大批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小品牌。虽然说,2003冷冻年“洗”掉了100多家中小空调企业,但中国空调市场还有300多家大小不一的空调企业,2004年,空调业“洗牌”运动将任重而道远!

  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空调业在2004年很可能会遭遇到当年彩电业的厄运——行业整体崩盘!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笔者通过多种途径获悉,业内多家知名空调企业、包括某一线品牌都已经将空调业整体崩盘应对方案摆上了公司高层研讨会;同时,空调市场上的发展现况也日益表现出整体崩盘的迹象。

  2004年,中国空调业整体崩盘几可断定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劣质的产品

  根据营销界著名的4P(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理论,产品是企业营销市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将直接决定企业能否赢得市场。但是,在中国空调市场上,我们越来越清晰的看到,许多空调企业提供的产品根本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换句话说,现在的空调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

  由于近年来空调价格战愈演愈烈,许多空调厂家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不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纯粹是为了打价格战而生产。

  一些空调的冷凝器原本应采用双排管,不少低价机却用单排管;空调的外壳一般为0.6厘米厚,有的低价机只有0.5厘米甚至只有0.3厘米;部分低价变频空调厂家更是明目张胆的用单转压缩机替代双转压缩机;此外,用国产劣质压缩机替代进口压缩机,用普通铝箔替代亲水铝箔,以牺牲空调产品正常的功能性能为代价来提供低价劣质产品。

  这些只打价格不求质量的空调产品,不仅大量出现在中小品牌厂,某些知名大品牌厂也不例外,真正能做到“简约而不简单”的品牌是非常少的。

  2003年,在中南某省一次名牌空调大比武中,国内外20多家知名品牌空调参与比赛,结果标示制冷量为3200W的1.5匹空调挂机,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即实测制冷量为3050W以上)的只有格力、三星等5家企业,其他绝大部分都在2800—2900W之间,有些甚至只有2400W的制冷量,这样的空调质量如何能让消费者放心使用呢?

  众所周知,产品乃企业立身之本;如果产品功能性能欠缺,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样的产品必定没有生存空间,企业决胜市场也将成为一句空话。近日,国际制冷学会总干事里亚博士来华访问,对中国空调市场上产品质量低劣亦表示出深深的忧虑;更可虑的是,中国空调企业仍是我行我素,变本加厉地提供更拙劣的产品。

  当整个市场上都充斥着劣质低价的产品时,消费者对厂家的信任将荡然无存,中国空调业将遭受到由自己一手造成的严重后果,空调业整体崩盘也成为必然!

 2004年,中国空调业整体崩盘?(上)

价格战围城

  企业立身于市场上,最重要的目标是追逐利益,求得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机遇。这就要求企业产品能够创造利润。但是,中国空调业已经深深陷入价格战的围城之中,产品不仅不能为企业赢利,反而造成企业亏损,成为企业沉重的包袱。

  自2000年以来,一轮又一轮的空调价格战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从年头打到年尾,从不间断。2003冷冻年空调平均价格比去年下降一成,不少品牌1匹空调已经跌破1000元,1.5匹空调主流价位只在1600-1800元,比去年最高低了400-500元,现在平均每台能赚50元已经很不错了。2004冷冻年才刚刚开始,新一轮价格大战再度打响。这次价格战的发起者已经变成了以往高高在上、远离价格大战的格力、美的等一线品牌,格力打出1099元的一线品牌价位,美的随后推出1088元的一线品牌最低价。当一线品牌联手发动对二三线品牌进行围剿的价格战时,中国空调市场价格战也进入了最高峰。

  此时的价格战,绝对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的空调企业却还在争相发出“行业洗牌”的豪言壮语。

  微利时代追求的是利润,讲究的是生存。然而,中国空调业却始终在“价格战”的围城中兜圈子,把渠道看成一切。年终时,企业花上千万资金举行经销商大会,邀请各地“财神爷”到风景胜地旅游,或者是在豪华酒店大吃大喝,甚至包下国际顶级邮轮请经销商去国外看风景,此外还要奖汽车,赠高档礼品,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更让人感觉到中国空调企业“孤注一掷”的“决心”和“勇气”。

  如同人之将死,回光返照一般,中国空调业深陷价格战正是其整体崩盘的前兆!

多元化导致资金链更为紧张

  最近,许多企业纷纷进军汽车业,尝试通过多元化方式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这让人感到非常吃惊。我们暂且不谈汽车业投资巨大,利益难以保证,只以事论事。

  按理说,竞争加剧,企业不应该抽逃资金,而应追加投资巩固和发展,尤其是在整个空调行业大规模洗牌之际。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企业通过多元化方式来抽逃资金呢?

  这是因为过去许多品牌都是依靠政府输血、股市吸血,大量吸取供应商、广告商以及经销商的血液来维持生机的。由于企业造血机制不良,资本的空洞现象早已凸现,许多企业在靠捂盖子、拆东墙补西墙维持着。而现在,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国家对上市公司开始收紧政策,加强监管力度,过去的资产黑洞已经难以掩盖,单靠“玩概念”、套股民血汗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乐华现象”是个很好的例子)。所以这些空调企业必须制造新的“盖子”,“画饼充饥”的策略不管有无效果,总算是企业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企业可以大张旗鼓的宣扬自己进军汽车业、进军房地产、进军医药、进军银行保险,借此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熟知内情的人却明白,国内空调企业主要是依靠淡季打款、旺季销售这一“非法集资”的圈钱方式发展起来的,他们的整个资金链已经非常紧张;而多元化发展更使得这些企业资不抵债的现象凸现出来,资金链绷得紧得不能再紧。

  市场上稍有个风吹草动,可以预计的是,这些资金链已经极为紧张的空调企业必将集体崩盘,对整个空调行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2004年,中国空调业整体崩盘绝不是杞人忧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6504.html

更多阅读

淘宝提高销量的方法 品牌弱小,如何快速提高销量?(上)

品牌弱小,没有优势、优势极少、优势不足或优势不明显,能不能快速提升销量?在回答之前,我们先安静想一想,在品牌生存与发展方面做一做“考古”工作,以看清楚品牌是如何从“0”到“1”的。很多人在创业之初,很多企业在创建之初,是不是看上去

明日股市三大猜想 2013年中国空调业三大猜想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已落幕的2012年,对于中国空调产业来说,是自2006年以来“市场最为惨淡、业绩最为低迷”的一年。不过,面对大幕已经开启的2013年,众多中外空调企业还是满怀着激情与希望,谋求市场业绩和消费需求在新年度的

app关键词在哪里设置 蜂产品市场,破局的关键在哪里?(上)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千百年来蜂产品就从未离开过老百姓的生活,不管是蜂蜜,王浆还是花粉和蜂胶,都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蜂蜜作为一种甜味剂被广

四大药企 新医改下,药企莫走入四大误区?(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已于2009年4月6日和7日发布。新医改方案提出三年内投入8500亿,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看病难、看

声明:《中国股市崩盘 2004年,中国空调业整体崩盘?(上)》为网友释怀的情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