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上海国际邮轮经济
在上海新一轮大发展中,作为旅游业延伸发展的新的服务业态,上海国际邮轮经济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1、世界邮轮城市概况近年来,世界邮轮经济发展迅猛。全球邮轮市场的乘客人数由1996年的680万增长至2002年1030万,年平均增长率近7%。一些国际大都市在经济发展中相继渗入了“邮轮经济”的元素。例如,有国际邮轮之都之称的迈阿密,拥有12个超级邮轮码头大厦和两公里长的停泊位,2001年共接待游客340万人次,产生出8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并提供了34.5万个就业机会。又如花园城市新加坡,2001年有1200艘次国际邮轮到港,邮轮产业成了当地旅游业的支柱。纵览国际上邮轮经济发展得很好的港口都市,如迈阿密、巴塞罗那、新加坡与香港等,它们都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接近市场中心的港区水深条件和岸线长度以及航道的条件较好;二是年到泊邮轮数量和邮轮客流量大;三是配套的周边旅游资源景点的质优量多;四是配套的陆、空交通便利;五是码头附近拥有可容纳大流量旅客的大型购物、餐饮与宾馆设施;六是符合国际法规和惯例的出入关程序和口岸管理程序;七是建有世界级的现代化码头、停泊设施及潜存的扩展条件;八是较好的轮船维护基地。有关资料显示,未来3至5年内,国际市场上将建造45艘大型邮轮并相继下水。凡此种种,都在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国际邮轮经济方兴未艾,发展邮轮经济正当其时。虽然亚洲地区的邮轮经济与欧美地区相比,尚处于发展阶段,但亚洲地区邮轮经济的发展潜力很大。在过去八年中,邮轮乘客人数增长超过两倍。可以预计,随着一些适合亚洲市场特点的新航线的开辟,亚洲邮轮市场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2、上海发展邮轮经济概况(1)、上海发展邮轮经济的有利条件上海的北外滩与上海最繁华的外滩隔河(苏州河)相望,水深10米(可停靠10万吨级的邮轮),可供泊船的岸线长度850米(可同时停靠两艘10万吨级邮轮);上海的周边旅游资源丰富,陆上一两日游的有苏州、杭州等地,邮轮一两日到达的国内港口有青岛、宁波、香港、台湾等地,境外的有韩国、日本等,它们对国际旅游人士都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上海的陆上交通便利,上海客运站、浦东国际机场离北外滩都是30分钟内的车程;上海的江南造船厂是我国最大的造船厂。与国内其他一些港口城市相比,上海在发展国际邮轮经济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地位和有利条件。首先,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上海人口已达1600万,2002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1.3万元和6000元,教育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保健等消费不断增长,已经孕育了假日休闲消费的需求,旅游消费人口占总人口的15%,是全国平均数的17倍。1990—2001年,到上海旅游的外国游客总数年平均增长7.8%,其中非华裔外籍游客人数年平均增长11%。根据有关专家的估算,未来3至5年,上海国际邮轮市场的潜在客流量每年可达50多万。其次,有不断增长的消费实力。上海是我国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倍,平均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五年,上海人均GDP将达7500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必将促进人们消费实力的增强和消费行为的变化。随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上海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现实和潜在的巨大消费实力都为上海发展国际邮轮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拥有比较完备的立体交通网。上海拥有两个国际机场,10多家国内航空公司和20多家国际航空公司辟有上海航线,2001年乘客量为2200万人次。陆上交通发达,铁路、国道、高速公路连贯周边城市,崇明越江大桥、杭州湾大桥一旦建成,出入江浙等省将更加便捷。此外,上海港还拥有将远洋航运与沿海航运、内河航运连为一体的独特区位优势。第四,具有发展国际邮轮经济的历史底蕴。上海在历史上就是亚洲国际邮轮大港,其国际邮轮航运业可以追溯到1845年。近二十年来,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周边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旅游观光者近悦远来。据统计,2002年约有36艘次国际邮轮到访上海,其中不乏由著名企业营运的巨型豪华邮轮。可以预言,今后10年,随着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申办、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将形成一个国际邮轮抵沪高潮。(2)、制约上海邮轮经济发展的因素:一是缺乏邮轮码头,邮轮乘客上下不便。国际邮轮停靠我国的港口历史已近10年,但我国至今还没有标准的邮轮码头。到目前为止我国港口都市尚未建设一个邮轮专用码头。国际邮轮码头如同机场的候机楼,登轮桥如同登机桥,而国际邮轮抵达我国都市港口时,乘客只能从邮轮的备用弦梯上走到空旷的场地上,邮轮乘客上下极为不便。上海码头多以货运为主,且是露天港,不适宜于做豪华邮轮的停泊码头,即使在条件稍好的北外滩高阳路码头,也不能满足豪华邮轮的停靠条件。二是没有配套的购物、餐饮、住宿设施,港口无法成为国际大型邮轮的母港。上海港缺少邮轮专用码头,自然也就谈不上配套的购物、餐饮与住宿设施,国际大型邮轮也就不可能以其为母港。也就是说,上海目前的港口地位只是国际邮轮的停靠港。由于母港的邮轮经济收益是停靠港的10-14倍,邮轮停靠港所能获得的邮轮经济收益也就十分有限。据报道上海市虹口区将在北外滩建国内第一个国际标准码头以及与之配套的邮轮城。修建国内第一个国际标准码头的目的,是把北外滩建成豪华邮轮的母港。三是没有符合国际惯例的出入关程序和口岸管理条例,国际邮轮在上海开展业务困难。邮轮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国家对邮轮的出入关管理和口岸管理还是采用一般的出入关程序和口岸管理条例,导致邮轮乘客出入关时间过长,出入口岸不便。如我国居民在上海上邮轮去香港,途径宁波时,境外乘客可以上岸观光游览,而我国居民则不能离开邮轮,其理由是根据目前的我国口岸管理条例,从宁波下邮轮就是入境,而回邮轮是再出境,必须重办出境手续。这种以一般出入关程序和口岸管理条例来处理邮轮乘客,不符合国际惯例,致使国际邮轮难以在我国开展业务,直接影响我国港口都市邮轮经济的发展。四是邮轮乘客过少,港口都市的邮轮经济影响难以体现。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导致抵达上海邮轮乘客过少,2002也只有5700名国际乘客抵返,以每名乘客在沪消费400元计,也只有2280万元的消费量,加上邮轮公司的同样支出,也只不过5000万的消费量,港口都市的邮轮经济影响也就显现不出了。3、上海发展邮轮经济的益处首先发展国际邮轮经济有利于上海建设世界级城市。根据世界级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发现,尽管上海的一些指标,如进出口数额、外汇交易数量、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等已经超过世界城市初级阶段标准值,但上海在吸引外国人旅游和居住、全球性文化活动和与外国人交往能力等项指标上面,与标准值仍有较大的差距。而发展国际邮轮经济必将丰富上海全球性文化活动的内容,增加上海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增强对外国人来上海旅游和居住的吸引力,从而加快上海建设世界级城市的步伐。从国际经验看,纽约、温哥华、新加坡、香港等一些世界级城市的经济发展,都与邮轮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关。此外,发展国际邮轮经济有利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上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加速期”,今后五年要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特别是要在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去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跻身世界第四大港。但是从完整意义上说,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硬件,不仅包括国际航空港、大型货运集装箱码头、内河运输码头,还应包括专供国际邮轮停泊的码头等;其基本软件,不仅包括能够为物流和人流提供便捷通关的政务设施,还应该包括为保证正常航运所必需的配套服务设施,尤其是为国际邮轮游客及其船员提供消费、旅游、休闲等一系列服务的能力。因此,发展邮轮航运及相关的服务业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发展国际邮轮经济有利于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全方位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发展国际邮轮经济将给上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形成一条很有价值的经济产业链,增加大量就业岗位。豪华邮轮的制造、修理维护、停泊等必将刺激船舶制造、维护、修理业和港口服务业的发展。其次,综合消费量巨大,经济效益明显。邮轮到港城市是国际消费群体的集散地。邮轮到港后乘客和船员的消费、观光,将给餐饮、宾馆、商贸、旅游、交通等服务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对提升城市的消费量作用巨大。第三,符合上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定位。近几年,上海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金融、贸易、房地产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而旅游、会展、信息服务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2002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51%。发展国际邮轮经济将进一步促进旅游、金融、保险等行业的繁荣,完善上海航运要素市场的建立,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城市,上海在向建设“四个中心”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面对国际邮轮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理应抓住机遇,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