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低价者遇到更低价者 《21世纪》:您提到过,格兰仕空调出口价格在海关的统计中比LG还要高一倍,您不是价格屠夫吗,为什么LG会出现更低的价格?
俞尧昌:我们分体机出口价格是158美元,主要销售欧洲。价格比较低的窗机我们不生产。空调这个产业,低端市场被韩国人都打遍了。我们就是盯着中高端打,没有库存,如果我们也打低端,卷进去打就会亏损。
从生产要素来看,我们成本压力的确很大,油一涨价,运费就涨了两倍多,油涨价还带来塑料涨价;钢材涨价抢走了我们10个点的利润,钢材涨价带来铜、铝等有色金属涨价。变压器所用的电工钢,从过去的4000多元一吨涨到12000元。
《21世纪》:空调的主要的零部件有哪些,核心部件压缩机是否是导致你们与LG价格差距的要素?
俞尧昌:空调的成本零部件主要由压缩机,电机、外壳,电工部分来组成,你要说成本构成,这个问题我很难给你一个回答,第一价格在变化,第二,各个款式价格不同。
压缩机成本价确实是一个问题,过去是400多元一个,2003年后来跌到多,现在又涨到了300多。压缩机确实是关键,过去空调供不应求时,谁抢到压缩机就能做空调,但是现在不完全是看这个。
《21世纪》:请您分析一下LG的低价策略,以及LG的整体发展思路? 俞尧昌:LG空调被称为“广告商品”,就是低价销售策略,LG空调现在在全世界是最便宜的,也做到了全球第一销量,但它没拿下全世界。
LG整体策略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也在往通讯等高端产业转型,我当时与他们全球的第二把手曾经谈到过。相比之下,三星是一个有战略的公司,他一步步放弃自己不应该做的事,而去做应该做的事。而LG还在坚持自己不应该做的事。
《21世纪》:您的意思是LG应当放弃他不能盈利的空调产业?
俞尧昌:中国空调出口这几年飞速增长,超过内销近两倍,内销有1400万台容量,外销3000多万台,但是现在出口部分还有相当多不是中国品牌,三星、LG等外资比重还是很大。但是可以预见,现在空调也在延续着我们在微波炉上的作法作风,一年走完别人几年走的路,还没发力。我们到欧洲谈微波炉代工的时候,他们100美元,我们30美元就可以做,欧洲的生产线,一条生产线一周工作二十多小时,我们一天就可以达到。我们现在单位工时生产效率是他们三倍,一条生产线生产效率是它们的八倍。他们生产线上的工人是四十多岁,我们都是二十多岁。
“用中国人的资源打中国企业” 《21世纪》:LG空调倾销事件给中国企业带来的诉讼危机,给您总的感觉是什么?俞尧昌:我们处在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内——外资在用中国人的政策资源打中国企业,我们本身就非常苦,受到伤害的东西特别多,无法理解。国家没有给我们民营企业一分钱,我们一年有十几亿美元创汇,但是最终面对这样的事情时很无奈。
LG倾销如果在美国立案,我们整个产业将赔进去,百分之百赔进去。即使应诉,最终打赢了官司,也会有几百万美元的诉讼费和两年的机会市场赔进去———就因为LG。中国现在还没有法律条款可以建立一种权威,让受到损害的中国企业向LG索赔,而对手可以通过产业手段拖垮中国企业,没有法律保障体系,外资可以通过小小的手段就可以把整个行业送进坟墓。国家当务之急是,哪怕用一种临时措施或商务部形成条款,对给全行业带来损害的企业以限制。
我感觉,要明确法律要保护谁,保护什么。《21世纪》:您觉得什么让您最无奈?俞尧昌:当时天津引进外资是出于招商引资的“业绩”压力——我们的评价体系要改,引进企业要有质量,不是以引进外商投资多少金额为评价标准。
外资进来后获得超国民待遇,中国企业总体打不过人家,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时候连自己的命运都控制不住。比如,如果美国真的立案了,我们可能还要应诉,几百万美元,两年的时间市场向我们关闭,机会损失是一定的———但是这个损失谁赔给我们?没有人承担责任,这是最大的危机,我们在今年的广交会上“全面开花”,尽量考虑更多国家的市场,这样带来的经营成本非常高,但是出于经济安全考虑,不得以为之。
家电行业是政府行为下的受难者,过去各地政府衷情家电产业,企业一哄而上,但是最后发现,在全球产业链,只我们只能做末梢,从组装到制造,再到创造实际上中国人还有很远的路。
两种处境 《21世纪》:据悉,LG这几年的空调产业都保持在亏损的状态,如果被反倾销,实际上是否对LG本身亦形成伤害?那么你所指的“害群之马”、“故意搞垮中国企业”之说是否也不能成立?俞尧昌:对中国本地企业来说,应诉是逃不了的,但是LG争取一个“市场经济地位企业”还是有可能的,我们是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全体企业都会受到这个裁定。而LG则可以到美国申请市场地位,这是一个办法,第二就是通过韩国通道,进行转口贸易。
中国真正跨国型的企业不多,跨国生产布点更不多,可以使用转口贸易回避反倾销影响的企业很少。
《21世纪》:中国企业的空调出口到美国的比例是不是太高,您最担心的是什么?
俞尧昌:企业经营风险其实很大,尤其是像我们以出口型为主。我们主力市场在欧洲,欧洲跟美国很近,美国一搞欧洲就搞,我们感觉很急,我们是搞出口为主的,以出口为依存的企业中国不多了。我说的话可能尖锐,因为这是我们的饭碗。
我们现在日产18000台空调,新基地一期工程五月竣工后,日产将达到28000台,今年规划650万台,出口就达到400万台,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们新基地比广州新机场还要大20多万平方米,投入20个亿,5月20号一期就要竣工了,你说我急不急。一年70万吨钢材进来变成产品后排山倒海运出去。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办?
《21世纪》:您还是坚持认为,家电行业处在微利时代,必须价格战吗?
俞尧昌:2000年,当时我说格兰仕进军空调,未来价格会拉下一半,现在证明价格只有当时的三分之一———现在的家电行业都开始进入了传统标准化产业,都进入了微利行业,更新速度,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短———这使我们只能是选择低附加值的产业,人家才会把生产线和技术给你,就是三星和欧洲的企业全体退出微波炉产业一样,而你希望手机、等离子这样的产业,人家是不会把技术送给你,这是现实。
只有微利才可以淘汰,不是新的对旧的淘汰,是把老弱病残者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