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收购新浪案例分析 盛大并购新浪差最后一公里



盛大在华尔街高手――投资银行高盛的协助下,以极其成熟和诡秘的手法在二级市场上以2.3亿美元收购19.5%新浪流通股股权,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虎视着新浪董事会的控制权,暗示着要统一新浪。

  盛大的首战告捷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不仅给沉浸在春节喜庆中的新浪来个措手不及,更使曾有意收购新浪但终告失败的同行,如雅虎、搜狐和网易来个目瞪口呆,成为2005年IT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爆炸性新闻。

  面对股权分散,派系林立的新浪,业界普遍赞同盛大来当新浪的继父母,期待在陈氏的操刀下,能将渐入颓势的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品牌继续发扬光大,稳固新浪第一的位置,不至于成为国际网络业巨擘如雅虎的下酒菜。

  而一夜暴富的网络游戏公司盛大也有望以此 能“从良”,还能规避和分摊单一游戏业务的风险。事实上,盛大对门户早有野心,梦想早日能成为中国的网络迪斯尼,而收购中国第一大互联网――新浪无疑是一条最好的捷径。

 盛大并购新浪差最后一公里

  盛大能否如愿?还得看盛大能否不因其二级市场收购而在新浪董事会处受挫?新浪几大股东的权益斗争是否会因盛大的到来而达成一致?盛大能否顺利实现与新浪的融合?

  从目前形势来看,尽管盛大与新浪是“天合之作”,尽管盛大成了新浪的第一大股东,但盛大并购新浪离成功还差最后一公里。盛大要走完这最后一公里,还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行。

  其一,盛大要并购新浪,只是一厢情愿,并非人人叫好,更没有征得新浪董事会的认同。理由是,盛大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报告还显示,此次收购新浪股票的行为早有密谋。而且,盛大通过二级市场来收购新浪的股票,而非通过协议转让,且这些股份全部是盛大以溢价收购的方式向散户购买的,这说明双方不存在主动和有意识的"强强合作",颇有恶意收购的意味。

  还可以佐证的是,新浪发表声明,称对盛大收购一事事先毫不知情。况且,当家人新浪在毫无心理准备之下的被动应对与反应迟钝的表现,也说明新浪并不情愿要盛大这么个股东。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盛大入股新浪,更像是一次恶意的收购行为。要让一个股权林立的公司认同这种“诡秘的手法”与“敌意的收购”,恐怕仅费口舌是行不通的。即便能说通某些大股东,但要一致通过恐怕不大容易。要不,盛大何不谈好后再行动呢?

  其二,尽管这种敌意有所节制,且下家存在某种程度的“不抵抗政策”和“合作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新浪董事会会乖乖地听命于盛大,任其摆布一番。

  事实上,面对“陈老虎”抢亲,沉默三天后的新娘――新浪终于说不!新浪网紧急发布了关于盛大13-D备案的声明之后,似乎觉得力度不够。随即针对该备案可能引发的关注问题进行了一一做答:盛大控制了新浪了么?新浪的答案是不!盛大现在拥有了新浪董事会席位么?新浪的答案是不!新浪高管出售股票了么?新浪的答案还是不!

  新浪的系列举措至少传达出一个声音:新浪高管对盛大的入住存在抵抗情绪,一切并未按照盛大的如意算盘继续,新浪人可以说不!

  试想,即便有“不抵抗政策”和“合作态度”的可能,但面对盛大这种先下手为强的“行径”,相信下家也不会无动于衷,甘心受掳。或许这也是盛大不敢冒然多吃的原因之一。在19.5%的股份上打住,为的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合作顺利,就并购新浪;合作不顺,大不了把股票抛售了事。

  其三,不仅当事人新浪对国内互联网后起之秀盛大的强行入股显示出抵抗情绪,同为门户网站的搜狐和网易也对盛大的张扬之举显得难以接受,各自用自己的门户平台试图“唱衰”盛大此次入股行为。

  在网易相关的专题报道中,“别随便控制新浪”、“是个坏消息”、“谁最受伤害”这样的标题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而搜狐也早已经从开始简单报道事件本身,开始转向“深入评论”阶段,“诡异的收购”、“可惜了新浪”、“娱乐至死的盛大”成了这些评论的标题。

  搜狐和网易的“唱衰”运动正好应对了“同行是冤家”这一俗话。心想,若盛大真的并购了新浪,老大的位置肯定丢不了,这对搜狐和网易来说,只会增加竞争压力。

  其四,尽管盛大与新浪合并将形成一个集游戏、短信、新闻、娱乐为一身的规模庞大的互联网企业,成为中国互联网业界的老大,可有助于吸引优势服务和人才。然而,任何交易在经济学上都并不是那么清晰可辨的。盛大虽然比新浪规模更大、成长速度也更快,但它的经营模式目前却面临着更大的风险。而且,盛大还面临收购现金流紧张的困难。据高盛预计,盛大目前还有1.2亿美元的现金,可以再买入新浪7%的股份。这意味着,如果万一新浪决定发动反收购,在二级市场大量回购自身股票,或别的公司发起对新浪的收购战,盛大凭借现有的资金,很可能面临竞购弹药不足的情形。

  况且,盛大收购新浪也存在能否顺利融合的风险。按照经营惯例,不熟的业务不做,因为在熟悉的领域可以做得比较顺畅,但如果突然管理一个不搭边的公司,通常会碰到经营不得力的局面。而且,中国企业在跨领域收购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容易犯错误。

  盛大双方下一步如何走,关键取决于新浪董事会对盛大的态度。从理论上讲,新浪原股东和董事会可以就盛大这种非善意的偷袭向美国SEC提出调查申请,甚至可以启动诉讼程序或“毒丸”计划来阻止盛大的收购。目前,新浪方还没有这样的表态和行动,但这不表明新浪方不会这样做。当然,原董事也有可能会同意盛大入主。盛大能否和新浪顺利联手,打造中国互联网新的巨无霸,我们将拭目以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7197.html

更多阅读

企业清算所得的税务处理及案例分析 清算所得税申报表案例

原文地址:企业清算所得的税务处理及案例分析(2)(原创)作者:一只兔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十一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五条所称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一、吉利收购沃尔沃背景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在沃尔沃所在地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的代价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作为中国

联想并购ibm案例分析 联想并购之后

  并购,对于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倒退5年,甚至倒退3年,它们对中国企业的意义和今天相比都并不相同。中国企业,尤其是那些排名在行业前三的企业,毫不夸张地说,正浸泡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并购潮”之中。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的10条“生死线”(1)

  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事件日益增多,并购失败与陷入困境的报道也不绝于耳。但据我们的调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为了总结并购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我们收集了30多个案例进行调研。从成功与失败案例的比

北汽收购萨博案例分析 北汽籍萨博打造自主的希望有限?

据来自海外和搜狐汽车的消息,北汽参与收购通用(GM)旗下萨博(Saab)品牌的交易已经初步达成协议,收购的资产将包括萨博93紧凑型轿车系列的部分车型、萨博95中型车新款,以及它们的发动机和变速器。通用还允许北汽将萨博的相关技术和外观应用

声明:《盛大收购新浪案例分析 盛大并购新浪差最后一公里》为网友优雅式浅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