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信证券对10月31日发布的新《天然气利用政策》,进行了点评。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

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天然气大量地应用于城市和工业燃料领域,天然气消费结构逐渐由以化工为主向多元化结构转变。销量方面,200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只有245亿立方米,进入21世纪,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扩大。2000年—201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16%。在此期间,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14%,2010年达到952.1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3.6倍,增速在各类能源中领先。考虑制煤气、进口LNG及管道气,以及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所增加的天然气供应,预计到2015年,我国常规天然气供应量达到1500亿方,煤制气100亿方—150亿方,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约150亿方—200亿方。我国常规天然气进口900亿方—1100亿方,其中管道气500亿方—600亿方,即整体供应能力约2250亿方—2850亿方。随着产量的提升,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将被逐步释放。 2.与2007版天然气利用政策相比,新政策扩充了优先发展范畴并提升了天然气发电、燃气空调、集中采暖用户和在天然气汽车中增加液化天然气等项目的优先级。限制类项目不仅将新建或扩建天然气甲醇项目列入限制类,还将限制规则延伸至下游产品。 本次新政首次提出要建立并完善天然气上下游联动机制;鼓励天然气季节差异较大的地区,研究推行天然气季节差价和可中断气价等差别性气价政策。此政策出台的目的是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支持行业贸易机制创新。 3.中信证券研报中表示,该政策对部分天然气化工行业形成利空,但为天然气改革及未来上下游价格传导、差别化定价政策的出台做好铺垫,利好天然气上游生产企业、中游及下游供气企业。建议关注在陕西省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营方面具有垄断地位的陕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