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猜测以12月6日联想集团(0992)停牌告终。事件真相永远不会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但至少我们在现阶段已经可以勾勒出约略的轮廓。
作为国内第一大电脑制造商,联想集团历经了一轮为期三年的多元化尝试,终于在今年年初以“二元化”的形式正在回归PC主业。尤其是联想还是以发货量计算排名世界第九大的电脑制造商,又以数千万美元得到2008北京奥运会TOP赞助商资格,联想显然有意借此实现联想品牌国际化的构想。即便如此,目标明确,行动迅速的联想还是广受质疑——观察者想知道联想国际化究竟会怎么走?拿什么奉献给国际市场?
毫无疑问,技术和名气是制约联想走向国际的最大瓶颈。目前看来,联想和IBM的合作可以一举解决这两个难题。
而一度是中国电脑产业发端的长城更多的是作为陪衬角色出现。即便如此,但如果没有长城电脑出于自身战略调整的措施,联想与IBM的合资必将更多几个波折。近年来,长城电脑的市场表现日渐式微。在今年5月,原为中国电子(CEC)副总经理的陈肇雄接任退休的王之,成为长城集团新的董事长后,对长城系公司的整体调整势在必行,而IIPC中,长城只有区区20%股份,它的被出售可谓理由充足。
实际上,IIPC始终效益良好。但IBM这个引领产业趋势的蓝色巨人目前的主营业务早已是PC制造的上游,尽管IBM依旧是全球第三大电脑制造商,问题是戴尔和惠普明显要比IBM做得更好,产品的成本优势也要强于IBM。在IBM的收入构成中,PC业务的贡献还不到其总收入的1%。PC之于IBM,无异于鸡肋,IBM已经不愿在不挣钱的PC市场浪费太多时间了。
2003年开始,IBM已陆续出售了位于英国格林诺克、匈牙利布达佩斯和墨西哥的自有笔记本电脑生产工厂,仅保留了两个笔记本制造工厂:一个在日本,一个就是此次沸沸扬扬的收购案中被热炒的中国IIPC。而日本的藤泽工厂目前只保留了ThinkPad测试线,因此,中国的IIPC实际上已经成了IBM笔记本生产线的最后一枝独苗,一旦出售IIPC,IBM退出PC市场就成为不争的事实。
全球权威市场机构Gartner日前发表的预测是,由于增长放缓和利润下滑,全球十大个人电脑制造商中的三家,将在2007年前退出市场,IBM和惠普被认为退出的可能性非常大。
联想想买、长城想撤,IBM想卖,三方一拍即合。
如果事情在此划上句号,这至多是一宗近年来“业界瞩目的大事件”,但耐人寻味的是IBM本月初的一次发布,提供给我们更广阔的视角思索此事。
12月2日,IBM、索尼等15家业界巨头组成了一个名为“POWER.ORG”的组织,专事芯片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目前,和IBM在POWER技术方面展开合作的已经有索尼、东芝和苹果电脑,此次的“POWER.ORG”更象一次集体亮相。
可以想象,当联想因为与AMD合作而和芯片业长期的霸主英特尔闹僵之后,IBM此时投之以桃,正需要国际重量厂商支持的联想自然会报之以李——联想在巨大的中国市场的品牌、渠道乃至方方面面的关系不在话下,只要想象一下若干年后,获得IBM助力的联想在终端计算领域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带给POWER芯片的支持,相信没有谁会再单纯地把IBM出售IIPC视作“减负”之举。
实际上,英特尔是这宗交易中被讨论的一个缺席参与者。英特尔芯片在未来十年内仍然将统治计算机市场,但是他们必须为十年后如何突破纳米技术而努力。
IBM系统暨科技部首席技术专家和副总裁墨森认为IBM的新机会在于,英特尔的技术宝典“摩尔定律”即将走到尽头。墨森认为,在一个芯片单位面积上不可能增加无穷尽的晶体管数量,因为晶体管的体积越来越小,不可能无限制增加。而且晶体管的发热量会随着数量的增加,导致芯片发热量越来越大,而发热量大则会导致计算机不稳定直至崩溃。
目前英特尔的芯片技术已经达到90纳米的级别。纳米是nanometre的译名。nano一词源自拉丁文,意思是“矮小”,是一个长度单位。把1米的东西分成10亿份时,每一份就是1纳米长;换言之,1纳米的长度是10亿分之1米,或100万分之1毫米。一个纳米长的物质相当于45个原子串连在一起的长度。
这也意味着,目前英特尔的90纳米芯片技术仅仅相当于4050个原子的长度。试想十年后,如果芯片发展到只有几个或者几十个原子的长度的时候,一个原子因为不稳定,熵值(混乱度)大增的话,一个芯片会出现什么问题?
因此,很多人——包括英特尔的高级科学家——都在努力为未来可能遭遇的原子困境而寻求改变。要么人类技术可以发展到发现并使用比原子更微小的微粒技术,要么,即使芯片计算能力发展到极限,其它计算技术也能填补空白。
IBM和联想的合作可以想象的很近,如果PC很难挣钱的话。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得更远,如果IBM和英特尔在十年后发生真正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