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周刊 互联网周刊推评中国网络6年以来新经济辞典



互联网在创造科技生产力,日益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创造新词汇,丰富我们的语言和文字。这篇跨越6年的《中国新经济辞典》产生于每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的网络时期。在这些面目严肃但亲切的词条里,我们看到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是“新”,因为过去的这六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新新时代”,我们的概念正体现了当时最为新锐的思想潮流。

  《互联网周刊》走过300期,一个个由我们领先倡导或大力推广的,以“新”字开头的陌生词汇,今天已经融入到人们的茶余饭后,深刻影响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些中国新经济概念,不再仅仅是理性的思辨,它已成为我们回望来路时的历史坐标,并延伸向生活的未来之路。   

  大浪淘沙,曾有的思想和智慧在时代的变迁中沉淀下来,几十年后,那些撰写中国新经济成长史的人们,将会发现这些词汇正是他们所要寻找和记录的时代表征。 

  新经济

  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以来,持续增长了112个月,创造了二战后经济历史的奇迹。而归结其根本因素,与新经济造成的强烈增长有不可或缺的关系。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率先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认为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国内商业环境在1998年还处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过渡阶段,对于新经济的认识和融入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动作,《互联网周刊》在当时提出“新经济中的商业计划”无疑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

  作为新生事物,新经济必然会经历从新名词到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尽管新经济的前景被十分看好,但取决于新技术的因素也会导致未来的发展不会是一马平川,“螺旋式上升”的一般发展过程也许会重演。    

  互联网,第四大媒体

  1998年9月12日,在克林顿性丑闻案中,厚达400多页的斯塔尔调查报告首先通过互联网公诸于世,吸引了全球的网民上网调阅。这一事件除了造成网络通道一时拥挤的现象外,也使人们意识到互联网在传播方面的巨大潜力。此后一段时间,关于互联网将会严重威胁传统媒介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取而代之的讨论不绝于耳。

  6年过后,网络媒体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老三大媒体,关于“Internet,第四大媒体的崛起”的断言已经成为事实。    

  知本家

  随着北大方正、联想、四通等高科技企业的兴起,一大批具有高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优秀科学家,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经营管理专家,还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所拥有和创造的知识成为企业财富的直接源泉。新经济时代,许多资深资本家纷纷落马,让位于新兴知本家的案例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1998年,方正集团公司集中了400多名科研精英,50%以上为硕士、博士,每年都推出十几到几十个研究专利,并成功将这些专利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而实现了快速增长。以王选为代表的新一代知识资本所有者,成为新经济时代知本家的典型代表。    

  直接经济

  “简化中间环节,是21世纪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这是姜奇平“直接经济中的直接网络”一文的首句。所谓“简化中介”,意思是各种中间环节的事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相对价值将越来越低。

  回头来看,我们最终发觉作者的观点在当时具有前瞻性:21世纪,“.COM”将改变整个民生与产业结构。    

  无边界企业

  管理无边界,合作无边界,市场无边界……21世纪的企业特色就在于不分界限。

  在传统理论和实践中,企业是一个边界分明、等级森严的组织,不仅有内外的边界阻隔着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地理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边界割断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内部边界,形成了上下左右之间的障碍和壁垒。

  通用电气(GE)的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韦尔奇的功绩之一是将GE打造成为一个无边界企业。依靠这种“无边界”的管理模式,韦尔奇帮助庞大多元的商业帝国摆脱成熟企业的痼疾—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走上灵活主动、不拘一格的道路。

  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使得企业的边界概念开始模糊,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里实现“无边界”已并非梦想。    

  眼球经济

  1998年,中国的互联网进入“圈地”时代,网络公司红火一时,“眼球经济”成为互联网行业喊的最响的词语。

  然而仅仅两年后,股市开始持续低迷,资本无情撤退,网站纷纷倒闭,人们对曾经风靡一时的“眼球经济”产生了怀疑:眼球经济能够成为经营模式吗?关于“眼球经济没有生命力”的断言一时充斥各个媒体。

  三年后,借助短信业务,各大门户网站相继开始赢利,现在无论是广告、游戏还是短信都成为网站赢利的利器之一。原本怀疑网站生命力的话题已经很少有人提起,没有人再怀疑未来的世界会是网络的世界。

   数字经济

  1998年,美国商务部首次公布了关于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浮现中的数字经济》,在国内引起数字经济的讨论热潮,但多数观点仅仅局限在IT行业内部,而没有向行业外延伸。本刊当时对数字经济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深层次的尝试和分析尚未涉及。

  1999年和2000年美国商务部相继又公开了《新兴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2000》两部研究报告。报告深刻地指出技术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互联网既是新经济的原因,也是新经济的结果。”

  时至今日,数字经济已经经过美国商务部多年的实证研究,美国前商务部长唐纳德·埃文斯评论说,“我们可以比过去更准确地回顾与评价—IT在提高我国大多数充满活力的企业和行业的绩效,以及整个经济快速的、持续的非通胀性增长中的作用。” 正如本刊所述:检验数字经济的真理需要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实践中反复验证。    

  后PC时代

  2000年左右,PC厂商的日子十分好过,但在个人PC繁荣现象的背后,一些厂商还是有见地的指出今后的PC应该与互联网不可分割,“后PC+INTERNET”成为共识。1998、1999年国内两年的互联网发展势头是PC厂商“后PC时代”思维的直接诱因。

  尽管有人认为“后PC时代”的说法并非十分确切,但行业的方向的确发生了转移:整个行业都在面向互联网而大幅调整,产业结构以互联网为中心得到了重新组织。人们发现,PC的性能已经越来越不重要,它不再是IT行业的核心产品,而只能称为是主流产品。应用代替了性能,成为产业的动力源泉。

  新中间商时代

  网络在2000年的发展不仅仅显现了第四大媒体带来的新鲜味道,还增加了一种新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内容+商务”。然而在当时,由于没有弄清楚内容怎么才能加到商务上去,最后体现在网站所提供的服务方面仍然是内容与商务频道之间、网上网下之间两张皮的割裂现象。第三条道路—新中间商,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应时而生。

  所谓新中间商,简单来说,就是打破传统的行销管道购买或销售产品,借助网络无所不在的特性,及计算机庞大的数据库处理能力,提供全天候的服务,以满足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发展到现在,在国内信用制度尚不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下,新中间商基本成为一种主流模式。   

  消费者主权

  导致《互联网周刊》刊登“消费者主权,从冬天到春天的时代距离”一文的是1999年12月的两个消费案件的审理结果。其一是北京海淀区法院对恒升诉王洪名誉侵权案,判决结果王洪赔偿50万元。其二是北京市民刘桂臣状告上海大众汽车侵害消费者权益一案,结果是大众公司收回汽车,同时赔偿刘桂臣9.7万元。至今文章中的一句话无论对消费者或是企业仍就意味深长:还是生产者厉害,消费者今后要夹起尾巴作人?

  生产者主权与消费者主权,都不能偏废。而本刊观点,在以体验为前提的经济模式下,消费显得更为重要。生产和消费的主权争议,仍然是我们今天继续讨论的话题。    

  数字鸿沟

  1999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出警告:把这个世界的贫穷人口从数字革命中排除出去是危险的,并一再强调要打破数字鸿沟。2000年之后,围绕数字鸿沟问题的讨论在各个国家展开。当时专家指出国内存在三大“数字鸿沟”,主要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各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世界银行曾经对中国的信息行业进行过统计,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尚属“数字贫困”国家,而且中国与世界的“数字鸿沟”还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

  为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国家采取了四种措施:一是加速政府上网工程;二是加大教育系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计算机普及和互联网接入;三是逐步实现网络在农村的普及接入;四是加大西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现在关于“数字鸿沟”的说法已经渐渐被人淡忘,但国内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以及国家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根除“数字鸿沟”的任务仍是件不轻松的事情。    

  体验经济

  按照哈佛《体验经济》的划分,人类经济发展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从物品经济(未加工)时代,到商品经济时代,再到服务经济时代,而服务经济时代后,人类将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2001年就提出体验经济的概念,应该说在当时属于“领先”的水平。有关专家认为“体验”需求空前高涨的现象将会出现在休闲时代,而在当时,国内的消费环境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随后的几年中,IBM、索尼等厂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体验店,尽管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销量,但也使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以人为本”的做法。至于服务与体验经济的区别,本刊认为服务以生产者为价值创造主体,消费者只是“被服务”。体验则以消费者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是真正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消合一。服务遵循的规律,仍然是生产者的经济人理性;但体验遵循的,是消费者的行为理性。    

  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社会资本随笔》短文上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是指“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

  “社会资本”真正流行起来是在 1995年,许多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都加入讨论。1997年世界银行在《拓展财富衡量》报告中专辟了“社会资本”一章,随后又专门成立了研究社会资本的机构。构成社会资本的要素有两个:一是关系;二是信任。

  2001年的仪科惠光事件其实只是一个由头,当时的经济环境“诚信”已经是个大问题,至今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在公共关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不可能有高度的信任”的观点大为流行。    

  产业融合

  2003年末红火了短信和游戏终端,仅仅是最最简单的技术与最不起眼的移动通信应用的结合,却引爆了一场从思维到现实的产业融合聚变。

  人们解读未来商业社会结构性变化的公式从“IT+电信”演进到“IT+电信+X”,这个“X”包括了娱乐、传媒、金融,以及可列举的众多传统服务产业。

  互联网将是计算、通信、娱乐、媒体、金融等多种应用的共同平台。互联网服务业和电信服务业、IT服务业的整合,将成为未来一切商务得以进行的门户和通道。从现在到未来,通信、信息、娱乐、金融在商业和普通用户应用的融合需求,将依然是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产业融合时代的来临伴随着“爆炸”,“聚变”这样的字眼,所有的产业都是互联网产业。关键词——“融合”消融了产业间界限的同时,也在构造一个全新的产业链,它仍在不断的吸纳、变迁、整合、重构,以不可预想的能量释放出无限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潜能。    

  新电信

  中国电信业多年来高速发展,每年上千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主要都集中于硬件领域。随着中国的电信运营市场呈现出垄断逐步瓦解、竞争日趋规范和激烈、市场越来越开放,以及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未来竞争的焦点也相应由建设转向电信业务的经营和运行。

  《互联网周刊》提出了“吃电信软饭”的概念,也就是“提高网络的运营效率、拓宽业务范围、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等等,运营商转向软投资和服务,“以软件激活前期投入的硬件”。以2001年中国移动的BOSS系统建设为重要标志,2002年继而掀起了一场波及电信全行业的“软投资”热潮。

  而从广大消费者层面来说,“软投资”带来的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使得“电信”和用户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电信成为一种消费品,电信消费时代就在身边。   

 互联网周刊推评中国网络6年以来新经济辞典

  新经济伦理

  2002年6月25日,世界通信公司承认虚报了38亿美元的利润。这起丑闻被有关人士认为同安然公司丑闻一道,是“新经济”最受瞩目的失败之一。本刊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诚信问题,是传统精神的危机,而非新经济的危机。不是由于新经济导致诚信丧失,恰恰是由于这些公司没有及时跟上新经济伦理的调整。

  新经济伦理是一种有机世界观,其核心就是诚信,是超越个体自我的对社会外部性价值的认同,让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无需迂回、直抵本性。

  美国加州大学社会学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曼威·卡斯特的三卷书——《信息时代:经济、社会与文化》,提供了迄今为止对这个所谓的全球信息化资本主义所结构的网络社会,最全面与深刻的社会理论建构。信息化社会是两股力量的交汇:一是信息技术,一是社会认同。互联网技术将人们从物质上有机联系在网络中;社会认同,将人们从内心深处有机地联系在网络中;而信任,就是社会认同的胶水,就是社会意义上的TCP/IP。这才是互联网精神的神髓。    

  体验式营销

  体验的核心词是回忆。当消费者按照喜好和偏爱来决定需求时,只有用强调“非理性”的行为主义经济学或营销美学才能说明他的体验需求,才能解决问题。传统营销归结为“功效与特色”,即产品和服务中基本的功能与延伸的功能,其核心是功能。

  体验式营销,实际就是对“情感”支配的需求的系统开发对策。其体系由SEMs(战略模块)和ExPros(战术工具)组成。SEMs将体验分解为感觉体验、情感体验、创造性认识体验、身体体验和全部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特性体验五个分支。ExPros由交流、信誉、产品、品牌、环境、网络和人组成。

  二者纵横交叉,形成了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需求流。因此,体验式营销同时意味着“消费流程重组”。    

  搜索力经济

  “搜索力经济”区别于“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一种虚拟经济形态。 “搜索力经济”代表着经济模式的改变,互联网和商业的价值开始合拍,搜索服务完全出于用户的主观意愿,直接走向目标用户。将目标客户缩小或者说放大到了“关键词”的级别,以“关键词”为特征的“搜索力”不光是网络广告还是未来电子商务的核心。

   “搜索力经济”的强大魅力在于人们已经难以割舍如Google,百度这样的搜索门户,由十指敲击出的“搜索力”正在激发网络经济的潜能。

  而2004年围绕着搜索引擎的市场纷争,使得那些曾经舍弃搜索的门户网站开始再次为这个技术领域付出热情、投注资本、改变战略。搜索力,正代表着互联网新经济的核心价值,正引领着互联网现在和未来的走向。   

  人联网,物联网,互联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04年开始正式施行,第二代非接触式IC卡居民身份证率先在北京、上海、天津等6个城市进行换发。IC卡身份证缔造了“人联网”,让每个公民都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的坐标。

  人们一面把自己的身份证升级到“智能”,一面也着手给市场上流通的所有商品颁发“身份证”。2004年2月,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对外宣布,我国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全面展开,不久以后,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所有商品都要有“身份证”。电子标签为世界上的所有货物添加了“对话”的特性,开辟了全球的“物联网”时代 。

  智能交通系统,数字城市,数字奥运……互联网的发展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将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联系起来,网络的枝蔓上伸展并延伸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人类的生活正被“一网打尽”。    

  新银行业

  “新银行业”并非对立于传统银行业的新兴产业,其标志是:一方面,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后,传统银行业务拓展渠道、服务方式得以改变,实现以效益为目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竞争手段的管理模式,从而形成创新的业务模式和消费景象;另一方面,新银行业包括银行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出的新生的业务类型,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证通等为代表的新业务和新的服务渠道在新银行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004年2月16日《互联网周刊》启动“新银行业消费(个人用户)调查”,调查显示,90%的人知道网上银行的存在,超过75%的被调查者知道手机银行,71%、51%和50%的人分别了解银证通、银基通和银保通业务。数字表明:一个新银行业时代已经诞生并蓬勃发展。    

  拇指经济

  今天手机已远远超出点对点的语音通讯功能,而具有了媒体传播的性质,短信导致传播者和接收者距离消失,人们用拇指敲击出了一个沟通的新时代,而手机短信业务也成为通信领域一个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被称之为“拇指经济”。

  2003年中国手机短信息共计2000亿条,占全世界短信总量的一半。拇指经济空前繁荣,对公众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正在扩大。

  “短信”跨越了SMS、EMS和MMS(即文本短消息、增强文本短消息以及多媒体短消息)三个发展阶段。这一项技术并不先进的数据通信业务成为一种主要的通信消费需求,今后将逐渐成为平民社会的“代言人”。   

  意义互联网

  人是意义的最终赋予者,是最终意义之所在。所以讨论意义互联网,无可避免的指向“以人为本”和“个性化”。意义互联网,作为以人为本的技术革命,正在向人的个性化意义的生成这个方向演进。

  意义互联网时代的商业,不是争夺眼球,而是争夺回忆,因为回忆是个性化的锚点。

  对于意义互联网来说,记忆的结构化是关键所在。技术一旦实现突破,能不能抓住商业机会,关键在于能否针对个性化需求和高附加值需求,设计出合理的商业模式。在这方面,意向性提供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思考角度,记忆结构化提供了可操作的思路。

  因此,回到意义本身就是回到人本身。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就会失控,成为人自身最大的敌人。意义价值,是在商品和劳动根本属性的高度上,对互联网经济意义的一个总结,它将成为理解第三代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价值论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7330.html

更多阅读

不要被社会淘汰:中国未来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未来二十年,城市化仍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到2030年,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中国改革的主轴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化仍将扮演核心角色,城市化不仅仅意味着农转非,更意味着在中华大地上,以人

《推背图》预言中国2013—2056年国运zz 推背图预言

《推背图》预言中国2013—2056年国运实话实说,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夺未来三至五年内不会落幕。但遗憾的是,每一轮的争斗,日本人总会依靠美日联盟的支撑和“无赖”小动作“取胜”或占上风。中国的表现吗,会克隆近两三年的股市走势,每一

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 2014年中国网络营销发展八大趋势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宴,移动互联网营销头文字D2014年

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10年的新媒体趋势与价值

未来10年(2014-2024年)中国消费者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的主流消费群体将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这个群体在中国大约有5亿人。 今天如果企业抓住了这一消费族群,可以说就是抓住了未来10年最重要的消费力量。最新研究认为(2014),今天的

声明:《中国互联网周刊 互联网周刊推评中国网络6年以来新经济辞典》为网友澫種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