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昨天上午正式宣布,收购I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并与IBM组成战略联盟。联想集团与IBM的合作,诞生了年收约120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联想也因此进入了世界百强企业的序列。 联想与IBM之间的此项购并,究竟能给双方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正是业界当前关注的主要问题。
联想捡了天大的便宜?
按照联想昨天公布的与IBM的购并及战备合作内容,此次联想仅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包括现金部分支付为6.5亿美元、6亿美元的股票价值,便购得了IBM全球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业务,包括IBM公司的PC销售渠道、研发机构等在内的一大批有形及无形资产。会场上,当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宣布这一消息时,在场部分记者和联想员工们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在新的联想公司里,IBM将占有联想18.9%的股份。此项交易还包括由IBM和长城共同拥有的、位于中国深圳的国际信息产品公司的PC制造业务。全部交易预计在2005年第二季度之前完成。新公司的总部设立在纽约,主要运营中心设在北京和美国北卡州的罗利。
此次购并的实施,如果以双方2003年的销售业绩合并计算,意味着联想的PC出货量已达到1190万台,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从而使得联想在目前PC业务规模的基础上暴长4倍。联想还能够马上享受到IBM在采购、供应链等方面的好处。
柳传志表示,收购完成后,联想将把IBM举世闻名的“THINK”品牌笔记本业务及联想在中国首屈一指的品牌知名度、对消费和商用客户的高品质服务、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IT市场上的强大实力和领导地位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庞大网络和广泛的全球认知度。
上图:昨天上午9时,联想正式对外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联想集团主席柳传志(左三)和IBM高管Stephen M.Ward,Jr.(史蒂芬·沃德,右二)握手合作
一年半之后可见真功夫?
迄今已有20年历史的联想,此次“以小吃大”,如何在缺乏国际管理经验的情形下与IBMPC部门进行包括文化、品牌及人事等等方面的融合,业界的大部分人士均持有不同程度的疑虑。
联想高层柳传志、杨元庆等均在新闻发布会上坦承,在与IBM谈判的13个月时间里,的确曾就这方面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他们认为,与IBM在业务上的整合和文化上的融合,是联想“借船出海”完成国际化进程中最大的风险。但是,随着与IBM高层谈判的深入,发现融合的前景已经不再像原先“推理”的那样可怕。杨元庆说,按照联想对PC多年的深刻理解和经验,联想在这一领域的强势,应当能够完成与IBM的合作。刚刚担任新联想CEO职务、现任IBM高级副总裁兼IBM个人系统部总经理史蒂芬则认为,两家企业文化非常相似,合作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据杨元庆介绍,在与IBM的购并合作计划中,前18个月里双方依然以各自的品牌及渠道进行电脑的销售,以后才可能会以新的品牌示人。这意味着联想与IBM在各方面的磨合期前会有约一年半的“缓冲期”。
三年前IBM已抛绣球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新联想的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在致辞中说,并购IBM的PC业务是“梦想成真”。他透露,其实早在三年前,IBM就已向联想提出此次并购的意向,但联想当时认为这是个“天方夜谭”。当收购洽谈进行时,联想才发现梦想终于要变成现实了。
对于IBM为什么如此“大方”地要以自己如此强大的品牌、技术、销售实力,作价12.5亿美元达成与联想的合作,外界不少人认为,目前PC其实已是一个竞争过度的行业,利润率越来越低,IBM此次的动作不外乎是一次新的产业转移。而柳传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IBM转型后,一直致力于服务与软件的开发,今天对PC是无暇顾及;IBM认为他不合适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会认为不合适。今天的PC业每年尚有约2000多亿美元的业务量,未来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