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燕最喜欢的,是骑马。无论她旅游到了哪里,必然骑上当地的马,驰骋一番,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在马上的感觉,每一次都让她陶醉。
所以她不断地从最安全的境地,突围到最危险的境地。她乐此不疲地奔突,终于因此成为广东地产界一朵名声响亮的铿锵玫瑰。
本报实习生 李晋豪
我总是知道我需要什么
——你在广州地产界已经工作了十多年,这么多年的业界经历中,你对自己在广州地产圈的定位是什么?
梁:1992年我转入房地产业,在这个时代,我们做地产的可能会越来越感受到一样东西,就是——机会难得!我的感受是从我所从事的一个个点点滴滴里得来的,比如我所服务的星河湾等等。
对于我来说,参与其中,四年中接待了无数的宾客,包括很多名人,这里成为了解广州房地产的一个窗口,后来我们做了欧中房地产行业论坛,前欧盟主席桑特先生和巴黎市长碧思先生看了星河湾之后,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这让我们感到骄傲。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这个社会的?
梁:我毕业进入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企业广东省制药厂的时候,里面80%的人都是职工子弟,而我是分配来的外来人,因为没有后台,你必须要靠自己,在车间工作一段时间后,我被提升到厂部团委做共青团专职干部,全厂都喜欢那个笑呵呵、蹦蹦跳跳的热诚小女孩。
当我意识到我虽然身处药厂多年,却丝毫不懂医药化工生产的时候,我主动要求进入销售一线,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感受到了社会。我几乎跑遍了中国大中城市,认识了很多人,有了很多经验,开创了很多新的营销模式,短短时间内我这个对医药丝毫不通的小女孩成了全国最年轻的营销科长,一年的销售额我能做到上亿。也就是在这个过程里,我认识了社会。
——你从医药销售转入房地产,完全是从头开始,据说转行时你在医药行业的薪水已经有3000多元,而进入地产业却不得不从800元拿起。这样的落差,你当时如何能接受?
梁:这对我是个莫大的考验。但我已经看到了我做医药销售的顶点,我必须尝试新的挑战,我喜欢挑战,从做共青团的工作到医药销售、到地产,我都在不断地挑战自己。从一个销售、外贸科长,到辞职去做房产,是在完成一宗大额的医药生意之后,在渡轮上突然决定的,我从手里的一张报纸上看到了莱茵花园为企业家俱乐部招聘销售精英的招聘广告,那也是那个楼盘做的唯一的广告,尽管进入房产行业是白手起家,从拿充裕的钱到只拿800元的底薪开始,但只要你有能力,你很快就能脱颖而出。
——后来的业绩说明,卖楼对你来说并不难。莱茵花园的销售成功和你的参与密不可分。从此你也就正式进入了广东的地产界,直到今天?
梁:不,楼卖完之后,我还是离开了一段时间,莱茵选送我去北京大学进修康体管理,后来也做过自己的生意。赚钱很容易,也很有成就感,但做个体的满足感和做企业的员工不一样,1998年广州碧桂园招聘,我和原来的同事组成一个团队去应聘,结果我们成了智囊团的成员。1999年在碧桂园,我们经历了辉煌,一个月竟然销售了3000多套房子,创造了一个奇迹。
我的身份虽然是销售经理,其实担负的却是董事长助理的角色,大多数事情不需要老板出面我就自己搞定了,重要的客人通常都由我来接待,因为我很熟悉这些人,包括汇丰银行的行长、光大银行行长及中国各大行长,还有万科的王石等等。
——碧桂园是家族企业,当时的开发声势也不错,但你还是选择了星河湾,而且至今对它的老板都赞誉有加,这是你选择它的理由吗?
梁:我在碧桂园的时候,星河湾的老板黄文仔曾经派人联系过我,但我没想到走。2000年的5月,当我聆听了黄文仔先生向我描述了未来的星河湾——当时还没开始,却已经赋予了“有所追求、不惜投入”的一个品牌项目时,我开始发觉这是一个有想法的老板,于是在完成华南碧桂园的销售培训和开盘工作后,我来到了星河湾。
我在这里完成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创造
——那时还是一个一片荒地的星河湾?
梁:是,当时的星河湾什么都没有。从打桩开始,到做理念、做形象、做策划、做销售,一张白纸,全部由我领导团队去做,这就是很好的一个空间,你想创造什么就创造什么!这个时候我用上了多年的营销经验,我记得当时我们同时使用了7个广告公司,很多模式都是创新的,我们付出的很少,但广告公司知道,和我们的合作成功之后,他们就会有很多生意,这是双赢的事情。我记得4年后他们还在感叹,当时和星河湾合作所创造的东西是他们公司历史上最辉煌的,当时的作品现在他们都无法超越,这也是我们觉得相当自豪的地方。——据说从无到有的星河湾让你们创造了很多第一,比如第一份和媒体合作的广告楼书等等。
梁:是的,这也是我觉得比较骄傲的一点。我们在这里完成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创造。就连合作的媒体都在这次合作中开创了新的局面。
——但是,2002年的五一前后,广东地产行业出现了大约40多位经理人在不同的楼盘之间跳槽的现象,而当时的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出位者,从成就卓著的大盘副总经理的职位激流勇退,停靠在一家香港地产咨询顾问公司,令人费解。我记得当时的地产媒体像抓到了一个莫大的新闻似的追逐着你。
梁:当时太多人不理解,但是我很清楚自己的选择,我是在和新公司签了约之后才向黄老板辞职的,我说,地产界的职业经理人们需要自我提升,我选择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如果我今天不离开去学习,未来有一天你会因为我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而让我离开。
所以选择香港的李颂熹公司,是我至今都不悔的选择。
那一年我在星河湾忙忙碌碌的间隙,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危机。我透支得很厉害,但却没有进补知识和体能的时间。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朋友介绍了香港的地产界元老李颂熹,仅仅和他喝了半小时咖啡,看了他的PPT,我就做了下面的决定。李先生在香港做了30多年的地产开发、管理和监管工作,由他主理的当时世界第一高的香港中环广场,在43个月里节约了65%的成本,这是地产业的一个奇迹。而中国内地恰恰缺少的就是香港的这种非常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国际视野,以及成功的控制成本利润模式。因此我很愿意学习,然后帮助中国的地产企业。
——你的职业生涯的改变,可以看出新的挑战和上升的空间对你是多么重要。
梁:我在不断挑战的过程中找回了我自己。
——李颂熹集团的工作为你带来了什么收获?
梁:我努力学习,快速地从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向一个地产顾问的角色转变。在李颂熹公司,我一面做香港集团推广,一面帮助国内的地产企业做营销策划, 3/4的时间都在飞。成都的金林半岛在我们的帮助下,在成都楼盘均价2000元/平方米的情况下,将楼价卖到了15000元~18000元/平方米。
这两年的收获真的是很大,不仅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也有机会帮助有想法但不知道怎么做的国内企业家,同时我们也在帮助国际的优秀团队进来中国。除此之外,帮助国内的一帮年轻人成长也很重要。在我们这里,一年等于三年的成长,虽然痛苦,但成长却是飞跃性的。我在这里获得了自己付出所得到的满足,也获得了优秀的香港团队的接受。
人生的收获就在于此
——黄老板说过,你随时回来都欢迎,2004年你是主动回到星河湾的吗?
梁:双方面吧。之前我在成都、杭州帮助一些老板操盘,后来黄董让我去北京谈谈。在北京星河湾的现场谈了半个小时,我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了。当时星河湾只是在中国有些影响,但在北京不一样,它的影响力是辐射全国甚至世界的,因为这样一个政治文化中心——全世界都瞩目的地方,最优秀的东西都应该集中于此。在北京,黄董想做一个最好的楼盘,今天楼盘已经封顶,但我们尚未发售,我们要等到园林环境都做好了才全面呈现给北京市场。这也许是南北营销方式的不同,但这样的方式让我有尝试的冲动。
我经常和同事分享,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李嘉诚,但只要你从事过一些对人类有意义的、独一无二的事情,那么你人生的意义就有了很大的提升。人生的收获就在这里了。
——所以在你选择做老板的时候,你还是被职业经理人的角色招回了?
梁: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大的,只要你觉得职业经理人的生涯阶段是最棒的、你所从事的事情是独一无二的、跟着这样的老板就是幸运的。这样的锻炼会让年轻的管理者利用3年的学习做到10年才能做到的事情。
我总是知道我自己需要什么,过去的成长和成功都已成为过去,现在到北京什么都要重新积累和适应。现在我做集团的整个运营,希望经过努力未来整个集团会有一个大的跃升。北京成功之后应该怎么走?这需要很多的摸索,每一次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你对未来有很好的预知,也总是很有自信你觉得这么几年黄老板一直很看重你,是因为你的哪些品质?
梁:忠诚,并且舍得付出,做人要诚实。在星河湾我很严谨,这是职业经理人的操守问题和道德问题。
——你觉得你的职业人操守是最成功的?
梁:在我所有的成长过程里,我总是用最真实的方式去对待别人,我做销售,但从不吸烟喝酒,无论何时,我都是在用最真实的自我对待工作,没有办不成的事。我相信一个经理人德才艺都要有,但我不敢说我是最优秀的,因为商场上的优秀的人才其实是太多了。
——也就是说黄老板和你在价值理念、工作方式、经营方针方面都是很契合的?
梁: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商人要赚钱,同时也要对社会有充分的责任感;有收获,也要有付出”的理念。在香港的职业经理人身上,我学到了重信用、重道德规范的规则,这是中国未来职业道德的一个方向,我们在赚钱的同时要兼顾社会价值的实现。其实如果你能懂得在为自己创造价值的时候,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那么,你一定会很富足。
——在广东地产圈或者全国的地产圈,你有没有胆怯的时候?
梁:这倒没有过,可能我跑的路和经历过的太多,对人对事都能无私、坦诚,所以就会较少体会负面的东西。
——你是否能对广东地产状况做一个评价?
梁:20多年来和黄董同时成功的人,可能80%都下马了,但黄董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屹立不倒,不说假话,坚守职业道德,不制定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才能永远保持成功。
广东地产有机会接触港澳、国外,做事比较务实,他们对整个中国的地产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但广东地产也可能没有北京那么大气,这是一个遗憾。
把人生的每一点都做到精彩——你和地产行业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了很深的感情这个过程中你怎样体会人生?
梁:我想我们最有共同点的地方就是,你采访了那么多的人,这是别人不可替代的,你的经历让你的人生很丰富,我想做到像你这样,别人做10年但你1年就做到了,这种收获和感觉是别人拿不走的,是珍贵的。我的经历比别人多了几倍或者几十倍,这些我都觉得很平常了,也许当初我和黄老板因为卖房子谈论了4个多小时,因为很精彩却没录下来还感到遗憾的话,现在在我的人生中这样的经历太多了,和李嘉诚一起开会、和王石同台演讲等等,第一次可能感觉很新鲜,但多了就感觉没什么了。经历太多之后就归于平淡了。
——过一个丰富但平淡的人生?
梁: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在他的人生中能否把每一个点都做得精彩,和社会结合得很好,这是对人的一个激励。比如说,我们能否做最好的东西?对北京人的生活是否有影响?对北京房地产商是否有影响?对周围资源是否能整合?我们是否能创造一种新的东西,让广告、让营销、让培训都能很精彩?在历史的痕迹中能给同行也给自己一个很好的经历和印象?
经历过繁华的人,能够得到一个实在的东西去执行,应该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正因为你经历过太多太丰富了,所以要去感谢,但你还有更可创新的东西,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最后的体验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人最大的快乐,不就是身体健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吗?
——在年龄的前进中,欲望的不满足把你带到今天,可能你现在没有不满足了,但是否有另外一些东西让你去追求呢?
梁:越是学习得多的时候越是感觉到知识的少,学得多会有更多的思考,以前我只会工作,这两年我就学会了享受,在成都,我看到许多大老板开着奔驰去街边也许只是为了去吃一碗鸡蛋面,这种很平凡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生活,这种体验让人很踏实、很幸福。我想接下来我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调节我的工作和生活了。
——你觉得你的人生当中最珍贵的是什么?
梁:家庭,健康,不断地吸收知识,管理好你自己。
——你的家庭很美满,你只是没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均衡是吗?
梁:这是我们这一拨人走过的路,很曲折,但是我们也会更珍惜。因为我们比我们的父母多了很多精彩的东西,我们是很有代表性的。现在的家庭中,我尝试过退休,但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也喜欢运动,喜欢打2个小时高尔夫,但我在这个位子上,就不由自主地全身心去付出,没有时间运动休闲,这是一个矛盾。
——你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是什么?
梁:曾经想退休,曾经想开咖啡店,曾经想做许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重回星河湾的时候,我感觉,我们中国现在是从未有过的鼎盛发展时代,既然赶上了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就可以做更多事情,这是个需要你投入忘我的年代,应该尽自己的力做到最好。希望积累更多,有更好的提升,用我自己的思维和经验给这个岗位或者这个行业更多的推动。带好团队,分配好自己的时间保持精神健康,继续充电,继续充电与社会发展同步前进。
——你怎么看待自己作为女人的角色?
梁:成都金林花园的老板是位女性,她说在她的字典里是没有女性这个字眼的,她从不和女人合作,但她从一开始带着疑问的目光昂着头颅听我说话,到最终选择与我密切合作,她说,你改变了我对女性的认识。
■梁上燕简历1961年生于广州。
1986~1992年,任广东制药厂销售/外贸科长。1992~1996年,任广州市中联实业总公司销售部经理,负责莱茵花园项目策划、推广及销售。
1996~1998年,经营自己的企业。
1998~2000年10月,任广东碧桂园集团销售部经理,参与广州碧桂园、华南碧桂园的招聘、培训、策划销售推广等。
2000年10月~2002年4月,任广州宏富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全面负责广州星河湾。
2002年4月,加入香港李颂熹集团,任集团执行董事等职。
2004年7月,重回星河湾,任宏宇集团董事副总裁。负责集团地产市场营运,同时任集团对外发言人。
随风而来
梁上燕是家中的独女,为了强身护己,她从中学时开始学习螳螂拳,并且是四段的级别。
但她最喜欢的,却是骑马。无论她到了九寨的山沟,还是新疆的天池;香格里拉,还是内蒙的草原,她必然骑上当地的马,驰骋一番,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在马上的感觉,每一次都让她陶醉。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内蒙草原:马夫说这匹马的性子有点烈,梁上燕说没关系,她有多次的经验。但没想到,这匹马果真撒开了缰绳,狂奔起来。那种收不住和掌控不了的感觉,至今都让她很难忘怀。
但她就是喜欢这种看不见的危险,以至于在她的生命里,没有任何嗜好的她独独爱上了这种随时的放弃和不可知的未来。
所以她不断地从最安全的境地,突围到最危险的境地。她乐此不疲地奔突,终于因此成为广东地产界一朵名声响亮的铿锵玫瑰。
她很真实地选择,很踏实地工作,很低调地笑笑,很勇猛地转换着角色。
无论哪一次,她都忠于内心。哪怕是因为自我的危机,她都会告诉她的老板,告诉问她话的对面的人,她闯来闯去,是为了最后那个看得见的自己,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将来的挑战,面对广东地产所肩负的责任——
广东人不大喜欢说责任,梁上燕也表白得很少,但不知不觉中对地产充满了深情的她,放眼看着世界,看着自己所供职的企业老板的雄心,终于轻轻却感喟地说出了“责任”二字。
过去总是随风而逝,现在总是疾风飞翔。沉淀下来的东西,依然是身在其中的一番自豪,一种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