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干预 干预有理



房价疯涨,政府干预还是不干预?这个问题没有当年哈姆雷特的那么严重,但至少对上海市政府曾经是个两难选择。

  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率调整也是干预市场的一种必要手段。但3月3日本报发出“重税或袭上海楼市”的消息后的几天里,市场之平静令我颇为吃惊。

  “政府只是吓唬吓唬人罢了,绝不会真这么做的。”一位上海商品房投资者(投机者)说。据说他在上海买过5套房子,全部是用于投资,其中两套已经出手,挣了不少钱。

 干预有理

  “上海市政府不希望也不会让房价下跌”,曾经是上海商品房市场投资的一种主导性心态。说得直白一点,大多数投资者有一种“赌”的心态,赌的就是上海市政府不会出台打压房价的政策,“因为房价下跌对谁都不好”。

  3月6日,上海市政府终于出手,其速度远比人们想像的要快,虽然税率并不像此前传说的那么重。我要为上海市政府的果断决策叫好。

  上海房地局领导曾经说过“不希望房价下跌”的话,至少在2010年世博会以前能够如此。我愿善意地将他的话理解为希望“房价慢慢涨”。但上海房价2002-2004年的连续快速上涨,恐怕也是包括上海房地局在内的大多数主管领导始料未及的吧。

  不止一位所谓专家及与地产有关的利益集团表示,反对政府直接调控房价,理由是目前房价主要是受需求拉动,“销售这么旺盛,为什么还要调控?”这种不乏尖利的声音显然增加了政府作出调控决定的压力。

  问题是,目前上海商品房市场的需求是正常的、健康的需求吗?在统计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真实状况时,只好借助于实地调查。而上海房地局对浦东的一项抽样调查恰恰是,该地区的投资(投机)性购房比例超过50%。任何一本经济学教科书都不会说,投资(投机)性比例超过50%的市场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我甚至愿意理解上海市政府部门“投鼠忌器”的心理。上海旺盛的房地产市场来之不易。2001年之前的多年时间,该市房价长期在低位徘徊,商品房空置量持续放大。上海市采取了包括大幅度降低契税(低至0.75%)、购房款抵扣个人所得税、财政贴息等措施,“能想到的办法几乎都想到了”。2001年开始,上海楼市触底反弹。这样一个好不容易才培育起来的支柱产业,你去“打压”它,要是几年都翻不过身来怎么办?

  然而,为什么没有人追问:房价一路疯狂上涨,总有涨不动的时候,那时一头栽下来,甚至崩溃了,像东京房地产市场那样从1990年代跌回到1970年代,这种惨重的代价岂是几个购房人所能承担起的?

  我并不赞成用“坚决打倒再踏上一只脚”的方法来对待房价。无须讳疾忌医,上海房价有很大泡沫。现在要做的,是挤掉泡沫,将投机者逐出楼市。这是“打压”吗?如果是,那也只能算是“打压”比例过高的投机者。正常的住房需求不在“打压”之列。

  上海此次调控(打压)楼市既“狠”又“准”,限制投机需求与扩大有效供应并举。一方面是减少按揭成数,对投机者课以重税;一方面是急剧扩大供应,2005年计划新开工配套商品房面积900万平方米,实现可预售面积800万平方米(且规定要占供应总量的65%),竣工面积300万平方米。

  银行、税收、供应三管齐下,上海楼市是否由此陷入一片萧条?笑话,你太低估了上海1600万人民的消费能力。虽然房价暂时会有所调整,但没有那些投机者的搅局,上海人民照样可以托起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

  万一----我是说万一----重税政策对抑制上海楼市疯涨无效或效果不大,怎么办?

  嗬嗬,那就真的没办法了。如果这都不能让房价降下来,那就只有眼睁睁地让它走向疯狂了。众生要疯狂,上帝也没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8098.html

更多阅读

第九章 心理问题与心理症 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引言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心理症和心理问题的重要性电一、心理症的概念和定义的演变二、现代心理症的概念及特征㈠心理症的概念㈡心理症的特征第三节 心理症的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二、特殊表现三、躯体表现第四节 心理症的成因一、心

单亲家庭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

现代社会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也就显得不那么奇怪了,但是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问题还是需要注意的,像孤独、渺茫、逆反、自卑等等,每个孩子都是或多或少会有的,如何帮助孩子正视这些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境呢?单亲孩子的特殊

声明:《心理问题干预 干预有理》为网友梦初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