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师该醒醒了
■是发展商不给设计师们一个设计的机会吗?
中国第一次最大的国际工程设计招标方案是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国内的著名设计院和建筑大师经过一番拼搏之后纷纷败北。
这次北京CBD的规划方案评审中,北京和上海两家管理着中国最大城市、代表着中国最高规划设计水平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落选了;包括CBD中万通项目的竞标中,中国的设计单位建筑师也落选了。是评审的专家们出了问题,还是中国的建筑师们睡着了?总之是中国的建筑大师们该醒醒的时候了。
我们感到自豪的是中国人自己实现了“两弹”“一星”的梦想,并在人类基因和纳米技术等国际高科技研究和应用中占有领先地位。但已有几千年建筑传统的中国人,却不能为自己规划、设计出一个自己生活居住的好城市和好房子,岂不让人感到遗憾!
是发展商不给中国的设计师们一个设计的机会吗?是因为发展商只求商品的容积率和商业化吗?还是发展商从来不将住房看成是一种艺术品吗?非也,上述三个招标中都不存在这个问题。
故宫的角亭至今对国外的许多高级建筑师们还是个谜。但中国人已不可能再生活在太和殿这种建筑艺术之中,去享受睡木床、坐太师椅的乐趣了。让中国的只能居住于一个普通三居室的建筑师去想像富人卫生间的三间或五间套的生活需求而设计出好的生存空间和居住条件确实还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没有这种生活实践的经历和体会,就很难提供一种有效需求的设计。但北京的实际设计中却有许多的遗憾并非是这种生活水平高低而造成的。
■通道的使用问题不能解决,就一定是个最差的机场设计
首都的新机场建成后是一片赞扬之声。但去过国外机场的人都会发现,首都新机场在上下飞机的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如果说国内的其他机场由于运力低,上下机和同时停机的数量少,为节约建设资金和管理成本可以设计为共用一个廊桥。但已被预知是一个较大量停机和运力的首都机场,一点都不考虑发展的情况,也不应设计为上下机乘客共用同一廊桥的情况。再好的机场如果分别使用不同通道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就一定是个最差的设计。
由于这个共用廊桥的设计,于是有下机客人穿行时,整个廊桥就必须封闭,使所有的上机客人无法穿行和使用(北京机场许多飞机晚点是因为共用同一廊桥的问题而产生的),必须待下机的客人走完之后才能安排上机,等于无数个停机位都必须服从于廊桥的使用条件来决定机位的使用时间。这种浪费远远大于另建一条分别使用的廊桥的费用,也大大影响了利用的效率。
下机的乘客更加不便的还在于先要从二层绕行爬到三层,再从三层绕行到一层。这种厅内的平行和立体的交通组织在一般建筑之中都是不合理的,更不用说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机场了。携带行李的乘客不得不为这种落后的设计而多走许多的路。并且由于这种不合理的设计,所有的乘客几乎都并不是靠指示的路标在行进,而是必须靠活动的工作人员带领和靠每个出口、门口中的活人指挥才能找到“迷宫”的出口。
■北四环路成了一条新的长城,切断了内外的交通关系
长城是北京的骄傲,城墙是中国的建筑传统。但在首都的建设中看到了不同的现代化“长城”,如前三门的一排70年代的高层建筑像是一道长城,隔断了南北城的风景线;如北四环高速路,也成了一道新的交通隔离的“长城”。
在北京引以为骄傲的二三环路无红绿灯工程改造中曾用立交桥的下沉和高架方式来解决交叉路口的快速通行问题,使主环路取消了红绿灯,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但由于设计容量的不合理和车辆增速过快,几年前就出现了在几乎所有的交叉路口产生拥挤的现象,也在出入主路的交叉点上形成了拥挤,因而造成了主路的通行能力下降。交通部门曾对二三环路几乎所有的出入口和立交交叉点实施了改造工程,提前或拖后了进入主路的出入口位置,改善了最初设计的不足。但这些早已在二三环路改造中出现的问题仍会发生在四环新建的道路设计之中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新建的北四环高速路由于未能解决好这一横竖交叉的结点问题,于是北四环路成了一条新的长城,切断了内外的交通关系。
这个新的交通长城中开了可数的几个城门,允许车流通过这几个城门出入市区。“长城”上(主路上)行驶的车辆本来也应能通过城门口的立交设计方便地转向进出市区或市外,但由于设计的交叉口容量过小,转向车辆会在城门口造成堵塞。于是刚刚建成通车的北四环,又不得不人为地截断通往亚运村的交叉环路,使路口本身不能形成循环,只能单向行驶。
这一路口的改变,迫使想转弯的车辆不得不进入辅路转到下一个城门口去转弯或调头。这样就一下子又改变了辅路的设计容量,造成了辅路的堵塞,延长了车辆对公路占用的时间和公里数。同时几乎所有的人行过街桥、洞都开口在主路与辅路之间,而不是穿过辅路到人行便道上。原设计会认为辅路的车辆不多,但现在辅路的车辆压力因城门口的关系而骤增时,行人穿过辅路就成了和穿行主路一样的危险和困难了。为找到一个城门口,整条辅路铺满了沿“长城”行驶的车辆。北四环是刚刚建成的一条新设计的干线,很快就又不能适应需要了。
这些城市和建筑的设计差距有些是因为经验不足,有些是因为功力不够,但市民们却可以从生活的不便和与先进水平的比较中看到差距。这也许就是消费者总在崇拜一些进口商品,包括那些也许并不高明的“洋”设计师们设计出的房屋和规划。该让中国的那些建筑师们用冷水淋头猛浇一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