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够批准在手机上镶钻石出售?是中国的万明坚。谁能够想到利用英超来经营手机企业?是中国的郝建学。但是他们最终都黯然神伤,选择了辞职,时间是2004年国产手机的冬天。 万明坚们终于还是没有熬过寒冬,他们的离去已经不是一个企业经理人简单的辞职事件了,仅仅因为TCL、中科键作为国产手机品牌的杰出代表,因为万明坚们“手机狂人”、手机强者的浓烈符号意义,我也有理由断定健康、年龄原因恐怕只是一个留给万明坚、郝建学们体面的借口罢了。
“生意不好换掌柜”,这是中国的俗话,也是企业被迫而为之的举措。当TCL集团和李东升突然做出如此决策的时候,我相信是在经过了慎重而痛苦的抉择之后,而熟悉李东升的人都知道,李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任人唯贤,属于那种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角色,在TCL彩电、TCL网络、TCL电脑、TCL通信等旗下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他对待主要经营管理者的睿智和宽宏大量就远远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这一点,即便是曾经先后挂帅而去的吴仕宏、俞翠微等人也无不钦佩不已。
因此我就更有理由相信,除非情况万分紧急,除非矛盾不可调和到已经影响到TCL集团整体发展的地步,李东升和他领军的TCL集团断然不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换掉桀骜不逊的为TCL手机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主帅。
郝建学、万明坚这两位如此强势、执著和有个性的国产手机品牌代言人都要被迫黯然离去,从中折射出的整个产业背后的实际情况是:在与国外品牌酣战的过程中,曾经的杀手锏已经成为常规手段而日渐平庸,曾经短暂的挑战者角色已经风光不在,国产手机已经全面落败,叫板国外手机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
国产手机最辉煌的时候是2002年,在经过了多年的披沙拣金工作之后,凭借着对于渠道、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凭借着模仿能力的强大,在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中,国产手机一举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一时间群雄激昂,以为从此天下变天,手机成为了继彩电、PC之后又一个值得国人骄傲的产业领域。
实际的隐忧被武断掩盖了,当国人们欢欣鼓舞、沾沾自喜的时候,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等国外企业几乎仔细研读了这份报告。随后的日子里,扬长避短,学习国产品牌的渠道、营销宣传策略,提升设计、研发的技术含量,加快发布新品的力度,甚至将国产品牌最为擅长也引以为荣的价格战打的如火如荼。
辛辛苦苦好多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在国外品牌的反击釜底抽薪时,国产手机几乎是节节败退,兵败如山倒,当主要手机厂商波导、夏新、TCL、科键等的财报把危机完全暴露出来之时,震惊、疑虑、担心像乌云一样笼罩在了国人心头。
到如今,国外手机和国产手机的实际情况已经基本被理解成如此这般:国外手机注重研发,从核心芯片到各种协议,从外观设计到应用软件,基本牢牢把握住了产业价值链最高端的部分;而国内手机基本依靠贴牌,研发只停留咱表面,在产业链条的下游靠着制造规模、价格策略偏安一隅…..
如果只是为了在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选取自己擅长的领域,在专业化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然无可非议,而这也恰恰是跨国巨头们最希望看到的,摩托罗拉主管手机业务的全球执行副总裁在回答我国产品牌怎么去和他们竞争的问题时就曾经直言不讳的这样表述。
但野心勃勃的万明坚、郝建学等人不是上述观点的支持者,在他们的心目中,国产手机完全不应该只是一个中间环节提供商,而应该是一个生产整机的品牌厂商,是一个能够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呼风唤雨大展宏图的主流厂商,这样的厂商不仅能够影响到渠道和消费者,更能够让芯片商、软件方案解决商、设计商等上游链条受其制肘。
从这个角度出发,万明坚们的离去就更加具有象征意义了,万明坚们是靠营销战、价格战、渠道战打天下的国产手机的杰出代表,他们曾经也想过凭借这些方法在整个手机产业中叱咤风云,他们在后期还曾经想过在资本市场、国际化方面一展宏图。而实践终于证明,靠常规手段,靠灵光咋现和某些天才的创意长久终归无法赢得市场。
而当这个短暂的时代结束后,人们会把目光重新投放到技术上,手机和PC、彩电等产业都处在一个产业升级的年代,如果说在升级前的整个产业因为发展成熟而对技术的要求不是特别迫切的话,那么在升级中的整个过程中,技术驱动的角色几乎是不可避免要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谁能够抢占到制高点,谁就能够成为主导者,成为万明坚们渴望成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