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老实,作风很凶,本周开始裁员 王海斌:科健明年1月份开始赚钱
“王总很少对我们笑,他是一个要求非常严格的人,做事非常严谨。”在见到王海斌之前,中科健的公关经理阎梓小心翼翼地对记者说。
话音未落,这位据传不苟言笑的王海斌就大步流星地走入了会客室。“在与中科健谈合作时,很多人说我疯了,其实我很理智。我来中科健是为了理想,一个新科健将要诞生。”
虽然极少面对媒体,王海斌还是神情自若。当记者问有无好的“药方”医治千疮百孔的中科健时,王海斌很真诚地说,他也在找。但在思索片刻后,又向记者表示,要在一年内让中科健全面改观。
在巨大债务重压之下的郝建学终于将中科健的控制权拱手相让,王海斌控股的广州海纳以一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科健集团持有的29.01%的中科健股份。仅仅几天后,中科健的治理格局完全改变。曾誓言与中科健共存亡的郝建学辞去总裁职位,王海斌担任总裁。
中科健重组终于最后落定。
然而,中科健未来的路将如何走?怎样才能盘活负债15亿元的中科健?王海斌要做的才刚刚开始。
把科健打造成中国的“三星”
第一财经日报:手机牌照制已经取消,获得一个手机牌照已经不难,为什么您还选择与有巨大亏损的中科健合作?
王海斌:做生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盈利模式。表面上看,取消了手机牌照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选择中科健,这其实也确实是我与中科原总裁郝建学交流得非常辛苦的原因。但我有一个理想就是要把科健打造成中国的三星,目前在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公司,但通过十年、二十年的发展,中国也会有三星那样的企业。我不会采用别人的经营模式,而会用创新的经营模式。我来是为了理想,我喜欢创造奇迹。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广州海纳和广州鹰泰的法人,新科健会依赖鹰泰在渠道上的这种优势吗?三星又会给予新科健怎样的支持?
王海斌:鹰泰在渠道上有优势,但我们不会做关联交易。
我主要是把鹰泰成功的渠道经验带到科健,让科健更好地掌控渠道,最终科健还是要按照自己模式来选择渠道。当然,在中科健困难的时候,鹰泰有责任来帮忙,不过这个时间不会太长。
鹰泰和中科健都绕不过三星,鹰泰是三星手机的中国总代理,而中科健最初贴的是三星的牌。三星非常高兴看到它在中国的两个最重要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它肯定会大力支持。两家公司同是三星在中国的重要基石。
第一财经日报:科健手机原来定位在中高端,新科健会不会对科健手机重新定位?将来会怎样走?
王海斌:我表面看上去很老实,其实我做事的作风很凶。我来科健要做三件事:第一,确定盈利模式,该生产什么?卖什么?怎么卖?然后通过盈利模式来重新建立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本周我们的管理团队已经开始运作,会炒掉一些员工。第二,确定2005年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交董事会讨论。明年2月,我们将制定出到2008年的中期规划。第三,我认为,中科健要重新梳理,建设一个健康的、有利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
科健起步是中高端的产品定位,今后的定位还没有确定,但科健要提高品牌价值,第二阶段仍然会与三星合作。三星不久的将来会是全球数字产品的领导者,我们要借助三星品牌的提升,来提升科健的品牌价值。
第一财经日报:新科健的战略方面和主要业务方向是怎样的,会不会做手机以外的产品?还有如何定位郝建学总经理?
王海斌:手机以外的产品,我们正在研究。目前,在手机行业内也慢慢开始展开多元化的趋势。我们也在作这方面的努力,比如数码电子产品中长期规划。另外,我们还会考虑跨行业的发展。
郝总是中科健第二大股东,他为科健付出了很多,如果不出意外,我们新领导团队会推举他做中科健的董事长。
资金不再是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在国产手机诞生之时,科健的产品和销量都是最好的,然而在国产手机高歌猛进的时候,科健却在慢慢地下滑。请问王总,您认为中科健的错误出在哪里?
王海斌:科健一开始做得很好,是因为机会是最好的,走得比别人早。在手机市场充分竞争后,科健的日子很难过,一步走错,步步错。我认为,科健主要错在没有在管理上下功夫,我会将鹰泰成功的管理经验带入新科健,并慢慢建立起新科健独特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扭亏为盈,才能持续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资金链是中科健最大的问题,新科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王海斌:广州海纳已经借了不少钱给中科健,无偿支持了中科健,我们现在现金状况已经正常,生产运营已经正常。当然,在接下来的第四季度,中科健的业务还会下滑,资金、产品、配套还跟不上来,业绩也不会好看。我前几天说过,中科健要从明年1月份开始赚钱,以后每个月都要赚钱。中科健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明年的今天我可以给大家看到一个健康的、成长的新科健。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国产手机厂家集体遭遇寒冬,为了走出低谷,许多厂商都开始寻求与国外厂商合作,您认为这是否是缺乏核心技术的国产手机的唯一出路?
王海斌: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不仅仅是国产手机的问题,在家电业也一样,所以缺乏技术不代表国产手机会死掉。与跨国企业合作,这是国产手机厂商目前最好的出路,可以学习技术,提高生产水平。但中国手机品牌太多,产量也太大,最终谁能活下来还要看3G的机会。将来,从运营商到厂商都要细分市场,只有通过细分市场才能找到市场突破口,这是市场充分竞争后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