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纷纷传出
7月16日星期五,全球第二大烟草巨头英美烟草公司(British American Tobacco)宣布,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批准该集团与中国东方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建立一家合资香烟生产厂,投资金额为15亿美元,年产1,000香烟亿支。
随后,境外媒体BBC、《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都报道了这一消息。报道分析说,英美烟草公司表示,这是唯一一家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在世界上最大的香烟市场开厂生产的外国烟草企业。
7月17日《北京青年报》报道,英美烟草7月17日宣布,将投资8亿英镑在中国新建一家香烟生产厂。并称,该公司稍早曾宣布,将和中国东方投资公司(China Eastern Investments Corporation)建立合资企业,从而成为在中国获准建立烟草联营体的首家外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人士表示,建厂将耗时两年左右,该公司希望将年产量提高到1000亿支,而目前在中国香烟年销量已达到了10亿支。
同日,凤凰卫视也对这一消息进行了相关报道,并称今年早些时候英美烟草公司曾宣布年利润减少了26%。
7月20日,《青年参考》报道“中国最后一块烟草处女地被攻陷”,文中称7月16日,星期五,英美烟草公司宣布成为在中国生产香烟的第一家外国烟草公司。消息一经披露,该公司股价上升了2.8个百分点,成为当天涨幅最高的蓝筹股。
当日,《北京青年报》再次发表报道说,19日英美烟草集团公司成员致函该报称中国中央政府部门已批准其在华重大战略投资项目,该公司与其合作伙伴中国东方投资有限公司将在中国内地建立一个新的年产量达1000亿支的新工厂,生产“555”及公司其他品牌的卷烟,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分销英美烟草集团的产品。该公司称,有关该合资公司生产和销售项目的具体细节,包括其最终选定的地点和合资公司方面的安排等目前仍然在讨论中,一旦讨论完成,该公司将会在适当时候予以及时宣布。
……
BAT带来的挑战
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了不小的震撼。如果消息属实的化,这对于目前国内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弱的烟草行业来说,无疑是真正的“狼来了”!
首先,英美烟草所称的1000亿支的年产量,占中国市场消费量的5%,但是超过了英国全国消费总量,换算成箱为200万箱,而目前我国达到200万箱的烟草工业企业只有玉溪红塔一家,此外通过一年左右的“兼并重组”目前所形成的产量达到100万箱的工业企业也仅有10家左右。
目前我国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力争通过5年努力,卷烟工业企业调整到30~50家,规模100万箱的卷烟企业达到15个以上,其中,形成2个以上150万箱左右的企业,形成2个300万箱左右的企业。”而业内人士也分析,国内烟草“三大集团”逐渐浮出水面,以上海为龙头,联合京、津两地,以“中华”、“大红鹰”为核心品牌的第一中心;以云南“红塔”、“云烟”、“红河”三大品牌为核心的第二中心;以新兴的湖南“白沙”、“芙蓉王”为代表,包括湖北、两广在内的第三中心。以这三大中心为基础形成向全国的辐射之势,由此组建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力的三大烟草集团。
似乎这样看来,我国已经有一些,至少有几个可以和英美烟草在华所建的烟厂抗衡的企业。然而,最关键的是虽然国内一些企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这样所谓的“大规模”大多是通过行政导向及干预等非市场化的程序形成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规模是“做大”了,但是是否真的能做强,却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而且,目前这样的“兼并重组”与其他的普通行业中的兼并还不同,其实质上是对卷烟生产计划指标的抢夺。这样来说,虽然一些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其规模形成的特殊性、以及形成后企业内部管理、外部市场运作等方面短时间内的融和协调等问题,相对与英美烟草这样营销和管理程度都极为成熟的企业,从某种程度上国内这些短期内“兼并重组”成的“大企业”只是形式上的大,在市场竞争力发面离真正的“做强”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如果现在或短期内国外烟草巨头在国内建厂,对我国烟草工业企业来说确实存在很大的危机。其形成一定的抗衡,但是也相对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
此外,英美烟草目前在我过的销量只有10亿支,市场份额不是很多,但是其555、Kent等品牌早已被国人所知,其品牌运作在国内已由来已久,其对中国烟草行业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早在解放前,英美烟草在中国的市场利润已经占据其总利润的40%,其销量一直保持在60%以上。到1952年初,我国轻工业部接受了英美(颐中)烟草公司在我国的全部财产和债务,成立了中国烟草公司。20世纪80年代,英美烟草再次进入中国,成立了合资的华英公司。20实际90年代中期,其有在中国建立烟叶基地、指导烟农生产等方面投入力度。还有其众多提升品牌知名度的赞助活动就更不必细说。这样来说,就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来说,国内烟草工业企业真正能够超越它的实为少数。
虽然,从2003年起烟草行业的工商分离、兼并重组的措施使行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且有“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的发展思路,正处于规模扩张的中的大多烟草工业企业,都在力图进行品牌扩张。但是大多数品牌都还处于区域性的限制中,目前的扩张除了少数一些以前在全国就有影响力的品牌,如红塔山、红河、白沙等外,在其原有的有限区域之外都几乎没有品牌知名度,其品牌运作必须重头开始。再加上烟草行业多年以来的“封闭性”导致国内烟草企业的品牌运作能力与其他行业相比普遍较低。这就在品牌方面与英美烟草相比处于一定的劣势。
消息中提到的555和Kent,目前在我国卷烟市场中的价位都处于10元/包以上,属于一类烟,即使在国内建厂后在关税等方面的改变而降低成本,其主流价位也应该属于一类烟。我国目前一类烟的市场容量大致在300多万箱,英美烟草在国内建厂后,受冲击最大的应该是国内的一类烟品牌。
在国内烟草商业方面,目前正在投入力度进行卷烟销售网络的建设。其“网建”的细致程度和投入力度非常高,几乎达到对全国所以卷烟零售终端的控制,而且使用了先进的通讯和配送方式。“网建”的初衷是为了通过控制终端达到对卷烟流通渠道的完全控制,以应对将来专卖制度取消以及外烟进入的冲击,希望通过控制终端来继续对卷烟市场进行较大程度的控制。然而,业内人士大多认为,目前正在进行的“网建”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一方面是在目前情况下形成的终端销售网络的忠诚度不高;另一方面,“先进”的“网建”与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和中小城镇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往往流于形式。由此来看,想通过商业流通渠道来与外烟抗衡的可行性也不是很强。
而最严重的是,如果此次英美烟草被获准后,就意味着其他的国外烟草巨头也会紧跟而止,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英美烟草这次是真的,下一个就该是菲莫了”。
|!---page split---|
BAT态度张扬而坚定
由于烟草行业在我国税收方面近1/10的比例等一些特殊性和重要性,无论是媒体、业内人士以及其他相关人士都对此非常关注。然而,主管全国的烟草专卖工作及统一管理和经营全国烟草行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内外贸业务的国家烟草专卖局,从消息传出的7月16日到7月21日下午前,并未对此做出报道。在7月19日,有记者向国家局求证时,该局秘书处徐丹说:“国家局没有听说合资一事,我们并不知情”。国家局似乎显得异常沉默。
7月20日,南方某大型卷烟厂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在和笔者谈到这一消息时说:“我个人认为,可信度不高。从国家局的立场和角度来说,近期应该不会批准国外烟草在国内投资建厂,这和目前烟草行业的发展思路和步伐不相符。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很有可能是我国在签订WTO中有相关承诺或其他原因。另外,国家局近期在行业改革方面又有新的动向和思路,速度也在加快,估计与此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然而,与此同时英美烟草的态度却非常坚定。7月20日《北京青年报》的消息说,英美烟草集团向该报坚称此次其在华重大战略投资项目已获中国政府批准完全属实,英美烟草集团伦敦总部也向该报记者证实了同样的消息。
英美烟草中国公司对此也有解释:“我们不能代表国家烟草专卖局发言。国家烟草专卖局是行业监管机构,由发改委领导,而发改委由国务院领导。我们直接从中央政府的最高层面获得了批准。”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由此看来,英美烟草应该绕开国家局,直接走上层路线,但国家局方面迟早要取得协调,毕竟专卖制度还会长期存在,如果英美烟草被允许在国内建厂卖烟,也要国家局的配合。
另外,设在北京的英美东方公司公共事务部也表示,新工厂生产的卷烟将面向中国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时,该公司才会考虑出口。该公共事务部同时透露,其合作伙伴中国东方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公司,在香港、北京及中国的其他城市均设有办公室,自2003年起,中国东方投资有限公司代理英美烟草集团在中国的进口业务。
英美烟草公司曾在三年前就发布了新闻称,与中国达成了建立合资卷烟厂的协议,但后来被国家局否认。2001年5月英美烟草公司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宣称将在四川绵阳建立一家年产300万箱的合资烟厂,相关协议将于5月10日签署。公告一出便炒得沸沸扬扬,引得世界头号烟商菲莫闻风而动。随即中国烟草总公司发表声明称自己没与任何国外公司商谈过建设合资卷烟厂的意向。7月4日,英美烟草发言人表示,英美烟草在中国的投资计划基本停滞。英美烟草公司发言人比特瑞奇(David Betteridge)称,中国领导层近期换届后,英美烟草在争取中国营业牌照方面的努力又回到了起点。
与上一次相比,这次英美烟草的态度似乎更为坚定,似乎不应该是空穴来风。然而,也有相关人士分析认为,不能排除英美烟草就此炒作,以抬高股价的可能。
国家局否认
就在消息沸沸扬扬持续传播了5天之后,7月21日下午,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郑重宣布: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国外烟草公司在中国境内投资办烟厂。
并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规定,国家烟草专卖局作为国家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烟草专卖工作;开办烟草制品生产企业,必须经国家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仍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专卖专营的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对各类烟草专卖品的生产经营必须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对烟草类国营贸易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也必须由中国烟草进出口(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和经营。因此,鉴于烟草生产的特殊性,凡未经批准在中国境内新建任何形式的卷烟厂都是我国现行法律所不允许的。
就此,似乎已有定论。然而,在记者发稿前英美烟草方面就国家局所宣布的消息,没有做出任何新的解释,但与上次事件中在国家局做出了没有批准后英美烟草公司的快速反应宣布是单方面的意图相比,却也有不同。另外,在7月23日英美烟草集团公司公共事务部在以书面形式答复《北京日报》时,仍坚称公司“已在北京获得中国中央政府及其相关政府部门批准”。
难道英美烟草方面的消息不可靠吗?在前几日国家局以及目前英美烟草先后沉默的背后,到底在发生着什么?目前,我们还无从知晓。种种迹象表明,英美烟草的消息不太可能是空穴来风,但是国家局为什么要表示否认呢?
有业内人士认为,很可能是英美烟草绕开国家烟草专卖局,直接“走上层路线”取得了批准,但国家局方面并不同意,并在与“上层”尽力斡旋,希望可以扭转事态的发展。
也有相关人士分析说,国家局的公开消息中称“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国外烟草公司在中国境内投资办烟厂。”其中“近期”一词并不明确,似乎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近期”不会,多久以后会?这应该说是一句留有余地的外交词令。
另外还有人认为,其实英美烟草三番五次放出烟幕声称其要在国内建立最大的合资厂,就是对中国政府以及烟草部门态度的一种政策试探,就是想测出中国在逐步放开烟草市场的过程中的开放程度。
英美烟草态度的坚定,国家专卖局沉默之后的颇有“余韵”的否认。事态似乎越发的扑朔迷离了。然而,唯一可以明确的是国内烟草行业的危机越来越紧迫了。处于改革途中的烟草行业必须加快步伐,因为“狼”已经紧跟在身后;但是每一步都需要慎之又慎,因为严峻而危机的形势已经不允许我们再犯任何的错误,强大的竞争者根本不会给我们任何改正错误的机会。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