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乳品行业忍受着“原奶提价”和“鲜奶降价”的双重价格战,一方面是众多品牌为抢夺市场不惜利润,冲动降价,另一方面是为抢夺奶源冲动提价。表面上装着强悍,实际上这种双重压榨已经使得许多企业生存在“崩溃的边缘”。最近在黑龙江终于爆发了一场“价格风暴”,占本地市场60%份额的三大乳业巨头完达山、龙丹和绿乐尔联手签订一份“降低原奶收购价”的协议,把原奶价格从1.8元/公斤降到1.75元/公斤,虽然仅仅是5分钱的差距,但对失去理智的中国乳业来说,迈出这一步,是何其艰难。
黑龙江是中国乳业的发源地之一,它的品牌密集程度已经超过了国内任何一个地区,一些老牌奶粉企业在80年代就曾经辉煌过,但近几年随着竞争的加剧,至今已经死掉了1/4。所以这里的现状很可能就是未来几年中国乳业市场的缩影。联盟能否成功,我们且先不讨论,我们想知道的是导致原奶不断涨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不断上涨的奶价有没有可能下降?
供需缺口是奶价上涨的根本因素
黑龙江的奶价一直在全国仅次于内蒙,属最低,在1999年以前,当地收奶价格从没有超过1.6元/公斤,而现在的奶价超过了1.8元/公斤。黑龙江哈工大集团对外合作办的杨先生分析,导致价格不断上涨的根本因素是外地乳企不断涌入抢奶,致使当地奶源缺口越来越大。目前当地企业的日需奶量达200万吨,原奶缺口高达50万吨,占1/3。这种现象不只在黑龙江省出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也是非常严重,有资料显示:河北省2003年全省乳品加工企业日处理鲜奶能力达6400吨,可全省乳牛日生产鲜奶只有4100吨,缺口达2300吨,昔日平平常常的母乳牛身价大增,突破2万元大关,一头刚出生的小母乳牛价格高达5000多元;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日产鲜奶380多吨,而14家正常生产的企业,日加工能力1130吨,奶源缺口比供应量高两倍;陕西省西安市2003年乳品消费量达到日需3000吨,而企业日产鲜奶只有300吨,原因是原奶供应严重不足;广东省2002年一年的牛奶消费量为50万吨,但本土的鲜奶只有12万吨。缺口高达38万吨。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透露,去年我国奶牛存栏数800万头,按照中国目前的乳品加工和消费状况,至少有1000万头的缺口。原奶供应严重不足,导致我国不得不从国外大批量进口奶牛。2001年和2002年我国共从国外进口奶牛1.5万多头,比改革开放前20年进口的总数还多,2003年我国从新、澳两国进口的奶牛数创历史新高,达到4万头。
恶性竞争使企业抢奶“雪上加霜”
除了奶业供需缺口较大的原因之外,黑龙江的原奶价格上涨还有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黑龙江乳业协会的有关人士介绍:1.8元/公斤的价格并不是这里最高的,只是个基价(标准奶的收购价格),质量好的牛奶价格都要超出2元/公斤。虽然这跟饲料价格上涨、养牛成本提高有一定关系,但这个价格都要赶上南方奶源紧张地区的奶价了,实在有些高得离谱。这种高奶价的区域也不是大范围的,都是一些开放的奶区,像完达山所属的几个垦区的奶价还是比较稳定,在1.7~1.8元/公斤。所以这种高价奶更多因素上是人为造成的。据了解,蒙牛在这里的竞价行为最为出头,他们用现金收奶,每公斤都要比市场价高出5分钱,搅乱了当地的定价标准,使得企业之间陷入了恶性竞争,原奶价格越抬越高,企业利润越来越薄。
原奶价格仍有走高趋势
要稳定原奶的收购价格,必须首先填满我国乳业1000万头奶牛的缺口,至少也得增加一半的奶牛数,以逐渐过渡企业和市场需求奶量高速膨胀的阶段,但这似乎不太现实。奶牛的培养和引进以及单产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年两年可以解决的。再者,在我国许多地方没有最高收奶价的限制,竞争秩序日益混乱。去年底至今,随着粮食的涨价,奶牛饲料成本涨幅不小,所以鲜奶价格的持续增长也合乎情理,但是在谈收购价格的同时,几乎所有的奶户都认为,鲜奶的售价应该上涨。然而市场反应远非如此,许多企业愿意在让利给农户的同时,也让利给消费者,以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如此下去,原奶涨价何时休呢?
原载:《糖烟酒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