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国家相比,进入中国市场的新款轿车还将采用更高的标准配置,全景天窗、复式氙气大灯、无钥匙启动系统、主动通风式电热豪华座椅等在国外被列为选装的配置,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均将升级为标准配置。”
这段话摘自近期某款豪华车型在中国上市时厂方提供的新闻稿。对类似的语句,相信媒体记者和消费者都不会陌生,也不以为奇,但透过这句简单的话,我们会看到,国内消费者对车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车市的奢靡之风正渐成气候。
今年,豪华车市场空前繁荣。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奔驰在国内的销量就达到了8000辆,同比上升了17%;宝马的销量也达到了9427辆,同比上升4%。豪华车在全球市场一片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在中国市场却劲头十足,这样巨大的反差无疑让不少国际“大亨”们纷纷调头转向,涌往中国。
在世界豪华车市场中,中国市场的份量似乎越来越重,几乎云集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劳斯莱斯、迈巴赫、世爵、法拉利等豪华车品牌接踵而来。国内的消费者也着实给足了“豪车们”的面子,不管多贵都有人买。中国的富人到底有多少、到底有多富,成了众多国外奢侈品厂商热切关注的问题。
关心的人多了,问题自然有人解答。“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至40岁、年收入24万元的人群是奢侈品的主力消费者,这个人群的数量至少约1000万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9月发布的题为《中国:新的奢华风潮》报告给出了答案,引得业内外一片哗然。
报告还公布了一组数字,用以说明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趋势:目前,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每年销售额为20多亿美元;预计从现在到2008年,年增长率为20%;到2010年,中国将有2.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将近目前数字的17倍;到2015年的年增长率为10%,届时,销售额将超过115亿美元。“到2015年,中国消费者将像日本消费者一样具有影响力,奢侈品消费总量将占全球的29%。”报告中这样写道。
其实,抛开这份报告不说,国内车市的“豪华车现象”也的确引人瞩目。今年的上海车展上,玛莎拉蒂MC12以1400多万元的价格售出,同时一辆价值近1000万元的“全球特别纪念版”劳斯莱斯也很快脱手。此外,仅宾利汽车就当场订出10余部,其中包括一部售价近千万元的宾利。据统计,像劳斯莱斯、宾利这样的顶级豪华轿车,全球每年只有1000余辆的生产计划,但它们在整个亚洲的销量却占全球销量的20%,而中国则是最大的消费国。
上海车展后,其他有关“奢侈品”的各类活动也频频光顾中国。5月18日,首届国际顶级时尚品牌行业高峰会在上海举行;6月,时尚大牌PRADA的时装展在上海和平饭店高调登场;更引人注目的是,奢侈品的全球性盛会——每年在摩纳哥举行的国际顶级奢侈品展览也在10月驾临上海,豪华顶级车再次集聚申城。
庞大的市场固然吸引着这些厂商,媒体的吹捧更是推波助澜。每次车展报道,进口豪华车都会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每个品牌的豪华车进入中国,都会被媒体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放眼今年的这些奢侈品活动,哪一个没有媒体的鼓吹?
就在这些奢侈品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媒体大力鼓吹时,笔者不禁想到《新华每日电讯》10月3日的新闻:上海金茂大厦日前举办了一场“百万婚礼”。婚场布置耗费50万元,所有墙面用闪光片铺设,每一桌酒席上都有一个硕大的鲜花球吊顶,每隔3米设有一个电脑摇头霓虹灯,婚场内还有一面特制的水晶墙。婚庆设计公司负责人说,百万婚礼只是一个统称,实际的花费远不止百万。而在离上海直线距离不足500公里的安徽寿县,萝卜缨子一盆菜,就是大顺镇仇集村李多友一家5口人的午饭。房里,李多友得了脑炎的儿子坐在床上,因为没钱看病,发病时父母只好忍痛捆住他的手脚。遇到刮风下雨村里停电时,李多友也舍不得买一支3毛钱的蜡烛。面对这样的贫富差距,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大力鼓吹奢华?不少专家也表示:奢侈与贫困共存的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将成为对中国追求和谐社会目标的巨大挑战。
从厂商新闻稿中的一句话牵出这么一个话题,笔者既不是拥有仇富心态,也不是呼吁国民过苦行僧般的日子,只是我不禁要问,在人均GDP为1000多美元的当前中国,国家都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当口,车市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吹奢靡之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