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谈论管理,其身后总难免有一个“艺术”傍着。随便打开一种铅印的东西,“管理艺术”几个字都会扑面而来。与“艺术”满天飞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一个中文词也频繁见诸媒体:技术。当我读起《管理10论: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本》(宁向东著)一书时,更加坚信自己一贯的感觉与管理学家的立场完全一致。在这部35万言的管理学专著里,作者用贯通中西的学识,扎扎实实地分析了现代管理的几个关键命门——讲了“建立产业视野”,“用战略俘获价值”,“激励与控制”,“组织与变革”,“获取成本优势”,也讲了“五力分析”、“三轮模型”和“平衡记分卡”,还讲了好几个让人颇多感悟的案例,但只字未提“艺术”二字。完全凭着这一点,我极为难得地一口气读完了一部平时极少涉猎的管理学专著。
宁博士告诫中国的企业管理者:管理是技术而基本上不是艺术,中国企业应该进行一场新管理运动!几百年来世界上的那些伟大的企业领袖们,虽然性格各异,偏好各异,但所遵守的原则和采取的方法却是相近的,这才是成就其事业的基石。而这些原则和方法恰是管理学的本质。
按照作者的思维路径,现代企业管理首先是一门需要经过多年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的技术。在企业本身确实称得上企业的前提下,即管理者恪守“办企业是为股东赚钱”这么一个不够高尚但却天经地义的前提下,它第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具有产业视野。第二要做的是在自己从事的产业内拥有核心业务,拥有核心业务才可能具有核心竞争力。第三是要建立“战略”的统领地位,战略上的失误最易造成企业的崩溃。第四是要重视计划环节,即考察一下把所有经营细节放在一起,是否可以让企业的利润轮、现金轮和回报轮充分地转动起来。第五是在此基础上注重组织的变革:管理者一定要明确,在什么时候对企业进行变革以及变革到什么分寸。第六是业绩的因与果,即对财务业绩进行恰当的分析。第七是激励与控制,也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和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或目标。第八是客户分析与识别,作者用实例告诉我们:在某些情况下,被企业精心伺候着的大客户恰恰正是让企业赔钱的客户。第九是努力获取成本优势,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办法。最后是海外投资与经营问题,作者认为,“走出去”的核心问题是“让控制力走出去”。
以上这十个问题环环相扣,把握得好就等于是把握住了企业管理的“纲”。作者在分析和讨论这十个问题的时候,理论与实务并举,既体现着深厚的学养又极富工具价值,因此本书有资格代表中国年轻经济学家的学术水平。也正是因此,它得到了管理学界的高度评价。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副院长沃伦·麦克法兰教授亲自为本书作序,称其“在西方和中国的管理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宁博士身上很有老清华人的特征,功底扎实,学风正派,不喜张扬。与其相处,我总能想起“风骨”二字,我极为赞赏这样的风格。(尚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