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对于中国传媒业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年份。一系列的资本重组从幕后走到前台,而官方则从以往的谨慎、观望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具有产业化性质的两大传媒——新华在线和中国广播电视电影集团公司都是官方背景,这给传媒业的未来带来了更乐观的想象空间。
在传媒资本重组之后,业务的重组以及媒体产品的再定位必将随之而来。
种种迹象表明,媒体产品将划分为三等:
一是信息采集与初步制作成型;
二是信息的深加工;
三是信息的传播与包装。
虽然有的媒体在产品制作方面有上述三方面的重合,但是随着媒体产业化的推进和竞争的加剧,从大体上看,中国媒体会朝着这三方面分别定位,占据各自的细分市场。
按媒体提供产品的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制作层和传播层。
以前我国的大多数媒体都具有制作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报刊的采编、电视节目的制作等等大都如此(当然也有小部分分化的,如文摘类报刊、电视台引进的电视剧等),随着市场化的渐渐深入,分工逐渐细化,产生了制作和传播的分离。曾经被媒体热炒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就是这一态势的反映。实际上,随着媒体产业化的推进,竞争越来越激烈,就是在报刊、网络门户、图书音像等行业也都会出现类似“制播分离”的分工化趋势。
媒体产品的制作层可分为“信息采集与初步制作成型”和“信息的深加工”两类。前者主要面对大众,而后者多是面对小众(比如商业机构、专业人士)。
“信息采集与初步制作成型”是基本的、初级的媒体产品。
举个例子就很好理解。比如现在新华社的分支机构每天都在各地搜集信息,把各地的新闻及时地发给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这些媒体只负责播放或者是简单的加工和包装。国外的通讯社也都是这样运作的,他们凭借其庞大的分支机构体系和信息采集能力把新闻信息贩卖给媒体。
今后除了通讯社外,将会出现更多的初级信息产品提供商,比如从一些媒体的采编力量或者是信息公司等分化出来的独立实体。现在一些记者在其他媒体投稿就是这种形式的简单体现。慧聪公司在全国都有信息采集的终端,而且据说其“慧聪商务网”(http://www.sinobnet.com)盈利性不错,这也许就是他们入手较早的缘故。可见,一旦形成规模,即使是“初级”的,这种媒体产品也必然有着良好的前景,必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
“信息的深加工”是高级的、复杂的媒体产品。
“新华在线”(新华传媒工场)(http://www.xinhuaonline.com )就是这类产品的提供商。他们把自己定位为“信息增值服务商”。该机构于11月1日推出的《中国媒体投资报告8226;2001》,自推出以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达到了每天一份的销售记录。而这份投资报告仅7万多字,中文版售价却高达1万元人民币,英文版售价更是高达1万美元!仅靠一份投资报告,新华传媒工场就日收万金。
“新华在线”无疑加速了“信息深加工”这类产品市场的形成。我们可以看到,这类产品因为是“深加工”过的,所以需要在据有大量全面的基础信息之上,加入专业、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比如,如果是经济类的,在“深加工”过程中,就必然会有权威的经济研究人员介入。所以,今后此市场的产品提供商将会包括一些研究院所、商业性的市场研究公司等参与竞争。另外,从大媒体观的角度来看,影视作品、图书音像制品、主题乐园里的节目等都是这类产品。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除了制作层外,“信息的传播与包装”也是一类媒体产品,它主要是以服务的形式来体现的,属于媒体产品中的“传播层”。
报刊、电视、互联网门户以及电影院、图书音像发行渠道等都属于这类产品的提供商。前一段时间茅道林明确表示,新浪将集中力量做好“信息的传播”和“信息的二次包装”(即信息的归类、打包等),并且将方向定在财经、科技、体育、娱乐和旅游五个方面。可见新浪对媒体产品的细分化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而这一点,恐怕大多数传统媒体并没有这样的紧迫感。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中国传媒市场的潜力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而未来几年传媒业的变化空间也远比现在所看到的广阔。中国传媒业正酝酿着巨变!
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29-8410238;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