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 卉
3年前,赵刚从深圳来到了北京。他不单告别了一个城市,更告别了职业生涯中为之挥洒汗水多年的国企和外企。
这次,他被猎头推荐给一家装修行业著名的民营企业——东易日盛,担任市场总监。为什么会给自己来一个如此大跨度的跳跃?“大概是因为找寻自己的理想,找寻适合自己的最佳途径吧!”他爽快地道出了原委。
一年过去了,他从曾经的外企人变成了如今地道的本土企业职业经理人。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身份的转换很容易,但心态的转变却未必跟得上节奏。“开始也经历过一个过渡期。”他说,“毕竟,民营企业的机制和国企、外企有一定区别。不过相对来说,民企在责权方面放得更开。”
现在,他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并把东易日盛的品牌影响力做得更大。
关键在沟通
赵刚说他一开始并不是很了解家装这个行业,“一切都是从头学起的。”
作为国内同行业的一个著名品牌,东易日盛的创始人一开始就有针对性地打营销牌,这在当时环境下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在别人看来,具备品牌意识的装修公司值得信赖,东易日盛很快就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正是公司的这种创新精神吸引了赵刚。
“在大多数人眼里,民企老板就是那种文化程度不太高的人。”他解释说,“家装行业需要迎合潮流,所以更要求企业领导具备较高的艺术乃至文学素养。” 东易日盛的老板杨总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首届MBA学员,她的第一个成功营销案例就是给公司做了一个单页的简介。当时同行业很多公司是没有发简介的,一发之后,很多客户就感觉到“这个公司很正规”。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很小的一种营销措施,但带来的影响是,首先让客户觉得这是一个很正规的公司,至少在心理方面觉得,这是很大的一个保证,从东易创始以来,一直都很重视品牌的维护和运营。” 赵刚说这种企业很有潜力。
在一个具备了较高品牌效应的公司里做营销,关键还在于创新。所以赵刚日常的工作重心主要在于拓展品牌上。“公司现在整理历史,因为已经获得了大量的荣誉。”赵刚说,“8年的积累一旦爆发,就会引领整个行业的潮流。”
2004年,赵刚牵头策划了“设计师峰会”,通过媒介扩大宣传效应,把东易日盛的“反简约”理念很好地传播给受众,这让公司的知名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他说:“获得的众多荣誉赢得了同行的尊敬,其价值甚至大于公司的市场活动,这要比我们举行一个展会或促销活动效果好得多。”
其实,在这些营销事件或市场活动中, 赵刚做得更多的是沟通。
他说:“市场人员的一个特殊性,是要讲究工作沟通的这种技巧,这不仅是与下属的沟通,还是延伸到对上司的沟通。做市场和销售不太一样,做市场的人无法拿出非常明确的一个数值来表明措施有用。所以这就必须沟通。”
他否定了“民营企业老板只注重利润”的说法:“在制定某种方案前,我会提前和老板进行沟通。在向老板报方案前,我们就要预先估计到会有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如果连预估都没有做好的话,这个方案是不可能达到预定结果的。”
“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关注结果的老板会给我们带来另一个信息——他非常关注结果的预测。如果老板们都很关注过程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关注结果的预测;一有困难就告诉老板,就会投机取巧把重心放在这里。” 赵刚笑着说。
“今年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一过程延续下去,更完美地做‘流行’。” 赵刚透露,今年他将在国内几个大城市把市场活动进一步深化。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在民企的日子里,赵刚也会把这种机制与国企、外企进行对比。
他说:“国企更多的是不给你担子,不给你具体的职权。普遍现象是,大家做事总在推诿,怕承担责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国企没有给你权力,所以你也不愿意承担责任。”
他说这是他对国企的一大体会。当时,作为内刊主编的赵刚,在工作方面比较单纯一点,虽然和业务没有太多联系,但因为当时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所以相应地自己没有承担责任所带来的那种回报。
“这是一个机制的原因,你干好干坏基本上都一样。”
相对来说,外企则更关注过程。赵刚私下把外企做了一个分类:外企也分成欧美和香港类型,两者风格不一,欧美关注结果,而港台企业则太注重过程。
“私底下说,中国人辛苦加班的现状全是香港、台湾带来的。”赵刚笑道,“在回报方面,深圳的国企和外企差不多,甚至相对要好一点;外企有一个原则,就是多劳多得,你个人的努力、创造和辛苦程度是有比例的。但国企不一样,你可能拿得很多,但并不是说你多干一点就能拿得更多……”
而在外企的日子又让赵刚感觉责权分工太细,“责权绝对不能超过自己的权责范围。外企的部门结构非常细。以前在市场策略方面,我可能要和销售管理部进行协商;比如我要出一个促销政策,不是由我一个人来控制,有关事宜要通过其他部门。除了这个部门,还有一个程序在哪里呢?比如我可能还要和客户服务部、培训部打交道。这里面就涉及到很多部门……”
这种多环节的链条让赵刚很不喜欢,他觉得这反而会制约效益的反馈。
及至到了现在的民企,赵刚算是在心态上得到了一种满足,那种感觉就是“自己会主动去加班,把工作进一步完善”。
“每个企业都是看人而异,什么样的老板风格,就决定什么样的管理文化。” 赵刚说现在的老板比较放权,比较注重结果。“具体的过程由我自己安排,不需要每一次上报。从这点来说,我感觉非常不错。”在三种体制下的企业都有过经历的赵刚觉得自己这次找对了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