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企业批判系列之南海篇(2)
谈论南海,谈论南海信息化,都绕不开一个人——邓耀华,可以说,南海以民营经济、信息化发达著称,邓都是功不可没的。
IT才是我的理想
1954年出生的邓耀华是南海本地人,精明干练,敢想敢干,他曾自称:“我家很穷,九岁才上学,那时我一直想成名成家,什么知识都想学,连调皮都想出人头地,征服别人。”十九岁邓耀华中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当时的渔业公社做会计。
邓的仕途始于1976年,当时职务是南海县渔业公社党委委员、团委书记。1984年邓耀华到广东省委党校进修两年;1991年,从官窑镇党委书记上调至南海县任副县长。次年,南海撤县建市,邓遂任副市长,并于1993年“扶正”。1998年始任南海市委书记。2003年1月,南海并入佛山市成为一个区,邓任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当年4月,邓调任肇庆。肇庆为地级市,与佛山平级。
从1993年到2003年,邓执掌南海整整十年,十年里,邓致力于南海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了南海,更是成就了邓耀华的声名。邓耀华曾豪言壮语表示:“做官不是我的奋斗目标,IT才是我的理想!”
信息化政热企冷
邓的IT征程是从1995年起的,那时,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邓耀华发动了一场“信息化革命”。在邓的推动下,南海成立了由书记、市长挂帅的信息化工作委员,着力推进。
到1999年时,邓耀华更是提出了“创建信息市,迈向新世纪”的城市发展战略,全方位推广信息化的应用。
由于邓耀华抓住了中央对信息化关注的机会,一跃而成为当年政坛的风云人物。在邓的全身投入下,南海顿时名声大噪,成为红透大江南北的中国各级政府中的信息化“明星城市”。邓耀华也随之繁忙起来:四处做报告,介绍经验,甚至把讲座开到了国外。
不过,与政府的电子政务热相比,当地产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却明显薄弱甚至是冷落。究其原因,南海大部分都是些洗脚上田的商人,很多都没有信息化意识,而南海的企业又多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仍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形成自己的优势,技术含量不高。因此,让他们也使用上信息化工程,就等于是波音飞机的发动机安装在托拉机上,结果要么是发动机动不了,要么是托拉机爆炸。
对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南海学院院长罗余才教授也指出:“信息化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关键在于怎样培养这些企业的这种意识?”
没有互通的电子政务
当然,企业信息化的短腿并没有阻碍邓耀华狂奔的信息化征程。有关南海信息化建设的宣传报道铺天盖地袭来,也吸引了国家领导人纷纷来此视察,各地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更是络绎不绝前来取经。随着南海的信息化,邓耀华也出尽风头。
一段耳熟能详的场景是,200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视察南海期间,邓耀华曾对他说:“要是全国都装上这个系统,南海财政有多少钱、省财政有多少钱,您不出总理办公室门,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省长要有小金库,马上就能把它调走。”
据悉,通过这套系统,南海现在已经实现了区直属行政事业的财务统一管理,所有行政开支的申请、报销都从这里走,实现了集中管理,使财政管理更有效,有效规避了资金浪费和部门小金库的出现,曾被誉为“阳光财政”。邓耀华曾深有感触地说,网络手段起到了其他反腐措施、办法无法实现、难于发挥的管理监督作用,收到了从源头上防腐治腐的效果。
但是,“华光案”的出现撕毁了南海的光环,也撕碎了邓耀华的梦幻之旅,暴露了南海这繁荣背后的腐败,科技数字掩饰下的虚伪。
为什么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共享的“阳光”系统,依然难以抵挡腐败的滋生?曾在南海工作十多年的本地人现广州市花都区永恒不锈钢制品厂老板孔善广分析指出:“南海的电子政务很大程度是只限于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的政务上,其实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并没有互联互通,也就是说,南海的电子政务只在纵深化上做文章,但没有实现互联互通的横向联系。”
南海信息化转弯
在南海,大家都对邓耀华避而不谈,要么就是“功过皆有之”一言以弊。
但实际上,谁的心头都有一个疑惑:邓耀华从1993年开始搞信息化的概念,1995年正式进行信息化征程,十年下来,对于GDP的增长,多大程度上能归功于信息化的建设?投入和产出是怎样的?真的像邓所说的,“南海的经济已经到了一个稳步快速发展的时期,达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我认为还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如果不搞的话,我认为很难达到这个目的”?
2003年初的大佛山整合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当时南海人给了自己一次“号脉”:与周边地区和长三角一些城市对比,发展速度仍显不足。为此,新任领导提出“要建一个高效南海”,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明确转为招商引资。在邓耀华南海市委书记之路走到尽头的时候,南海的信息化之路也迅速转弯,向另一条路迈进。
但没有人去追问:南海的发展速度为何会仍显不足?谁妨碍了南海的发展?毫无疑问,在邓耀华主政的十年间,是南海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之一,也是南海模式得以最终成型的十年。在兄弟城市致力于招商引资、外联内拓的时候,南海却在信息化的热潮中面对一次次产业升级的机会溜走。
那时的南海就像以前的大寨,大家都前来观摩考察,成为学习的样板工程,但结果也和大寨一样,也只能是样板工程,别人没办法拷贝。
为此,有人对这个打有强烈“一把手工程”烙印的工程发出感叹:南海信息化是一场高科技的豪华秀,就像是十年“文革”那股狂热一样晃然一梦。甚至还有人直言昔日的南海信息化就是邓耀华的个人秀!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