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在技术与市场间的平衡之舞



易水寒/文

  “日立?好像已经倒闭了吧,听说只有福建的一个合资工厂还在生产,但是产品不怎么样。”一位接受调查的消费者,对《中国财富》市场调查员这样说。

  2005年2月1日,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立中国)总代表田实已经到任,其工作重心将主要放在“整合日立中国业务,建立一个统一的日立独资企业”。

  此前的2004年,日立先后在中国上海、广州、北京等地举行了大规模的日立展,同年,日立全球CEO庄山悦彦表示,将全面调整在华经营体制,重新设立中国地区总部,并将在3年内在华增资10亿美元以上。

  就在庄山悦彦对中国媒体表达了日立重回中国意愿的前几天,一条隐藏在财经媒体角落的小消息,可能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那就是日立通过股权收购,悄悄改变了广州日立的股权格局。原本只持有广州日立50%股权的日立集团已经成功收购广州广日集团所持另外一半股权中的20%,使日立集团的出资比率达到了70%。由于股份的购入,使广州日立电梯完全变为日立的子公司。

  这条消息,也许正预示着日立中国大刀阔斧的改革已然展开了……

  技术与市场间寻找平衡

  与全球所保持的高端形象完全相反,日立在中国市场上却有着长达15年的“市场失语”。正如日立总部执行役专务中西宏明所介绍的那样,日立在中国一大失误,就在于“长达10年的时间里,没有对中国消费者传达信息”。

  从一个细节,也许更能够看到日立在中国话语权的丧失:2000年,上海日立依托日立在空调领域强大的核心技术实力,推出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反映也较好的日立凉霸空调。但是在如今的市场上,消费者却只知“凉霸”,而不知日立。

  根据《中国财富》对读者的问卷调查显示,18%的读者不了解“日立”这个品牌,31%的读者认为日立是一家IT企业。

  事实上,不仅仅在中国。日立的全球事业也遭遇了同样的危险,作为世界上技术实力最强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日立公司在全球采取了松散式的管理架构,各个子公司拥有独立的经营、管理、销售和采购权,总部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再加上日立一向对自己的技术具有超强的信心,品牌方面的建设则成为日立的软肋。

  如何在技术与市场之间获得平衡,是日立集团在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

  无疑,日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以技术为驱动的跨行业集团企业之一,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特种钢、电子材料(ANISOLM)都居世界第一位;数字媒体、民用机械领域,光纤存储、电脑磁带,日立也居世界第一;等离子电视、液晶投影仪位列世界第二;电子元器件领域,DNA序列器、评价电显,为世界第一位;信息通讯领域,数据存储、硬盘驱动器,世界第二……这些被日立看作是引以为豪的优势,并没有在中国市场上给日立带来什么样的帮助,相反注重实际的中国人还对日立产生了严重的误解:“日立?好像已经倒闭了吧,听说只有福建的一个合资工厂还在生产,但是产品不怎么样。”一位接受调查的消费者,对《中国财富》市场调查员这样说。

  根据《中国财富》读者调查显示,20岁以下的消费人群对日立品牌基本没有印象,20岁-30岁的消费人群中,对日立有了解的,也仅占17%。

  为了在中国市场拯救日立品牌,日立在中国地区业务调整中,品牌重建,将是一个工作重点。从2003年开始,日立总部开始对中国媒体不断发布消息,报告日立科技的最新发展方向,仅在2005年3月15日这一天,日立便同时发布了其两项最新科研成果:像人一样可以表达自己“思想”的仿真机器人“Emiew”和不需要酶做剥离物的“纳米细胞培养膜”。2004年,日立先后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进行了日立品牌“路演”,让中国消费者亲身感受“日立科技”。同时,在国内一些重要媒体,特别是高端商务媒体上,日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广告开始频频出现,显示了日立公司在中国重新塑造品牌的决心。

  但是,日立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却绝对不是日立在公关与广告投入不足的问题,而是日立的绝大多数产业,与中国消费者相去甚远,甚至缺少必然的联系。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消费特征比较明显的国家,如果日立不能让消费者在市场上看到他们所热衷的消费品,就无疑难以让消费者了解他的品牌。

  在苏宁电器去年9月份公布的1月至8月家电产品销售龙虎榜彩电和空调前十名榜单中,日立榜上无名,在国美电器,日立根本没有空调销售,电视的销量更是远远落在前十名之后。

  两家零售商市场部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日立家电产品线狭窄,除了空调以外,彩电产品只有背投和等离子电视,数量不过十几款,这是造成日立销量日减,品牌知名度日益下滑的主要原因。但是从目前日立中国政策调整后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仍表明了日立押宝高端民用数字产品的决心,年初,日立集团对其控股的日立(福建)数字媒体有限公司增资6000万,此项投入主要用于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的生产和销售。

  日立全面放弃民用家电产品低端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Display Search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一份调查。这份调查显示,2004年中国的背投电视市场占有率将为26.4%,2006年将为26.2%,2007年将为25.9%,几乎持平。而等离子(PDP)电视的市场占有率,2004年将达到8.6%,2006年将达到9.2%,2007年将达到9.7%,具有增加趋势。但问题是中国市场并没有完全按照美国人的意愿向高端发展,以液晶为代表的高端家用产品的市场大幅增长,从2004年下半年才刚刚开始,而且还远远没有达到国内彩电销售额的1%。而日立面临的更为严峻的挑战,则是国内外家电巨头,早已在平板电视等高端领域做起了文章,在市场规划和宣传上,日立已经丧失了先手。

  “削藩血战”胜算几何?

  如果说市场失语是日立呈现在中国市场上的显要问题的话,那么深藏在“失语”背后的,则是日立长期以来对遍布中国的100多家合资、独资公司缺乏控制能力。

  据日立(中国)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到2004年底,日立在中国的子公司已经超过100家,这100多家联营公司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种是与母公司结为一体,制定共同战略并实施运作的“管理联结公司”,例如原来的日立中国和日立(中国)投资;第二类是作为日立集团的一员,拥有共同的经营蓝图与品牌,但原则上各自主导自身业务的“远景联结公司”;还有一类是连接更不紧密的,只保持财务联结关系的“财务联结公司”。在日立中国的联营公司中,大多都属于后两种。而且,这些企业大多长期各自为政,除了品牌关系和财务分账以外,在管理上几乎完全独立。这种松散的事业部制度,使得日立各个分公司为了使自己的机构在中国市场的利益最大化,可以完全不顾日立总部的战略规划(事实上,长期以来日立总部对这些下属企业也没有传达过什么重要的战略指令),甚至一些合资企业,日立本身就缺少直接的发言权,更无法左右企业的发展方向,这种情况就如同114匹脱缰的野马拉着一辆无人驾辕的马车。

  据日立(中国)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04年底,日立在中国的控股企业达到了88家,其中动力和工业系统企业便有30家,仅在电梯一个产品领域,日立便有广州日立电梯、海南日立电梯、日立电梯工程、港立电梯工程(深圳、上海)、北京日立电梯服务等6家企业,这6家企业各自独立,市场重叠,给日立的管理造成巨大的混乱,更谈不到统一的品牌规划,统一的物流管理和销售渠道共享,极大地造成了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面对这样的局面,顺理成章地,如何重组日立在华业务,成了压在田实身上的超级重担,有评论家称这是一项“连上帝都难以完成的任务”。在采访过程中,曾在日本丸红(中国)有限公司任要职的况杰先生对《中国财富》记者解释道:“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普遍存在着和日立相类似的问题。因为日本企业从组织形式到公司治理结构上,都与中国文化存在着很大的隔阂,因此,日本在华企业很难建立起双方共同的愿景,中国的子公司也无法传承日本企业那种在本土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因此,合资企业与日本本部之间的纽带,就只剩下利益之交。而泛泛的利益之交,只能导致合作双方同床异梦。”

  但是,日立却是打定主意要与“同床异梦”的在华企业“鸳梦重温”,这场运动,将是实力的比拼。

  早在2002年3月,日立公司从自1981年便与中国合资的第一家中日合资企业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撤资,转而将精力全部投入2001年前成立的日立(福建)数字媒体有限公司,甚至不惜背走了原福建日立数千万元的银行债务,其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日立在日立(福建)的投资股份占到了51%(2005年再次增资6000万元,使日立集团在该公司的股权比例将提高到78%),而且还因为原福建日立已经过多地在企业文化、管理流程上与日立越来越南辕北辙,日立对原福建日立的实际控制权基本上已经丧失殆尽。

  同年4月,日立决定将主营空调的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与主营洗衣机的上海日立电化机器有限公司合并,遭到上海日立电化机器有限公司强烈抵触,有人甚至提出要补偿数十万元才肯离开。直到日立最后找到了中方的上级主管上海电气集团,要求对方强势出面,才终于解决了问题。

  到2004年6月,日立对南京日立产机增资1000万美元,日立股份达92.5%。

  2005年初,日立又对广州日立电梯增资,日立股份飚升至70%。

  增资还将继续,阻力也将越来越多。未来三年,庄山悦承彦诺在中国加大投资的10亿美元,将买走日立在中国上百家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应该说这笔钱并不算宽裕。

  问题是,日立可以买走这些企业的控制权,但能够买走这些企业的愿景吗?

  日立在中国投资的100多家企业,如同散落满地的珍珠,日立必须找到一条适合的挂绳将他们逐一串联起来,而这条挂绳不是别的,正是日立在中日企业文化之间,找到的能够代表共同愿景的那点平衡。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在技术与市场间的平衡之舞

  经理人本土化迫在眉睫

  当中国不再是一个“廉价劳动力市场”而转型成为一个“消费型市场”之际,欧美企业最早嗅到了这一契机,开始向管理层本土化迈进,以使管理者在决策中国市场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把握机会、获得更多的政府以及社会资源、提高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亲和力。甚至一些企业,察觉到中国管理者在整个亚洲的影响力,还任用中国管理者出任亚太地区总裁的职务,其中成败得失自然难以一时说清楚,但是很明显的,这些企业比起相对保守的日本企业来说,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都高出不少。尽管这并不全是拜中国裔经理人之功,但是他们在其中所做出的贡献,可谓是举足轻重。

  日立显然也认识到这个问题,2005年初庄山悦彦的中国之行,也带来了在2006年以前培养260名中方经理人的信息,尽管这一项目至今仍在计划之中,但仍然表现出日立重振中国市场的决心。

  近10年来,中国市场的变化出乎意料。过去一向被认为是制造基地的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巨头们竞相追捧的消费基地,中国这一全球“最后一个消费市场”,以其完全不同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而庞大的市场,也引来剧烈的市场竞争,目前的中国,几乎各个开放的领域,其竞争程度都已经达到白热化。竞争的重点,也已经从单纯的产品,上升到服务、品牌的层面,这对于以制造和技术为出发点的日立来说,无疑是新的挑战。

  如何做好中国市场的规划,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适时地开发出迎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制定与中国市场同步的销售策略,通过有效的公关和市场营销手段,加强品牌的亲和力,在与韩国、欧美和中国企业的竞争中,保住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这就需要对中国市场有着充分了解的本土经理人的智慧和经验。

  但是和其它日本企业面临的问题一样,如何解决日本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中国企业员工的认识差异,是日立在经理人本土化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传统文化仍旧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中国员工相对比较适应日本的管理模式,70年代日本企业率先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并将精益生产管理带入中国,有其相适应的社会背景。但是,自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欧美管理思想正对中国社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IT业在中国逐渐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欧美管理思想更是在中国大行其道,人性化管理、信息化管理让中国经理人找到了释放自己能量的空间。中国管理人才,更倾向于开放的企业文化,追求更广阔的职业生涯潜力,而这些需求,日立公司能否满足呢?

  相对于日立在此前表现出的保守,同为日本企业的SONY和丰田,则早已尝到了全球化的甜头。3月初,SONY已经宣布由具有英、美双重国籍的斯金格接替出井伸之担任首席执行官,这是继马自达、日产之后,一个更具日本本土特色,并且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日本企业聘请了“外来的和尚”,而更具意义的是,与马自达和日产的临危受命不同,SONY全球经营业绩正在如日中天之际,突然向全球敞开了胸襟。对此,丰田公司董事长奥田硕认为:“坦率地讲,如果你想到日本的未来,这并不足为奇。人们会对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容易接受。”

  日立要想通过变革实现其在全球战略中继续领先的决心,首先就要向SONY和丰田一样,向全球开放自己的胸襟。

  从这个角度上说,日立的经理人本土化战略,也许应该比“培养”再向前多走一步才行。

  信息块:

  2003年度专利最多的10大公司

  2004年初,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2003年度获美国专利最多的10大公司,它们依次排序为:

  IBM 3415件

  佳能株式会社 1992件

  日立公司 1893件

  松下公司 1786件

  惠普公司 1759件

  米克伦技术公司 1707件

  英特尔公司 1592件

  菲利浦公司 1353件

  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1313件

  索尼公司 1311件

  日本企业的本土化难题

  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在中国大学生中不受青睐。在最有人气的50家公司中,外资企业占了33家,而日本企业只有索尼、松下和丰田三家。仅从外资企业看,以IBM、微软、宝洁(P&G)、通用电器、摩托罗拉为首的美国企业独占鳌头,而排在日本企业首位的索尼公司仅排名第11位,位居排名第8位的韩国三星电子之后。

  作为工作单位,日本企业对中国人没有吸引力的理由恰恰就在于参与经营的当地职员没有发展的机会。这也反映了日本企业在经营本土化方面落后于欧美企业的现状。在推进经营本土化的时候,应进一步启用那些既了解日本又了解中国情况的留学生(即所谓“NEC”———Nippon Educated Chinese———受日本教育的中国人)。虽然采用留学生的情况正在不断增加,但给他们的工作却往往是翻译和安排旅行日程,无法发挥他们的实力。

  而且,在中国的大部分日本企业的管理人员都由日本总公司派出,并且每满三年即进行升职调动。而在这些企业中采用的中国员工的级别大多只能升至课长一职,可说是永无出头之日。

  田实:当务之急整合资源

  中国财富(以下简称CF):田实先生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并拥有哪些经验?

  田实:在日立集团倾注全力加强中国业务的战略方针下,我于今年2月1日,接受了日立制作所驻中国总代表(日立集团中国业务总负责人)的任命,并已赴北京上任。在此之前,我先后被派驻到美国及英国等国家,担任常驻代表,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中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宝贵经验。此外,我也曾担任亚洲地区的业务负责人,在与亚洲各国的商务往来活动中,了解和学习到许多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文化方面的差异。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来过中国五十几次了,相信本次就任,一定会成为我长年的海外职业生涯中最为激动人心的体验。

  CF:目前日立在中国市场的整合计划,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日立将如何解决它?

  田实:日立集团是一家大型综合企业,并将迎来它的创业100周年纪念。在近100年的发展历程中,日立在二十世纪70年代就率先在北京设立了事务所,自此中国便成为日立集团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和业务基地之一。目前,日立已在中国设立了大约100家集团公司,在广泛的领域里开展着各种各样的业务活动。

  于我本人而言,此次赴京就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高效、合理地调整各集团公司之间横跨多个领域的业务内容,充分发挥日立集团的综合实力,为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贡献微薄的力量。同时我也相信,凭借着日立长期以来与中国方面在友好合作中所建立起来的深厚的信赖关系,我们一定能够在推动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CF:日立如何看待全球化问题?

  田实: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立集团于2003年4月开始逐步实行地区总代表制度。根据这一制度,驻扎在欧洲、北美及中国等各个地区的总代表在面向当地社会及客户时,将发挥作为集团代表的重要职能。

  为了在各个地区进一步加强集团内的紧密合作,提高整体协作效果,我们将定期召开地区总代表会议。在中国,我们计划在4月中旬召开下一次会议。

  我本人的职责是:充分听取进驻中国的日立集团相关企业意见,为推动中国业务的最佳化提出方案与建议,与此同时,努力确保日立集团前进方向的正确性与业务活动的统一性,推动集团整体业务的协调发展。

  CF:日立整合在中国企业除了增资控股以外,还将采取什么其它措施?原合资企业的经理人会不会被大规模撤换?

  田实: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首先将建立一个有效的体制,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整体的协作效果。在中国,日立已经在许多领域开展了业务活动,今后,为了进一步实现不同业务领域的高效运营,当务之急便是建立一整套能够确保高效运用集团整体经营资源的体制。

  CF:日立如何看待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之间的企业文化的差异?

  田实:关于中国的企业文化,我将在今后努力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这里,我想着重介绍一下日本企业近年来在企业经营方面做出的一些重大转变。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为了能够迅速做出决策,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分离对企业活动的监督职责与执行职责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背景下,2003年4月的商法修订案通过了一项新动议,企业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企业支配形式而转型为委员会等设置公司。因此,日立便实行了向设置委员会等机构的公司的转型。

  为了提高决策的制定速度,加强企业支配,日立集团放手向商务集团实施了权利委托,同时严格筛选提交到经营会议及董事会会议的议题,推动这些决策机构开展各种实质性的讨论。

  此外,我们在2003年6月召开的定期股东大会上修改了条款,在向委员会设置型公司进行转型的同时,确立了一项新的原则,即承担首要监督职责的董事长今后不再兼任执行董事。在此基础上,我们把从监督职能中分离出来的执行职能及其决定权委托给有关的执行董事,以大幅提高业务经营的速度。

  CF:日立对于培养中国本土经理人有哪些计划和具体措施?

  田实:对于日立集团而言,所谓优秀的人才,应当是那些“勇于坚持自己的主张,并且能够充分与他人展开讨论的人才”、“珍视信赖关系的人才”和“勇于挑战新事物的人才”。

  自1910年创立以来,在始终坚持“通过技术为社会作贡献”的企业理念指导下,日立集团几乎已经成为“先进技术”的代名词。所有日立的技术人员和员工,无一不为自己能够通过领先于世界水平的技术为社会贡献力量而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因此,只要是能够与我们的企业理念产生共鸣的人,我们都衷心地希望他能够成为日立大家庭的一员。

  在这样的方针下,在华的日立集团16家当地法人企业制定了2005年在中国总共招聘250名(技术类210名、事务类40名)人才的计划。目前,各家当地法人企业已分别在中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人才聘用活动。同时,我们还以北京、上海、大连等地的多所主要大学为对象,举办联合就职说明会,积极参加由外部主办的就职研讨会、开通招聘网页、开展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招聘活动等,为推动本地人才的聘用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作为一个初步的目标,我们计划在今后数年间,每年持续聘用200-300名左右的本地员工。

  在人员培训方面,我们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扩充符合实际情况的培训与研修计划,包括针对各个阶层的“管理研修”及“基础业务研修”,同时,我们也针对研究开发人员与管理人员分别制定职务培训计划。在干部选拔研修方面,我们已经开始实施由日立总公司主办的“International Executive Course”以及“Grobal Strategy Course”等针对海外人材的培训课程。

  CF:日立将如何开拓中国市场,并调整政府关系,达到庄山先生对中国市场的期望?

  田实:目前,中国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北京奥运、上海世界博览会以及广州亚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临近,中国经济也将不断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中国自身的地位也正在迅速地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全球最具魅力的消费市场。

  在这种形势下,日立集团已于近日做出决定,推动作为日立(中国)有限公司部门之一的“研究开发集团”的独立法人化,以便在研究开发方面加大对整个日立集团在华业务的支持力度,推动各种全球战略商品的开发。

  新公司的名称是“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简称:HCR&D)”,该公司将成为日立集团在中国从事研究开发业务的核心基地。

  同时,为了吸收更多优秀的本地人才,我们计划在2006年度,将目前的700名人员体制扩充为1,000名。此外,我们将继续与中国的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建立并巩固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推动牢固扎根于中国社会的高水平研究活动。

  作为日立集团的中国总代表,我愿在此向广大的中国公众做出保证:日立集团将在今后积极推动各项企业活动的发展,在力争实现公司即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更加富裕和舒适的社会,同时,我们愿倾注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大家每一天的生活提供全新的价值、梦想和希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3822.html

更多阅读

清帝退位:被低估与被遗忘的历史瞬间

清帝退位:被低估与被遗忘的历史瞬间作者:金满楼一百年前的今天,清帝宣布退位。一百年过去了,没有了皇帝的中国,它改变了什么?推翻了皇权专制压迫的中国人,他们的肩上是否感到了一丝的轻松?This is aquestion。问题只有一个,一千人或许有一

半军事化管理 以人为本 贵在人性化与军事化间的平衡

     ——寻求消除富士康跳楼“魔咒”之道  走出军事化管理的误区  有知情者认为,“五一”节前连续两次发生的跳楼悲剧与此前该工厂实行“静音模式”有关:员工在进入车间后不能说任何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即使谈论工作也不能让第

中国经济:在亢奋与毁灭之间

扑朔迷离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来要在周末召开了。对于会期为何一变再变,外界解读颇多,但无论是已就明年的经济政策难以达成共识,还是前期刺激性政策风险颇大,会议的主基调当不会偏离会议对一年来宏观政策得失的评判,并根据经济面临的重

张维迎:在公益与赢利之间

  张维迎身份: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运作手法:企业赞助、校方支持。  经营现状:在公益与赢利之间。  “人怕出名猪怕壮”。张维迎刚巧属猪。在中国炽热的论坛热潮中,几乎每一个想显示自己分量的论坛,都会以张维迎发表演

声明:《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在技术与市场间的平衡之舞》为网友三好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