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照常理出牌,喜欢剑走偏锋”,对奥克斯的评价,许多业界人士都如是说。
自从2000年,奥克斯空调辅以事件营销发动价格战以来,这个鲜为人知的空调企业一跃成为行业三甲,并给行业留下了些许经典的事件营销案例。正因于此,奥克斯被业界冠上了喜欢炒作之名。
空调炒作的成功之道,当然为奥克斯们津津乐道,他们也不忘记将这种模式复制到手机行业中去。在金九银十收获的季节里,奥克斯手机一出手就引起了业界人士的惊呼。
无论是奥克斯手机“手机要当白菜卖,价格不超1000块”的论调、其主要负责人在金茂大厦的集体“作秀”,还是其状告信产部未果,无一不透露着其通过炒作而达到为自己产品降价找由头的目的,复制空调模式的目的。
尽管奥克斯手机此次的如意算盘敲得叮当响,但是,由于奥克斯手机的实力,其冲击手机行业的市场目的并不能达到。而使得这些事件充其量是奥克斯手机们所一手导演的拙劣的炒作闹剧罢了。
炒作的另类思维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奥克斯手机此次的甫一推出,就表明自己要反恐,打击手机行业的两大恐怖。
在奥克斯手机眼中,现在的手机行业还存在两种恐怖现象:一是,手机行业在价格上的普遍现象是:刚上市时3000多元的新机型,两个月不到就缩水一半,降到1500元不到,手机的利润空间令人恐怖;而另一种是产品恐怖,包括走私机、返修机、克隆机等劣质手机。
如果说打击恐怖是奥克斯炒作的开端,那么状告信产部就是这场炒作的高潮。
由于牌照的困扰,奥克斯手机将信产部告上法庭。奥克斯手机此次将信产部告上法庭,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提高知名度、换取业界同行同情以及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早日解决牌照的困扰。
状告信产部,奥克斯怀着这样的心思。如果不予立案,借助民企状告信产部这一事件来突出自己实力和知名度,表明自己是在为整个行业而争取利益。如果予以立案,奥克斯也是准备充分,成功的话,当然是名利双收。尽管败诉可能性极大,但是足以可以换取同行的支持,提升自己地位、提升自己知名度,进而促进产品地销售。
正因于此,奥克斯手机的此次炒作要达到三个目的。
其一,通过炒作提高自己在行业中的知名度。由于没有牌照,2002年进入手机行业的奥克斯,缺乏广告上拉力的支持,还只是行业中默默无闻的小兵罢了。此次奥克斯手机在金茂大厦的记者招待会就是要通过这种情况来提高自己在行业中的知名度。
其二,就是通过炒作,打击所谓的两大反恐,来为自己手机降价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其三,状告信产部,换取无牌照手机企业的同情与支持,突出自己为手机行业着想的企业形象,为自己早日获得牌照而努力。
这种炒作模式,无疑与奥克斯发动空调价格战如出一辙,但是,此市场非彼市场、此实力非彼实力。客观的市场环境使得奥克斯手机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
“刻舟求剑”式的错误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奥克斯空调发动价格战时的市场炒作(事件营销)。
奥克斯空调2000年开始发动价格战,借助“爹娘革命”、成本白皮书、参和中巴足球赛等事件营销,使得奥克斯空调在行业之中一举成名,荣登行业三甲的宝座。
而奥克斯手机此次的炒作所在的市场环境、企业实力与空调所在的情形不能同年耳语。
在市场环境层面上,奥克斯空调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当时的空调市场上存在着两个极端,即存在着高质高价和低质低价,市场还处于混乱之中。因此,奥克斯空调得以在市场中以其中低端的产品定位,通过事件营销发动价格战,来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而此时的手机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与空调当时的环境大相径庭。此时的手机行业已经逐步成熟,外资品牌携资本与技术利刃,主攻高端,并向中低端延伸;国产品牌如TCL、波导等品牌利用自身的渠道、人力优势逐步占据了中低端市场的主动,并逐步上扬,向中高端直逼外资品牌的老巢。
中、高、低端定位被其他厂家们层层包围,奥克斯手机缺乏技术优势,选择了定位中低端。同时,由于缺乏规模经济的优势,使得其在价格上并不占据优势,这,将会阻碍了其在市场上的作为。
在企业自身实力上,与当时的空调实力相差悬殊。2002年奥克斯携10亿进军手机行业,手机是奥克斯品牌延伸多元化所进入的行业,由于奥克斯集团多元化涉足汽车、房地产等其他产业,使得手机存在着先天的不足。
同时,没有牌照,奥克斯手机不能利用自己的品牌打广告,只能靠贴牌来维持,而这使得其在广告拉力上乏力;其次,牌照的限制,手机借奥克斯母品牌的优势不能发挥。这两种因素严重阻碍了其在知名度的提高。产品缺乏知名度,直接影响的是销量,最后导致缺乏规模经济优势,再加上产品线布局不足,使得其产品成本难以下降,同时其低价格的推出产品,利润也就捉襟见肘。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在渠道资源共享的过程中,由于商家“无利而不往”的本质,面对微薄的利润,商家当然不会把重心放在推动奥克斯手机的销售上,渠道推力不足也难以显现出来。
此外,研发环节的薄弱,限制了新产品的推出。这从奥克斯在市场的推出的产品可见一斑。技术上的短板、质量上的劣势、外观上的模仿,奥克斯手机在市场上也就难以有大的表现了。
企业实力与市场层面上的因素,使得此次的炒作并不能给其带来大的优势。
同样的市场手段,却用在了不同的市场环境之下,这使得奥克斯手机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这样,其在市场中也陷入了被动的境地。而这,恰好与其“浑水摸鱼”的延伸理念相违背。
|!---page split---|
“浑水摸鱼”理念失效
“不走寻常路”,奥克斯在市场竞争中对于如何脱颖而出有自己的理论:首先把行业已有的秩序打乱,然后在混乱的市场环境中找准机会,获取市场上的成功,这就是其所谓的“浑水摸鱼”理论。
而当奥克斯把这个理论用在手机市场上时,其第一步打乱市场竞争秩序就难以实现。
奥克斯手机想借助“揭露”行业的利润恐怖(如刚上市时3000多元的新机型,两个月不到就缩水一半,降到1500元不到,手机的利润空间令人恐怖)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实力的悬殊使得其诉说显得是苍白无力。
首先,这种诉说违背在正常的情况下,价格是呈逐步下降趋势的理论。由于手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之快,要求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具有一定的实力,研发的投入自然带来产品成本水涨船高。研发上的成本、早期上市销量少缺乏规模经济的支持、前期的巨大宣传费用使得产品成本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这是产品导入与成长期的必然。而当产品进入成熟期时,产品销量的增加、技术上的成熟带来规模的增加、前期的市场培育宣传成本的投入导致广告宣传成本的减少,产品成本下降,价格下降也就是必然。而奥克斯手机却将这种简单的价格相比较,是对消费者的误导,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其次,奥克斯的三款手机也是在经历过上市之后而采取降价手段的。这刚好与其自相矛盾,比如其X618从2198调至1180元。如果正如所言的暴利,奥克斯手机为什么一开始不把价格定位在1180上,或者给前期购买者弥补价差,个中道理也就不言而喻。加上奥克斯手机产品线的缺乏,机型上的不足,使得其在话语上缺乏可信度。
第三,与国产手机巨头们相比,奥克斯只能算作手机行业的一个弱小者,实力的不足、产品线的缺乏、以及产品缺乏创新,奥克斯此次降价并没有多少跟随者,这,恰好使得奥克斯借助事件营销来降价的美梦支离破碎。
卷首语的困惑
“血洗手机市场,5年内达到3000万部销量,8年内达到7000万部销量”,刚刚试水手机行业、蛰伏一年半载的奥克斯手机甫一亮相就爆出亮点,殊不知,手机行业的先行者们无一不是这样信誓旦旦。
但是,外资品牌的大势反扑、国产品牌的占据半壁江山之后开始下滑,手机行业更加白热化。同时夏新利润大幅度下跌、TCL销售状况不佳、中科健债务缠身、波导的资金链也越来越紧……,国内主流的手机制造企业几乎同时出现了不良反应。同时,最为敏感的资本市场对国内手机公司的业绩也迅速做出反应,曾经涨到十几、二十几元的股票今天只有几元钱。
手机行业的形势不明朗、国产品牌的不适应症,这一切充满变数。奥克斯此次选择利用事件营销了为自己的手机产品降价找理由似乎显得生不逢时。
在企业技术实力缺乏、产品线不足以及产品模仿严重创新不足的情况下,奥克斯手机不是在这些方面作努力,而是把精力放在拼价格上,似乎显得有点本末倒置。
面对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奥克斯手机如果不把中心放在企业自身技术、创新上来,要达到自己所定的目标,将倍为艰难。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