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破冰:四领域价改推开](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272815546357.jpeg)
近日有消息称,新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很有可能在新一轮调价窗口打开时实施。如属实,这也将是2013年重点资源领域价格改革的第一突破口。价格机制的改革备受关注,除了价格直接挑动消费者的神经,更因其是发挥市场作用的重要杠杆。 2012年7月1日起, 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全面试行。阶梯电价是照用户消费电量分段来定价,分为三档,用电价格会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呈现出阶梯状逐级递增,其中一档电量覆盖80%用户。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阶梯电价的成功运行,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有助于中国的节能减排。而在2013年,预计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会进入“深水区”,在理顺了能源产品价级之后,也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这一工作,也已经进入官方规划中。在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发改委主任张平在报告中提出,2013年要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为重点的价格改革,主要包括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为重点的价格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施重点电煤与市场煤价格并轨,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在年底出台《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四个领域理论上已经全部“破冰”,进一步改革一触即发。 有望最先体现改革成果的成品油调价机制虽然具体时间并未最后确定,但是答题的思路已经明确,即将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同时将此前的三个参考地点,变更为更贴近国内市场的低点,如取消“辛塔”换“阿曼”。 此外,“4%”的涨跌幅作为调整成品油价格的硬性条件则很有可能被取消。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应内外兼顾,既要考虑与国际油价联动,也要兼顾国内油品供需的变化。”卓创资讯能源资讯分公司成品油产业链主管陈晴表示,一般情况下,国际油价相对较低时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好时机。而随着定价机制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虽然增强了国内外油价的联动性,但也使得成品油价格波动趋于频繁,所以长远来看,定价机制的改革及完善仍将是一场持久战。 另外,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天然气价格改革,在2013年也将正式破冰。此前在2011年12月底发改委下发通知,广东和广西两地启动天然气价改试点后,其他地方的天然气价改并没有实际动作,至今仍没有大范围的推进。 对于石油巨头来说,由于从国外进口的天然气销售到国内,价格明显倒挂,进口油气业务亏损严重,也造成企业热情不高,进口动力不足,影响了天然气的供应。 “天然气价改势在必行,预计2013年将会对试点区域扩大。”中石化研究员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四川、重庆、江苏、福建等地也将进行价改试点,推行“一省一价”并沿用两广的市场净回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