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吴德,女,自称具有硕士学历,有好事者去考“证”,但是未果,后来再也没有人有时间去考“证”过。
吴德,不到四十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自称工作时间已经十年有余,至于真实时间,同样也没有人考证过。
吴德经常跳槽,频率最高的一次一个月换了三个工作。实际上,尽管每次都是被那些公司炒鱿鱼的,但是吴德常说是那些公司实在太差,不值得长时间呆下去。
吴德曾经在一家网络公司呆过,第二天就被公司炒了鱿鱼。那时一家在当地比较有名的公司,所以吴德经常提起:“我曾经在A(‘I’之误)T行业工作过……”
试水古勒
2004年3月,吴德“跳”进了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古勒公司做HR经理。
吴德不懂HR工作究竟怎样才能做好,但是吴德却善于在其服务的企业说一些看似时尚的管理名词,以达到糊弄老板的目的,而不去考虑企业是否真的需要。所以,吴德又开始寻找机会上演时尚管理词语,以博得相关人士的认同和好感。
其实,中国民营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许多老板都想在管理上上一个台阶,摆脱“土帽子”,提高企业的品味以及工作效率。这些看似时尚的词语正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企老板的内在需求,比如:ERP、eHR、信息化、OA、工作分析等等。
我们不能说民企老板这种追求错误,相反,我们应该肯定这种追求。只是,一旦这种心理被吴德这类人利用,便会造成极大的错误,甚至是致命的损失。因此,民企老板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迫切需要提升的是鉴别力,尤其是对管理层中“浑水摸鱼”之辈的鉴别力。
当然,最关键的是对人力资源经理的鉴别力,因为,“小偷”是当不好“保安队长”的。
吴德很幸运,在古勒公司很快得到老板的初步信任,这就让吴德感觉很“爽”,这么快就“得手”。于是,吴德仿佛如鱼得水,渐渐暴露其真实面目,一边在员工周围横冲直撞,招摇过市;一边在领导面前唯令是从,点头哈腰,貌似一种和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动物。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的悄悄流过,吴德极尽PMP(拍马屁)之能事,渐渐“俘获”一批领导的心。
暗箭登场
十多天后,春风得意的吴德开始发“暗箭”,造谣、打小报告,向老板,向相关领导,向相关同事……
什么张家长李家短的,扯得上的、扯不上的……
经吴德一说,“黑的”变“白的”,“直的”变“曲的”,最不可思议的是,仿佛她“苦口婆心”所表演的一切都是真的。
二十天后,吴德在袁总面前说行政部李经理在背后骂财务部王经理,又在财务部王经理面前说行政部李经理不好。总之乱七八糟,彷佛一只老鼠掉进了米仓,四处留下身体的排泄物。
吴德不仅对外发“暗箭”、开“杀戒”,对内同样发“暗箭”、开“杀戒”。小孙是古勒公司人力资源部老员工。吴德感觉小孙不是一个奴才型的下属,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能任由自己掌控,更关键的是,小孙识破了吴德的真实面目,于是吴德便一心想除掉小孙。
于是,吴德先在领导面前表扬小孙能力强,可以提拔为副经理,担当重任,然后寻找机会设陷阱以达到目的。
恰巧有一天,公司事务繁忙,小孙晚上加班到十一点才回家。刚到家,小孙就接到部门经理吴德的电话。吴德先是询问小张事情做完了没有,以及加班到几点。
当得知小孙加班到十一点时,吴德马上说了些“暖心话”,而后告诉小孙第二天人力资源部不是很忙,可以充分休息休息,中午再去公司。
小孙的确很累,听吴德这么一说自然很高兴,第二天便十点才赶到公司。没料到,第二天上午八点三十分,吴德就对相关领导汇报说小孙闹情绪,这么忙还要“旷工”。
可喜的是,小孙马上意识到其中的阴谋,找到吴德的直接领导袁总,一五一十的解释清楚后,吴德的如意算盘马上失算。
“足”以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吴德居然会在办公室脱鞋,然后将双脚搭在桌子上,一方面泄漏了自己精心“包装”出来的“素质”,另一方面也“污染”了空气,“折煞”了公司风景,给员工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小孙指出其不足后,其不仅不改正,反而继续寻找机会予以打击、报复。
袁总也因此意识到吴德的问题,但是其无权将其解雇。当然最关键的是“证据不足”等原因,抑或是别的原因。
文员是颗棋子
然而,没过几天,营销部文员小李尽管工作尽责尽力,但吴德经理仍要辞退她,并责令其“立即走人”,与此同时,古勒公司营销部朱经理却对此一点也不知情。
等到朱经理见到满面泪水的小李时,小李已经一气之下,下定决心要离开古勒公司。但是,朱经理还是立即找到吴德经理“讨回公道”,没料到吴德经理却耍赖似的说:“小李在营销部没用,对公司来说是一种浪费。”
朱经理立刻反问道:“吴经理,营销部由我负责,小李有没有用我最清楚,你没有任何理由只凭自己的感觉来判定小李没用。再者说,营销部难道不需要一个文员?稍稍具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是需要的。吴经理您作为从业10余年的人力资源经理不会不知道。”
吴德经理当然知道营销部不能没有文员,但是,为了向公司员工显示自己具有“生杀大权”,为了表面上响应公司的号召,给公司“换血”——换一些自己“无德”目光下的“心腹”人员,吴德经理必须这么做。
后来,尽管小李做了一些工作上的交接,但是由于小李是被“立即辞退”的,没有人接替小李的位置,许多工作还是没有交接彻底。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古勒公司的营销工作受到了一定负面影响。
更荒唐的是,吴德经理后来招聘过来的文员小王未经朱经理同意就被安排在营销部工作。由于新员工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刚开始的几天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工作要做。工作第二天,吴德经理来到营销部,见小王在看公司资料,居然指桑骂槐,口出狂言:“小王,你没事可做?那我明天我就把这个岗位给撤了。”
如此荒唐!紧接着几天后,当朱经理安排小王慢慢做些事情时,小王却经常回答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既没有责任心,又缺乏学习能力,有几次致使客户对××品牌印象很差,差点造成一些客户因此流失。
这样的员工为什么能过吴德经理的“关”?也许是“小偷”做“保安队长”的必然结果,但即使只是为了品牌的健康成长以及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一点都值得企业深思。
需要说明的是,吴德的“过人之处”还在于,阴谋败露就开始耍赖,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做过,甚至可以“天真”的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副很无辜的样子,甚是“楚楚可怜”。
谣言与“暖风”
时间飞逝。一次次失败的“演出”,并没有让吴德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吴德依旧我行我素,仿佛所有人都蒙在鼓里,并且一切都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一个谣言被“打到”了,另一个谣言又“站了起来”。吴德总是在制造谣言,仿佛吴德就是“谣言机器”,她只要存在,就有“责任”制造谣言。
小偷做不好保安队长,这是一个路人皆知的道理。吴德像个“小偷”,所以吴德招聘的人是什么样的,也自然可想而知。当然,偶尔,吴德也会招到几个合适的人才,就像买彩票,时间久了,总会有一些人会中奖一样。
吴德很擅长见缝插针,一有机会就在老板面前天南地北的吹一吹“暖风”,仿佛自己时刻在考虑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好。
中国民营企业中这样的人很多,尽管不会做事,甚至会坏事,却也能有比较舒适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至于个中原因,笔者认为吹“暖风”和PMP的作用功不可没。
“在某种意义上,谎言说了一千遍,也会在一定范围内成为真理。”这个道理我们不能忽视。吴德经常佯装站在公司立场吹“暖风”,正是因为其深谙此道。
所以,尽管吴德女士“无德”之事做了一箩筐,吴德依然能够“健在”,可以说,吹“暖风”这一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吴德还很擅长“加班”,在网上看电影,或做些别的事,总之要表现出忙忙碌碌、鞠躬尽瘁的样子。
关于加班之事,国际贸易部左经理有一段在古勒公司私下广为传颂的精彩评价:“如果吴德真的在加班,但现实是其人力资源工作做得很差,说明其能力有问题;如果吴德是为了向老板表现‘忙碌’而加班,不做事,则表明其道德有问题。总之,吴德在能力和道德二者之间,至少有一方面存在问题。”
不过,渐渐的,吴德女士的脸越来越阴沉,越来越灰暗。因为,古语说:“若要人不只,除非己莫为。”吴德的暗箭伤人越多,弹回到自己身上的箭越多,本性暴露的就越多,吴德在古勒的路也就越窄。
吴德的确品味过弹回到自己身上的“箭”,并且承受了一点“切肤”之痛。
出于个人私利,吴德辞退了员工郑东来,乱扣其工资、福利,而且迟迟不给郑东来结算工资等应得利益,并且不给郑东来办失业证,致使郑东来不能到另外一家公司上班。于是,郑东来忍无可忍,终于在一天下午“出手”,吴德便在古勒公司第一次品尝到了“愤怒的味道”。
“横行”古勒
古勒在行业内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很好,但是,前来应聘的人一见到人力资源经理这个素质,多半便开始犹豫要不要到古勒工作。于是,吴德只好使用“非常手段”以招聘到自己认为优秀的人才。
有一次,吴德为了招聘一个“人才”,居然“兴师动众”,不仅承诺没有试用期,而且承诺解决其女朋友的工作。这对鸳鸯进公司后,这不满,那不服从,一副“大碗”的样子。
事实上,这对鸳鸯只是一所普通大学的普通应届毕业生!当然,这里没有任何歧视普通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意思。
相反,古勒公司营销部新员工小沈很快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短短两个月就为公司创造了1000万元的销售业绩。部门朱经理同意小沈提前转正,吴德却因为之前向朱经理射过暗箭,被朱经理揭穿,就不同意小沈转正。
这些事足以表明吴德的才能以及品质,但是,奇怪的是,吴德依然在古勒公司“大摇大摆”,似乎老板不在,她就能够“呼风唤雨”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吴德丝毫没有“收手”的趋势,其依旧不失时机的卖弄一知半解的管理新名词,依旧寻觅机会或制造谣言以中伤其他员工。
吴德的本职工作做得很差,最基本的招聘工作都做不好,对古勒品牌的伤害很大。
老板认为针对公司现有职位,只要有优秀的人才,就可以将原有岗位的人替换掉,以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但是,吴德却在多种目的的驱使下,曲解老板的意图,在诸多媒体上发布了除老板、人力资源部经理等之外的所有重要岗位的招聘启示,引得许多了解古勒公司的人纷纷致电询问:古勒公司怎么了?古勒出现振荡了吗?为什么这么混乱?
更严重的是,如果客户知道古勒公司在这样没有战略规划的大规模的招人,客户一定会不知所措——这个品牌怎么了?出现危机了?集体跳槽了?并且会进一步怀疑古勒品牌的实力是否属实,合作是否应该持续下去。
可以说,这种招聘信息发布的时间越长,传播的范围越广,其对品牌的伤害就越大。因为一个健康发展的公司,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除老板、人力资源部经理之外等重要岗位都需要招聘。
事实上,吴德经理喜欢拿老板的只言片语当作“尚方宝剑”,但是其并未真正理解老板的真实意图,甚至误解老板的真实意图、利用老板的只言片语。
……
吴德依旧在古勒努力工作,几乎天天“加班”,忘记了黑夜白昼……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吴德灰色的脸还是在继续变灰,而且面孔似乎有些变形,可能是内心渐渐涌起的恐惧所致。
自杀式表演
有一天上午,吴德正在办公室,带着一副“温柔可亲的笑脸”对下属“训话”——为人处世要讲道德、要注意公平,行政部门李经理走了进来。
李经理微笑着对吴德说:“吴经理,你好!我8月份成绩显著,样样工作都做得很好,绩效考核为什么要扣分?”
吴德说:“老板批评了说新员工没有安排好。”
李经理微笑着回答:“吴经理,关于新员工住宿之事,行政部能够做的,我们都做得很好。而且,8月份我们行政部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老板和主管副总还在会上多次表扬了行政部。”
“那我不管,我说扣就要扣。不服气的话你去找马总,找老板也行!”
“吴经理,我是尊重你才问你,你这样做是没有道理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没有权利越过副总擅自扣员工的考核分数,更没有权利私自修改工资数额。不过我还是要建议你,我们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人力资源部应该带头为员工创造一个轻松、公正、愉悦的工作环境。”李经理微笑着说。
没料到吴德居然会气急败坏的说:“我不是创造良好环境的,我是人力资源部经理,工资我审核,我想怎样就怎样。”
李经理一愣,而后马上说道:“谢谢你的‘配合’。再见。”
实际上,在与吴德沟通之前,李经理曾经与人力资源部负责薪资核算的马小姐沟通过。马小姐告诉李经理她在做工资表时并未发现李经理被扣分。这就表明考核分数是被吴德“私下”扣除的,并且在没通知相关副总的情况下,私自修改了李经理的工资数额。但是李经理没有料到吴德如此“口出狂言”。
于是,李经理不得不去找主管副总袁总。袁总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关键,我们需要思考吴德这样做的深层原因——道德上存在缺陷。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吴德刚到公司就想拉帮结派,而且多次拉拢过李经理,希望李经理能够成为她的“同党”,但是李经理很快通过一些“小事”,看穿了其恶劣本性,拒绝与之同流合污。与此同时,为了公司的长远利益,李经理还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在公司内部刊物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以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
所以,吴德怀恨在心,终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耍出了“公报私仇”的“看家本领”,并希望以此“重创”李经理!
但是,从古至今,“邪不胜正”,这个“精彩瞬间”也只能成为其断送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自杀式表演”。可以断言,这种“无德”伎俩会再次被古勒公司揭穿,吴德在古勒公司的生存空间必然会越来越小。
可是,为什么这种“无德”的人力资源经理会进入古勒公司?而且还会继续留在古勒公司?吴德究竟何时才会被辞退?民营企业为什么会这样?也许这几点更加值得我们深思。
宋国“恶狗”的启示
时间过得很快。吴德在古勒公司七个多月了,古勒公司员工积极性大大降低,尽管没有爆发大规模辞职的现象,但是,古勒很难招聘到优秀人才,甚至可以说古勒公司的人才已经危机四伏,已经到了必须“警戒”的地步。
有个故事。宋国,有两家卖酒的店铺;一家门庭若市,另一家则门可罗雀。生意清淡的一家,老板自然很着急,于是关照伙计待客要有礼貌,买卖要公平,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更把招牌漆的显眼,而且高悬超过对门的同业。
谁知,生意毫无气色,老板百思不解,于是专程前往请教一位开酒店的老先生,并随他亲到酒店进行实地勘察。店内店外,仓库厨房都一一看过了。
老板恳切地说:“先生,你看毛病出在哪里啊?”
“你的货色、设备、经营,都比对门强啊!”
“可是,为什么……”
“只是因为你养了一条恶狗啊!”
“狗恶,为何酒会卖不出去?”
“人怕啊!别人叫孩童来买酒,你家的狗就大声地吠,当然都到别人家去买。你的酒卖不出去当然就酸了。”
同样的道理,一个位置放错了的“人”只会败事,何况是“无德”之人,因此作为企业领导者就必须顾盼全局,尽快让“吴德”之辈离开,以扫除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保障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就自然避免了成为那家“门可罗雀的店铺”。
当然,吴德只是中国人力资源经理从业人员中的一个少的可怜的特例。正如古勒公司行政部包主管说:“大半辈子了,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所以我们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以避免出现第二个‘吴德’。”
这也是笔者迫切希望本文能够起到的作用。
备注:本文人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谢付亮(19岁毕业于华东师大商学院,22岁成为国际注册高级商务策划师,人性品牌策划理论创始人和实践专家,擅长“超低成本塑造品牌”,曾任跨国电器公司品牌经理,20余家媒体专栏作家,手机:13588268508,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