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起,美的集团超过科龙集团,成为了“中国家电之都”顺德最大的企业,此时,美的已经是以家电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2004年12月25日,在美的集团年度会议上,美的集团结构调整方案正式出炉。美的集团下属产业公司被重新划分为两个二级集团公司和两个事业本部,美的集团此前的两大公司———美的股份公司和威尚科技产业发展集团公司被彻底分拆。但耐人寻味的是,一直寄予厚望的原威尚集团最大的一块资产———汽车项目则被纳入日用电器集团。这种“不伦不类”的划分之后又传出原汽车项目总负责人赵勇的辞职事件。 发之于内,必形之于外,美的在汽车项目上的波动,实际上反映了其整体战略的调整,或许,美的汽车项目只是冰山一角。 美的空调单骑救主 作为国内家电领域的龙头企业,美的电器产品几乎覆盖所有家电制造领域,大到空调、洗衣机,小到豆浆机、电水壶,产品种类有数百种之多,共分为制冷、小家电、房地产和汽车四大主业。四大主业中,制冷业无疑是美的的命根子,而实际上,美的能够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也只有制冷业,更精确地说是空调。美的冰箱并没有取得预期的业绩,根据美的“三年为期做到行业前三”的惯例,到2004年,已经三年的美的冰箱并没有达标,冰箱已经成为其一大负担,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制冷业中只有空调这根独木支撑起美的大厦,但作为一种较成熟的产品,空调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行业库存大、品质雷同、营销手段乏善等痼疾,空调业已经开始步入寒冬,加上原材料涨价,而且上涨的速度快,未来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又很小,这给所有空调企业都造成了经营的压力;同时,随着渠道的理性化趋势越来越强,经销商对品牌和产品越来越挑剔,今后空调行业环境将会更加恶劣。 小家电几乎全线亏损 美的电器是靠小家电起家的,美的牌电风扇和电饭煲更是给多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美的甚至口出狂言,每介入一个行业至少要做到1个亿,但由于进入门槛低,竞争非常激烈,小家电业务的利润率快速下降,美的电器虽在小家电领域占有相当优势,但其小家电的产品大部分都是OEM过来的,业务也逃不过亏损的命运,赔本赚吆喝而已。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美的还进行了系列组织结构的调整,先是组建家庭电器事业部,在传奇人物张勇涛的努力下,至2002年6月,美的家电事业部不断壮大并一拆为四:电风扇事业部、电饭煲事业部、饮水机事业部、微波炉事业部。2003年7月,按照大家电和小家电两大板块,美的股份公司旗下的所有事业部和独立公司被重新分拆整合,成立制冷事业本部,直至2004年的组织变革。 但在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利润日益下降等情况下,之前美的电器控股的共六家小家电公司,除电风扇等少数产品外,其他小家电产品几乎悉数亏损,2003年度累计亏损逾2亿元。而整个2003年度美的电器实现净利润1.68亿元,利润主要来源于空调整机、压缩机和电机等,小家电已经成为美的电器实实在在的累赘。美的管理层曾经在股东大会上表示,2004年力图实现零业务亏损。不过,有熟悉美的的人士却透露,2004年美的的小家电仍然在亏。 目前,不少投资机构正频繁与美的接触,他们积极建言美的,希望美的能够剥离小家电业务。美的会拿小家电业务开刀吗? 汽车项目生死未卜 实际上,美的也意识到,近年来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集团内部产业经营的扩张能力与盈利能力越来越弱,单纯依靠集团现有产业经营的内部扩张已经不足以支撑和巩固企业的发展,必须进行产业扩张,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3年8月,美的一举收购了云南3家客车厂,成立了云南美的汽车产业控股有限公司,预计在云南投入20亿元,打造“客车航母”。随后,又与长沙方面签订了在长沙建设美的汽车工业园的协议,按照协议,工程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高级客车1万辆的规模。在利润的趋使下,美的集团一改以往的稳健风格,并告别了何享健本人“咬定家电不放松”的座右铭,一头扎进了如日中天的汽车行业,并表示“我们将加大投入,全心经营,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进入全国客车行业前三名,致力于将汽车产业打造为美的继家电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豪言犹在耳,一年多过去了,美的的汽车项目却依然停滞在协议上,汽车项目也成为去美的采访的忌词。2004年美的集团新的组织调整方案出台后,四大主业只有制冷、家电(制冷以外)、地产这三块独立运作,最为敏感的汽车产业只是仓促地划分在日用电器集团。据说,新上任的日用电器负责人张河川已对汽车项目的两个基地———长沙基地和云南基地进行全面摸底,是否继续投资成为一个未知数。被寄予厚望的汽车业在未能给美的带来丰厚回报之前,就已经举棋不定了,这是否意味着美的会放弃汽车产业? 此外,美的又把目光放在高风险、高利润的房地产业,并任用曾任容桂镇镇长的刘知行担纲,目的很明确。但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这块蛋糕究竟有多大?究竟能承载多少企业的瓜分?这仍是一个未知数。(赢周刊记者肖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