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欣
这是一个国际化为先的年代。看看并购了阿尔卡特手机事业部的TCL,瞧瞧刚收购了IBM家用电脑部门的联想,再想想正在对西门子移动部门虎视眈眈的波导,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这是一个品牌至上的年代。阿尔卡特、IBM、西门子,一个又一个振聋发聩的名牌将绣球抛向中国。一半是惊喜,为民族企业之傲然崛起;一半是忧虑,为民族企业之代价惨重。
收购外企本是好事,但有所得必有所失。出售品牌并非国际巨头们的唯一选择,而是利益权衡的最终结果。阿尔卡特和西门子的手机部门经营每况愈下,已成企业拖累,与其耗费巨资扭转乾坤,不如舍弃鸡肋,将资金投入3G的研发,把握下一步重要商机;IBM之所以痛下决心出售其PC部门,也是为了积累更多筹码去进军获利更为丰厚的无线领域。为了收购,TCL、联想和波导都几乎倾尽所有。TCL通过手机部门独立上市而募集资金,在价值1亿欧元的合资公司中持股55%;联想面临着11.5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虽明确表示将借助于银行贷款筹措巨资,却仍不能打消业内疑问重重;而波导由于受到现金流和收益不足的制约,其收购计划正一拖再拖,迟迟难以敲定。
看起来,这条并购品牌、借壳上市的国际化之路并不好走,它造价非凡,乃黄金铺就。
中国企业在这些交易中所获得的一项重要资源就是全球驰名的品牌。品牌,作为考察企业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不仅取决于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更取决于用户的高度认知,而这些不仅需要良好的机遇,更需要时间的考验。就这一点来说,中国企业的高价收购是在“走捷径”,将现有品牌资源据为己有,当可事半功倍。
不过,笔者认为,捷径未必好走,买来的品牌正如同移植来的器官,容易产生排斥反应不说,自身使用起来也有诸多不便,若不能适当调整,尽快将其融为一体,难免不会适得其反,大赔而特赔呢。
在企业特色上,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成本控制能力较强,凭借高性价比取胜,企业运作模式和欧美名企风格炯异;在企业文化上,中国企业重集体而轻个人,重整体而轻局部,比欧美企业更为慎重、保守。种种差异导致不兼容问题客观存在,这不仅牵绊着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更涉及整个企业的未来走向。
因此,最重要的品牌并非不惜血本重金“买”来的,而是在买来之后还要经过精心呵护、认真培育从而为企业所用。一个被收购的国际名牌是发扬光大,还是渐渐衰退?是保持独立,还是融入成新品牌的一部分?这些悬而未决的难题,正在考验着国际化心切的中国企业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