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及其优化



    摘 要: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些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政策法律环境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民营企业的建议和对策。

    关 键 词:民营企业 发展环境 企业与环境

    作者简介:温兴琦(1978— ),男,湖北松滋人,武汉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企业环境。

    研究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为企业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环境,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对政府更好地为企业创造环境供给,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一、民营企业的政治环境

    中国民营企业本身经济实力不断强大,同时,中国的政治环境也日渐理性和健康,中国民营企业家正处在“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指的是,民营企业家乘中共“十六大”思想大解放的东风,进入国家权力通道和参政议政的殿堂 。

    (一)民营企业的地位日渐提高

    民营企业最初是从社会夹缝里生长起来的,他们一方面受歧视,受挤压,一方面不择手段寻求发展。这种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塑造了中国民营企业家许多特有的性格特点,譬如过分靠拢权力,注重关系和权力的作用。近些年里,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们变得无比光彩,他们发端于政府发动的经济改革,得益于政府的鼓励与支持,因此与政府的关系特别密切。如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自2002年以来干脆抛开企业,专职从事政府的政务工作。

    当前,中国正处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党中央及各地方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近年来相继制定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方针、措施。

    (二)政治平等:营造民营企业大发展的社会氛围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及其优化
    改革开放初期,为扩大招商引资,国家对“三资"企业实行种种政策优惠,经营环境远远优于国内的个体私营企业。这种因企业的不同所有制关系而享受不同政治、政策待遇的状况,不仅与市场经济平等竞争原则相矛盾,而且在认识上长期禁锢人们的思想,至今仍未完全消除。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提出对民营企业实行政治平等的方针,是与时俱进、思想解放的标志,将有助于进一步打破企业“出身成分论",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政治歧视,努力营造“政治上认同,社会上尊重,政策上支持,经济上保障"的良好发展氛围。有利于提高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政治、社会地位,彻底消除对民营企业“干部怕接近、金融部门怕贷款、基层群众怕担风险”的“三怕"思想,为民营企业大发展扫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二、民营企业的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处于较为健康和稳定的发展阶段,这为民营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同时,经济运行中仍表现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

    (一)国民经济良性运行

    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速度平台”。

    自200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发生重要转机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做出什么样的有针对性的调整,一直是经济界争论的焦点。当时,有同志曾用“拐点”理论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作了解释,引起了所谓“V”字型、“U”字型,还是“L”型恢复的争论。事实上,由于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比较复杂,再由于“拐点”理论一般是运用于解释经济衰退后的恢复性增长,而我国经济并非衰退,也不应是“恢复”,而是战略“软着陆”后进入平稳滑行,不是“着陆”后再反弹。

    应当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台”的形成是有基础的。它是我国现有宏观经济政策和现行经济体制潜力释放的体现。也就是说,按中国的现行政策力度和现行体制优势,中国GDP保持7%—8%上下增长率是可能的。但是,也是有一定制约和一定代价的。提出更高的增长率不现实,认为中国经济会大起大落也过悲观。

    另一方面,2001年以来,由于出口需求减弱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依靠国内需求拉动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我国现在不是“出口主导型”国家,将来也不可能是“出口主导型”国家,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主要是在国内需求。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已经很高(2000年为44%)。世界经济的变化,将会明显地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对这一点,应当有充分的认识。因此,扩大国内需求与扩大对国外的出口需求,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前行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走路,才会平稳,才会匀速。

    (二)国民经济局部过热

    中国经济已经走近过热“红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能源紧张加剧、物价上涨、存款利息缩水,煤荒、电荒、油荒等能源危机仍在加剧。所有这一切不过是投资过热升温的表象。

    尽管宏观调控部门连连出手,但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依然令人瞠目。2004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了15.2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已超过合理目标的2.5倍。  过度投资使得能源、原材料供给捉襟见肘。一季度,煤、电、油、运输的生产均保持在近年来最高水平,但仍难以满足需求的过快增长。2月末,全国煤炭库存仅1亿吨,比年初下降了5.3%;发电同比增长15.7%,但电力缺口仍达900万千瓦左右,有23个省区市拉闸限电。

    与此同时,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在去年上涨4.8%的基础上又上涨8.3%。

    经营成本增加拖累企业亏损额上升。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9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由降转升,增长6%。

    当前经济的局部过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民营企业(其中主要是房地产、钢铁、汽车、零售业等)过度投资引起的 。过热的经济形势,导致政府开始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和再投资进行严格的审批和控制,以减少盲目投资和许多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前不久,中央政府出面叫停的江苏铁本项目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三、民营企业的政策法律环境

    (一)政策法律环境的几个主要方面

    民营企业的政策法律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市场准入问题。我们所谈的市场准入,是指进入特定行业、领域和项目的许可。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的政府管制理论,所谓市场准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政府补贴要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补贴实际上就是市场准入的不公平。第二是减少行政许可,也就是通常讲的要改革审批制度。“全国人大已经开始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制定《行政许可法》,就是为了规范政府的审批行为。审批在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还是需要的,但是不能用得太滥。当然这不等于说减少审批就可以随便进入市场,还需要有不同的规定。在《行政许可法》的草案中分四种情况,审批是一种情况,还有核准制、登记制和资质认定。” 第三是配套条件要公平。配套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如果给民营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同给已经进入市场的国有企业的价格不一样,就会削弱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配套品和代用品的政策也得一视同仁,否则,也会制约企业的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价格。如果政府采取限定价格的办法,对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是不利的。因为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要竞争,价格是很重要的手段,如果限定了价格,就难以竞争。因此,所谓市场准入,就是要保障上述四个方面的公平。当然,从原则上看,加入世贸组织后,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要实行国民待遇;对国内的民营企业,也应当同样实行国民待遇。

    其次是融资便利问题。目前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很少,大部分是间接融资,民营企业能发行债券或上市的比例还很小。中国证监会已经明确,在上市问题上各类企业一律平等。据调查,目前在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中拆借还较为普遍,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融资上的各种不便,私人拆借的比例还很大。融资对任何企业都是很重要的问题,融资的目的一是用于长期投资,二是满足流动资金的需要。我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比,发展要慢得多。如何满足民营企业流动资金的需要,这是我国货币市场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三是税费合理问题。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较重,这主要不在税方面(当然在税方面也有一些不合理的规定),而更重要的是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因此,一是要推进费改税,减少不合理的收费;二是在税法中有些问题还需要合理解决。例如现在的合伙企业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都规定既要收企业所得税,又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的所有者要负无限责任。

    最后是保障权益问题。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其法律框架主要由三个方面的法律构成:一是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如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二是规范市场基本关系的法律,如合同法、信托法等;三是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倾销法等。这三个方面的立法工作,这几年都在不断地努力推进,但法制建设有一个过程。

    (二)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

    当前,有关企业发展的各种有利于民营企业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首先,是宪法的完善。十六大以后,国家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正式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其次,是《合同法》。新出台的《合同法》从总则的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修正到违约等方面都做了科学、细致的规范,有效地引导、规范了市场交易活动的进行。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权益立法保护问题已经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如何抓紧清理与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在主体、产权、投资、融资、税收、市场竞争、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和权益,构建民营企业的社会诚信体系,促进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立法部门的重要课题。|!---page split---|

    四、民营企业的文化环境

    企业家作为现代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在中国民营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企业家的产生是制度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变迁决定企业家的成长,文化背景决定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对大多数企业家来说,企业文化是影响改革的主要因素。文化是价值观和信念的体现。这些又决定企业的决策类型,指导企业行动,并且影响个人行为,在大多数组织中,文化是行为的支柱,决定着组织决策的形成。

    (一)民营企业家族文化

    目前,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的管理模式是家族式管理或刚刚从家族式管理走出来。这一现象绝非偶然,而是受到独特的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为家族而忘我工作。在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宗法关系构成了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第一重关系。在这种经济伦理下,为了家族利益而进行劳动成为近乎神圣的义务。这种对家族名誉、利益的高度尊重,产生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勤奋、节俭、诚信、无私奉献等经济伦理;与西方人为了实现个人理想而追求成就的动机大不相同,中国人的成就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成员的期望。在市场调节能力不强、规则不健全及信息不完备时,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简单,管理层次较少,成员间具有较高的信任与合作能力,企业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2、保守性、依赖性、排外性较强。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家庭的高度认同,大大淡化了人们对社会和组织的认同,促使人们过度地依赖家庭。家族血缘关系成为潜在的社会原则。家庭的牢固、团结超过一切考虑,家长是必须绝对服从的权威。以此为背景形成的社会文化具有两个显著特征:(1)不鼓励家族成员为家族以外的人或组织承担责任及共同分享权力;(2)行事具有专断性和随意性,人们对未来的可预见性极低。在这种强调家事重要的社会文化的长期孕育下,一种低信任度的社会结构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低信任度的社会结构导致了对中国私营企业成长至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先天不足。

    (二)民营企业文化的特点

    1、面向市场经济的特点。民营企业很少得到政府的特别关照,所以,不得不通过市场去求生存、求发展,因而与市场经济有天然联系,形成了面向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建立了相机抉择的经营理念、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机制,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等等,这种文化渗透着民有、民治、民营的特点。

    2、刚柔相济的特点。民营企业是天生的弱势群体,长期处于特殊的环境中,由于社会的普遍歧视,缺乏法律环境保障,政策不平等,融资渠道不畅,市场秩序不规范,致使民营企业长期在夹缝中生存,这种“夹缝文化”具有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特点。在夹缝中生存,除了勇敢还要灵活,民营企业文化还具有灵活变通、顺应环境的柔性特点。

    3、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民营企业文化博采众长,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既保留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也吸收了现代西方的文明成果,既保留了农耕文明的活力,又兼容了工业文明的精神。

    4、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特点。民营企业文化追求制度创新、技术产品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论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来看,我国民营企业所处的总体环境仍欠佳。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中的诸多问题,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繁荣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同时,民营企业自身也要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通过影响和改造其发展环境来成长壮大。

    五、优化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对策思考

    (一)认识上、观念上需进一步端正对民营企业重要性的认识

    政府需重新评估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不能再把它看成是对国有企业的拾遗补缺。民营企业不是国有经济的对立物,而是支持和维护了国有经济的巩固与发展,是为中国改革开放继续带来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力量。应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彻底改变“恐私症”的传统心态。规范法规政策与完善法制环境,放开民营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市场准入及融资方面存在的一些明显的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利益,保障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平等,切实消除行政管理中存在的歧视现象,使企业遭受平等的待遇。

    (二)在修宪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的权利体系是否完备,固然要看一看它的成文法律,但更重要的是要看一看它的宪法是否全面地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财产权是法律的核心,各国宪法都把财产权利作为其宪政的基石之一。宪法学者普遍承认: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在人权范畴内,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源泉,财产权则是实现生命权的保障和工具。人们如果没有占有、使用和支配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也就失去了维护其生命的正当途径。财产权同样决定着自由权。对财产权的发现和对个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发现是一致的。在宪政之下,侵犯个人的财产即是侵犯个人的自由与尊严。“财产(权)的安全度是自由的安全度的指标。财产权是其他一切自由的防火墙。一旦这道墙失守,其他的权利和自由就保不住了。”

    (三)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快速扩张

    国企改革是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重点,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国有价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做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继续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承包、租赁、合资、合作、参股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参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把国有经济的"退"与民营经济的"进"有机结合起来,在进退中实现民营企业的快速扩张。要允许有能力的民营企业通过资产控股、技术入股、兼并、租赁、购买承包等多种形式,利用国企改革中中小企业闲置的资产扩充自己的生产能力,并享受国有企业在盘活存量资产方面的政策。

    (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

    资金不足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引导资金投向民营企业,发展适应民营企业需要的多层次现代金融体系。目前,在民营企业的实际融资活动中,非正式金融仍是民营企业解决创业和企业运作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具体形式包括民间借贷、商业信用、相互担保等形式。在当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时,应重点发展外源性融资,而直接融资应当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五)放开经营权,为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良好的环境

    鼓励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应降低民营企业进出口权的审批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消除所有制歧视,赋予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对外贸易;鼓励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国外投资办厂,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发展的外向型水平和国际化程度。鼓励参与国际竞争,在海外投资的审批,海外融资与海外上市、外贸经营权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在人员出国、资金和设备调出等方面提供方便,鼓励民营企业放开手脚大胆地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降低民营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的条件,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民营出口生产企业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并在信贷、外汇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James C. Collins; Jerry I. Porras, Building Your Company’s Vis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6,5.;

    2、Henry Mintzberg, Bruce Ahlstrand, Joseph Lampel: Strategy Safari: A Guide Tour Through the Wilds of Strategy Management. China Machine Press, 2001;

    3、温兴琦:《我国民营经济国民待遇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工商管理研究》[J]2004年第4期;

    4、项保华著:《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M],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5、卡尔••••W•斯特恩、小乔治•斯托克:《公司战略透视》[M],上还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

    6、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7、赵锡斌等著:《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周三多、邹统钎著:《战略管理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欢迎与作者交流你的观点与看法,作者联系方式:武汉大学商学院 温兴琦 430072 电话:027—87340544,6275848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5038.html

更多阅读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危机下的中小民营企业路在何方

利润下滑融资困难,中小企业“一夜猝死”   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大量企业关门,尤其中小企业深受重创。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得到的信息是:经济在不断复苏,在持续恢复......到了2011年,情况如何呢?   国家有关部门耗时多半年对广东

直升机驾驶人才短缺 人才短缺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首要挑战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民营企业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和发展,众多优秀的民营企业迅猛崛起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然而,民营企业在其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经常面临亟需突破的人才问题。      日前,万宝盛华(中国)对民营经济最发达的

韩长安:民营企业发展需政策输血

 “私营企业户数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产值以年均50%左右的速度增长,税收以年均70%左右的速度增长,就业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

声明:《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及其优化》为网友衍夏成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