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强:建设造“心”运动的推动者



  [导言]不可否认,百年建设有其过去的辉煌与深厚的积淀。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转型时期,建设面临着新的市场竞争格局,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建设似乎显出疲惫之态。这里面也许有更多的甚至是错综复杂的原因,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建设必须重新锻造自己,必须突围,尽管在2003年,建设有如神来之笔,出人意料地扭亏为盈。

  那么,如何使建设在新的市场环境里,扬长避短,轻装上阵,扬帆远进?建设将面临全新的甚至是更严峻的挑战。建设对过去有着怎样的亲身体验?对今天有着怎样的现实把握?对明天又会进行怎样的远景运筹?一句话,建设将如何认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并拿出更有效和实际的行动。

  可喜的是,陈永强先生正在努力地给出答案。

  重铸信心

  面前的陈永强,更像一个白面书生,而戴上眼镜后,这样的第一感觉更加强烈而固执。

  2004年3月2日,是陈永强上任建设集团总经理之职的第443天。就在这一天,他接受了本刊专访。面对记者,他显得谦逊而激情,当然,也不乏理性。前不久,他因为在短短一年时间使建设扭亏为盈,避免了重建摩(B股)退市,而获得了2003年度“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

  2002年12月份,陈永强临危受命,赴任建设。彼时的建设,早已风光不再,产销连续下滑,职工大量下岗,骨干也纷纷流失,人心涣散,信心不振,市场尽失。有人甚至断言:不出两年,建设必定破产!

 陈永强:建设造“心”运动的推动者

  “我就要看看摩托车行业到底有没有前途,建设到底有没有盼头!”人言可畏。提起去年的那些风言风语,儒雅的陈永强有些激奋和不屑。“这么大的一个企业,有这么辉煌的历史,有这么坚实的基础,会做不好?没有理由嘛。”说到这里,他的手势包括面部的表情都缓和了许多。他开始保持温和的笑容。

  事实证明,他的到来确实改变了建设的现实处境:据行业统计,建设去年产销分别达到75万辆和73万辆,增长率分别达到88%和68%,由2002年的全行业第12位上升到第8位,产销增幅均居全行业第一。

  其实,建设的落后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必然产物。建设曾经凭借着国有企业在政策、资源、人才等各个方面的绝对优势,再加上当时的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民营企业尚未形成气候,所以,顺风顺水的历史条件,使建设很轻易地成为业内不可一世的翘楚。那个时期实质上是几个国有企业的寡头游戏。后来,平衡的市场环境被后来居上者打破,新的竞争使寡头游戏变成了一场市场逐鹿。跟许多国企一样,建设在辉煌之后陷入低谷:从1997年开始,建设连年亏损,一直到2002年,这使得建设不得不大面积裁员,多时达8000人。缺乏市场竞争的观念是主要因素。现实表明,由此而导致了强烈的排异反应,后果是一系列的决策与措施的被动与滞后,尤其是跟市场的严重脱节。那时,缺乏动力之源的建设无奈而疲惫地脱离了与其身份相符的地位,被挤出行业前10名。

  辉煌时期的建设,曾经创造过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随着垄断优势的失落,处于被动状态的建设逐渐失去锐气与激情。在那个时期,有一个很明显的失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结果使企业跟市场需求背道而驰,不仅丢失了大片传统市场和战略市场,还导致建设走上减产——裁员——亏损的恶性循环轨道,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市场离建设越来越远,建设给市场的信心也在飞速消解,而企业效益的每况愈下,更使员工们深陷迷惘。这些,令建设内外交困。

  多年的市场经验,使陈永强具有了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的分析能力,他很快便把脉到建设的两大症结:一是信心不足。信心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员工自身信心的缺失;2、市场对建设的离心。二是观念陈旧。尤其是缺乏市场观念和必要的市场手段。

  所以,当记者问到建设最缺的是什么时,陈永强直言不讳:“最缺的是观念,是一种思想。这是由现状决定的。建设虽然是个大企业,但是员工长期都生活工作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上下班都在一起,活动半径也很有限,在思想上、管理上难免会形成一种近亲繁殖的现象。最要紧的是这种近亲繁殖跟生理上的不一样,它很难用肉眼看见。这是处于封闭环境里的必然后果。建设要将思想观念的转变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观念变了,天地宽了,建设也就大有可为了。”

  到建设后,他立即燃起第一把大火。这就是建设在2003年发起的一次大力度的主动降价运动。当时,就有人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建设以前不是宁丢市场也不降价吗?然而,现实证明了此举是极有用心的一招:以此为契机,迅速夺回失去的市场,消化积压产品,充分利用产能,加固现金链,同时,也有效遏制了竞争对手,而降价其实也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真可谓一石多鸟。

  谈到主动降价,陈永强的眼里流露出一种大智若愚般的狡黠。“如果失去了市场,那还生产什么?市场经济,有了市场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嘛。”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此举让正在下降中的建设内部有了生气与活力,员工们开始“忙且快乐着”,对员工来说,忙着比闲着更能说明问题。而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也向外界传递了一个鲜活的信息:建设正在建设。这更进一步恢复了市场对建设逐渐失去的信心。

  “2003年以前,我们去找经销商,人家一听说是建设,见都不见面。而去年,人家都纷纷找上门来。上次召开经销商大会,来了几千人,都自费来的。有一个经销商还握着我的手说,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销售副总何谦如是介绍,脸上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销售上来了,待遇改善了,员工们更是热情高涨。“我们终于又找到感觉了。”员工发自内心的话语,显示建设开始逐渐恢复知觉。

|!---page split---| 

  锻造核心

  陈永强很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作为创办人的张之洞、用过建设生产的“汉阳造”的毛泽东跟建设的渊源,以及后来的三次大的技术引进和辉煌,都成为陈永强重塑建设自豪感、历史感、责任感与自信心的生猛教材。他更明白,建设需要吸取悠远的文化精髓,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更需要锻造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和精神。这将是他要做的最重要的本质上的事情。

  建设还有一个桎梏,就是企业文化缺乏市场内涵,员工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对于一个完全面对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说,这简直是要命的。如何重新认识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并正确地进行定位?如何实现由传统的陈旧观念向现代的市场观念的彻底转变,并保持跟时代与市场共振?这是摆在陈永强面前的一个艰难命题。

  所以,对于建设来说,最大的敌人是自身。

  员工和市场对建设的信心的恢复,让陈永强有了再次出拳的力量。现名列中国汽车行业第四的长安集团也有过坎坷经历,销售额在低层次徘徊了4年,他担任销售副总后,创造了销售两年翻一番的奇迹。对市场运筹的游刃有余,使他如鱼得水。

  “如果不是陈总及时到来,销售公司将会继续裁员,由个人承包。我们也将离开建设,投奔其他企业。”一名销售人员深有感触地说。

  “如果我晚来几天,他们可能都不在这里了。我来之前,建设已经作出了两个决定,一个是裁减销售人员的,另外一个就是停止赞助建设围棋队。我觉得不可思议。建设什么时候落魄到这个地步了?”说到这里,陈永强的声音竟有些颤抖。

  陈永强自诩“反其道而行之”,在这两个方面得到了更实际的印证。销售人员不仅没有被裁减,反而增加到1000多人。对建设围棋队的赞助一如既往,力度更大。

  “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建设将全面收复失地。”陈永强决心如铁。

  事实上,体态庞大的建设没有提炼出最核心的东西,并形成独特的竞争力。所以,一些新规划与方案的果断出台与强力实施,更能说明建设对自身的崭新认识与认真定位。陈永强必须给建设装上一个启动程序和一个运转链条,让建设走上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正本清源就非常重要。所以,上任不久,陈永强就针对建设的顽症开除第一剂猛药:提炼“一三九”行动纲领,即举起新建设的旗帜,做大做强军品、摩托车、车用空调三大支柱产品,大力实施战略、信息、营销、新品、精品、成本、流程再造、人才、人心等九大工程。在此基础上,还制定了“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一个支撑,即坚持雅马哈技术支撑;两大市场,即做好国际、国内市场;三大基地,即以重庆、上海、广东为生产基地;四支队伍,即加强经营管理者、营销人员、研发人员、生产操作技能型人员队伍建设;五大核心,即培育营销、研发、品牌,组织结构、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让建设有了行动的明确方向和实施行动的具体步骤。

  对于已经苏醒的建设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把握的新的契机。就像一个巨大的雪球,开始滚动了,更需要再加把劲。这时的建设更有方向感了。如果站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建设,也许可以更能清晰地看到一个正在重新改造的新建设,以及其满怀激情与创造的前景。建设有一个上下都知道的“六年三步走”的总体设想:第一步,在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摩托车生产超过100万辆,车用空调压缩机产销60万台以上,实现从国内市场参与者向国内市场竞争者的跨越;第二步, 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以上,摩托车产销200万辆以上,车用空调压缩机产销100万台以上,具有较高的赢利能力,同档次产品质量乃至综合管理达到德国、日本水平,实现由国内竞争者向国内市场引领者的跨越;第三步,到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以上,摩托车销达400万辆以上,车用空调压缩机达170万台以上,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雏形,实现从国内市场引领者向国际市场竞争者的跨越。

  现在的建设,已是箭在弦上。

  展露雄心

  这样的宏伟目标,确实有些骇人。“当然,要实现建设新的大跨越,有一些难度,但只是一些而已。”陈永强在记者面前表露着他的自信。“我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长安时亲手运作过50个亿的资本。建设跟长安有相似之处,只是,建设现在面临的不是计划经济,而是更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那套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了。而一旦完成转变,形成新的企业理念和运作机制,实现一年翻一番完全没有问题。”

  这给了记者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虽然建设有了新的转机,但是,如此宏大的计划能否落到实处呢?实际上,如果建设不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真的可能被那些流言蜚语不幸击中。这也是建设进行绝地反击的内在动因和生存发展需要。我们可以从2004年的一些举措里,看出建设转身的风度。

  首先是搬迁新址。这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形而上的厂房扩增,用意巧妙:通过场地置换,既获得一笔可观的地理位置互换的差价收入,使流动资金更充裕,又可以解决原厂房逼仄的问题;同时,这对重建摩(B股)来说,在去年扭亏为盈的基础上,更具支撑力,这是否会支持其在2004年交上一份更可喜的答卷呢,也不是不可能。

  收购南方雅马哈中方股份,对建设来说,极具战略意义。建设声称要三分天下,要争夺行业话语权和市场发牌权,更需要资本与实力。所以,此次收购就格外引人注目。跟雅马哈的紧密合作,将使建设的品牌得到更有力的支持和提升,技术实力也将得到极大增强,可以有效抵制本田系、铃木系的猛烈攻势,还能进行有力反击。从此次收购的成功也可以看出雅马哈跟建设的合作关系很和谐,同时,还传递出雅马哈格外看好建设的信息。当然,建设独享雅马哈在中国的合资权利,再加上竞争的激烈,将促使雅马哈加大对建设的支持力度。合资公司还能作为建设的试验田,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完全可以移植到建设,有利于建设的深度变革与整体转型。

  企业的竞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建设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正在实施的人才战略,为建设构筑新的人才金字塔,这将形成建设发展的长期驱动力。2003年,建设不但没有裁员,反而招聘了300多名大学生,还引进了9名博士。今年又准备招300名大学生。“每年招300个大学生,这个政策五年不变。”说到引进人才,陈永强很兴奋:“这些都是建设的宝贝。建设靠什么去拼,去赢,就靠这些宝贝!”

  这些战略和措施的制订与实施,更能折射出建设的新心态:转变观念,激发活力。具体在行动上,则表现为盯住市场,整合资源,苦炼内核,外拓边疆。作为百年建设,要重新起航,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疑惑,值得欣慰的是建设已经重新认识并开始改变自己,而且富有激情与创造地行动起来了。

  “我坚信这一点:三分天下,必有建设。因为雄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不会飞得比雄鹰更高。建设就是那只重新起飞的雄鹰!” 说这句话时,陈永强格外激动。如果建设在有了最核心的东西之后,再加上已经迅速建立起来的最广泛的信心,其雄心才有坚实而可靠的基础。

  建设的背后,陈永强正成为建设造“心”运动的坚定推动者。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5858.html

更多阅读

陈斌强:孝心感动中国

演讲中国·春晖天下陈斌强:孝心感动中国2月19日晚,201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直播,“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当选。半年前,浙江省演讲与口才学会常务副会长何欣教授曾向我推介陈斌强的故事,建议我作为演讲素材,去年10月以来,我

王强:我一生最重要的事会托付给徐小平,而非俞敏洪

王强:我一生最重要的事会托付给徐小平,而非俞敏洪/附:徐小平:忆俞敏洪与新东方上市记2013-06-12靈宇:都不是偶然的!一物克一物!看完后,更欽佩俞洪敏的度量!(徐小平)电影《中国合伙人》热映之际,《人物》采访到了电影的真实原型、新东方“三驾马

张国荣&陈百强:旧时光里的老故事°组图

图:Pluto文/飘雨桐原想好好整理,奈何资料是那么那么的多。都想保存下来,于是唯有转载。地址:张国荣亲述:我和陈百强是如何结识没有注册,无法留言告知。谢谢这位朋友,让我们更加清楚——关于哥哥与丹尼,旧时光里的老故事。 ----

声明:《陈永强:建设造“心”运动的推动者》为网友好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