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需;而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以前,教育资金是由国家负责的,但国家的投入毕竟有限。特别象我国这样地广人多的发展中国家,需要资金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必须从多方面、多渠道来筹集资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的宣传力量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高校所积蓄的广告资源显然是一个筹资之路。
高校广告受众的特点1.受众的高同质性
高校广告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其中大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无论从人数还是从其信息来源的侧重点来看,毫无疑问是这群人中绝对的主体。他们有相近的年龄,有相同的教育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的经历。他们乐于接受信息和追求新奇事物,是社会中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同时,他们的消费意识也处在同龄人的前端。这种高同质性能使企业的广告更具针对性,能更有效地锁定目标受众。
2.受众的高素质
高校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受过很系统的高等教育,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所以,他们能理解广告存在的合理性和其对于社会的价值。因此,他们对广告的抵触情绪较少,能够善意地对待广告传递信息的形式和手法。同时,他们对广告内容的理解能力是一般社会公众所无法比拟的。对于高品味的广告,高校绝对是一个好的“用武之地”。但如果广告太肤浅,创意太过平庸,则无法期望在这群人的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
3.受众的群体性
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一种群体意识,有较强的归属感,在消费上尤为如此。一方面是同学间有意识的互相模仿,在消费上互相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信息的高度共享――同学间的互相传播的连锁效应能极大地强化企业的广告效果,但负面传播的影响也将变得广泛而难以控制。
4.战略性
高校里的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经济师、经理人和公务员。良好的教育背景注定他们在未来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无论作为未来企业的决策者,政府意识的执行者,还是作为普通的消费者,他们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将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能否在这群人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将关系到未来的利益和发展。
但是这种影响力和随之而来的利益大部分是预期的,不可确定的。企业并不能立刻得到。但富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应在他们年青的时候抓住他们。所以,企业在考虑高校广告收益时,应对其战略性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清醒地认识到其投入的价值所在。
5.成本性
相对于社会上的大众媒体,高校中广告的投入成本是很低的,特别在开发的初期更是如此,而广告效果不一定会逊于大众媒体。
|!---page split---|
开发高校中的媒体和资源高校内存在各种媒体,其传播效果并不比大众媒体逊色:
1. 报纸
校报是校园内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平面媒体,在校园生活中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担负着宣传学校政策、校园动态、反映学生生活的责任。但由于资金的限制,校报无法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在内容和版式上进行较大的改进和创新,制作质量普遍不高。在报刊五花八门,内容多姿多彩的今天,显然无法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其影响力也大打折扣。但作为校园内部的主力媒体,校报的优势也是明显的。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好恶。因为,校报的编辑、采编和撰稿人大多本身就是学生。校报完全可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全部或部分引入商业运作模式,创新版面,开辟新栏目,积极发展其广告业务,从而打开新的资金渠道,解决资金问题。这必将极大地促进校报的编辑们改善自身的工作,丰富报纸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可读性强的信息源。
2. 杂志
高校中最为常见的杂志是学报,学术气息很浓。其有国家统一的刊号,除了在本校发行外,还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流行。特别是一些重点院校,其学报的发行量是较大的。相对于大众刊物,其目标读者更为集中,主要是教授和专业的教师、学生。
目前,学报几乎没有大的商业介入,这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在社会上的学术影响力。单调的封面,空白的封底、封二和封三,浪费了资源,也制约了办刊思路。
显然,开发其广告资源,也是学报全面走向市场的发展之路。
另外,高校中的社团组织(如文学社等)也有自己的杂志。充分利用其广告资源,也是这些社团走向壮大发展的一条路。钱是一种收获,而引入市场经济中商业杂志的办刊思想和经济意识是更大的收获。
如果运作得当,谁敢断言将来不会有媒体巨人诞生于其中,正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这类成功的校办科技企业一样?
3. 广播
校园广播站几乎是各大高校必备的传播媒体。它不同于大众广播,其听众几乎没有选台的权力,只有听与不听的权力。其内容大多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发布的消息都与学生切身相关。引入商业的运作模式,不但能解决资金的问题,而且可以激发广播站的活力。
4. 电视
现在,已有部分高校安装了自己的闭路电视系统。这可以说是以后的发展趋势。这类主要面向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有线电视以其高度集中的定位性区别与大众电视台和有线网络。
5. 网络
随着全国高校校园网的建立,上网对于学生已如看书一样普遍。一些著名的学校的Web Site ,如清华、北大和华中理工等,其每天的访问人数甚至可以和某些商业网站相媲美, BBS也是办得有声有色。在网络广告日益崛起的今天,这些网站的商业价值同样是不可限量的。如果说校园中的其它媒体是地方性的、局部性的话,这些网站便是面向全国甚至世界的宣传栏。它们担负宣传学校的形象重任,同样也可顺带宣传愿意出钱的企业的形象及其产品。而借高等学府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广告和产品广告所具的说服性和可信度是专业媒体没有的。 |!---page split---|
6. 路牌
学校中美丽的林荫大道或小路象公园一样宁静恬人。校方完全不必为这些或大或小的道路花钱安路灯和付电费。采用能和校园环境相融合的路牌广告,不但能照明,还能为校方带来经济效益。
7. 其它
校园中还有其它一些广告载体。如饭卡、上机卡、借书卡、澡票、宣传栏以及学校的信封、信笺等。
其实很多商家早已看好高校的广告潜力。如肛泰制药的小红人系列广告在高校的卫生间中很是常见。“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肛泰制药,专心治痔”的广告语早已是深入人心。抛开该广告的定位和效果不谈,其敏锐的广告意识确是值得赞许。还有许多企业自制的留言袋,方便学子们的同时推销了自己。而直邮广告在高校中更是铺天盖地。
无论从经济收益的角度,还是从加强管理的角度,学校都应该管理和利用好这部分资源。
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注意力便是一种能创造价值的资源。只要思维放开了,就会发现能吸引注意力的地方都可以作为广告媒体来开发,甚至于球场上的篮球板、楼梯的转角处、黑板上的空墙,都可打上企业或产品的广告。关键是要敢想、敢做,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的。正如长城公司拍卖其电脑上的上网快捷按钮一样,敢为人先。让后来人感叹:“哦,原来这方寸之间也是可以拿来卖的!”
我们知道球队可以拍卖冠名权,企业可以出卖商标权,那么学校是否可以有“什么权”可以卖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其实,莘莘学子们早已懂得如何利用广告的宣传效应为开展活动拉赞助,酬集资金。许多学校足球、篮球比赛的冠名权早已是某些企业的囊中之物。
许多学校都用教一楼、教二楼,或西附楼、东附楼等类的名称作为分辨建筑物的标志。诸不知这些建筑物的名称就是一种资源。如主要用于电信专业学生使用的教学楼的冠名权,完全可卖给电信行业中的企业,如称之为华为大楼、西门子大楼等。同样,大学各院系的名称也可有偿转让。如电信工程学院可改为爱立信电信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可称为大众别克汽车工程学院等等。只要企业愿买,学校就可以卖,甚至于大学的主名。如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的冠名权如卖予二汽神龙,不妨称为神龙汽车工业大学。另外还有校园内道路和广场的冠名权。
有人也许会说,学校这样做会不会过于商业化了,会不会影响学校的形象,会不会影响对学生的教育?要知道,整个社会都商业化了,学校岂能偏安于一隅?学校应该溶入社会主流生活中去,包括经济生活。
而实际上,校企间的合作早已是千丝万缕。学生的实习就业、校企的研发和企业员工的培训都从这种合作中受益非浅。
当然,要做的这一切还需要同有关政府机构和上级机关的政策保持一致。例如,学校的名称通常就不是学校能自主决定的,需要教委的批准。但办学社会化和产业化,已经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基本趋势是显然的。
|!---page split---|
开发和管理高校广告资源的途径可以考虑把高校广告媒体的代理权以招标的形式拍卖给一个或多个专业广告公司。这样,广告公司能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学校的责任和管理费用都较小。但学校对广告公司的运作和广告的形式、内容将难予控制。
另一个思路是高校自办广告公司,一方面代理内部媒体的广告创意和制作,另一方面也可为广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更重要的是,学校能有效地对所发布广告的形式、内容予以控制,使其同高校的氛围相适应。但学校在广告运作方面将不可避免地缺乏实际经验,虽然有对广告理论熟知的专业教师。并且,前期的资金投入也不少,学校将不得不承担更多的风险。
当然,高校也可通过资金或其所拥有的广告资源入股和专业广告公司共同投资建立合资公司,并派员参予管理。借助于专业广告公司的资金和专业经验以及其已有的客户渠道,学校将能以较低的投入和较小的风险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学校对于广告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管理及运作理念和经营目标的差异将是合资公司成长的难题。
另外,也可考虑成立一个媒体集团统一管理和开发某一区域内的高校的广告资源。
开发高校广告资源的利益对于国家,无论从增加税收还是从节省教育资金的投入方面来看,开发高校广告资源显然都是有利的;对于广告公司,又多了一个针对性强的有效媒体;对于广告主,则可以花小钱办大事,甚至办到在普通大众媒体上不能办到的事情;而对于学校,一方面能筹集一部分教学经费,并能把一部分公共设施的制作、维护等支出转嫁给广告主(如道路的照明电灯及其电费、垃圾筒),另一方面,一些公益性的宣传也可转移给广告公司进行创意和制作。
至于学生,能得到更多的商品信息,贴近社会;特别是广告相关专业的学生,校园广告简直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如果学校能和广告公司达成某种协议,还可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甚至为广告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同时,广告促销活动也丰富了校园生活。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当今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大学又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之地。高校广告将是企业的名片,有利于企业吸引优秀的人才。
这样的多赢局面,何乐而不为?
开发高校广告资源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广告的内容应得到充分而有效的控制,不能与学校的学术气氛相违背,不允许传播不健康的信息。
其次,广告的数量也应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一方面是出于对广告效果和最佳收益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过多的广告泛滥显然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将于开发高校广告资源的初衷相背。
外,广告的传播形式也是一个问题。如何使之与校园的环境相协调,相映成趣,而不是破坏其“生态环境”?
当然,任何新事业都是“摸石头过河”,总会有始料不及的问题会涌现出来。关键是要敢于创新,问题总会解决的。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的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