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孤岛的危害
目前尚处于信息化起步阶段,或起步不久的企业,很少感受到信息孤岛问题。只有当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企业或行业现有业务的正常开展时,信息孤岛的危害才体现出来,并影响企业信息化应用和持续建设,逐步成为信息化提升效率的重要瓶颈。“信息孤岛”的不良影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孤岛导致信息的重复输入和多口采集,影响数据的实时性、一致性和正确性彼此孤立的系统要顺利运行,必须对相同的数据重复输入,将一个系统中的统计结果和计算结果输入到另一个系统中,使得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效率低下。由于数据来源的口径不一,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额外的劳动,而且经常造成数据不一致、不正确,使得企业领导面对不同来源的报表中不一致的数据而无所适从,成为阻碍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在手工操作的传统模式下,数据的不一致的错误可以用手工的方式“方便”的进行修改,但是在信息化系统中,不一致的数据往往是统计和计算出来的结果,不是简单的修改就能解决了的,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时,我们可能会束手无策。由于数据的一致性不能保证,自然也会影响到数据的正确性,降低我们对系统的信任。 2、信息孤岛不能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反馈,影响业务的顺利开展 信息不能及时、充分共享是信息孤岛的突出矛盾。如果企业中“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系统之间既不能有效实现信息共享,又影响业务的顺利执行。由此所造成的信息共享、反馈难,信息化作用无法得到有效体现。 例如,销售部门需要及时掌握产品库存信息,并及时了解销售订单处理情况,又要随时知道产品价格变化情况,掌握销售回款情况。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销售涉及到销售、库存、财务、订单处理等,在这些系统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很多工作仍然需要借助手工来完成,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最终可能又退回到全手工操作方式。 3、信息孤岛影响操作和决策支持信息孤岛的存在难免导致一套系统一套账户和密码,每个需要操作计算机的人员要记住多个账户、登录口令,经常需要从一个系统退出再进入另一个系统,给操作带来不便。企业主管需要站在企业全局把握生产、经营情况,需要在产、供、销的一体化的基础上对企业人、财、物进行统筹管理,而孤立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提供跨部门、跨系统的综合性的信息。企业管理者要求随时可得到市场、财务、人力资源等实时的信息,迅速调动、消化企业资源以反映市场需求。在信息孤岛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各类数据不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局部的信息不能提升为管理知识,决策支持只能是空谈。 4、企业信息孤岛的存在,影响信息化的集团化、行业化应用,制约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经开始从企业应用向网络化的集团应用、行业应用推进。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作为集团总部或行业大系统的一个个节点,为集团总部或行业总部及时提供生产、经营的指标数据,构建集团应用、行业应用的神经系统。如果在企业节点上附着的是相互孤立的“单元”,这样的神经末稍不能为总部的“大脑”及时提供信息,集团信息化和行业信息化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电子商务对外要求与供应商、分包商、客户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协作,对内要求与企业内部的产、供、销环节实现一体化集成。当客户通过互联网订购企业的产品时,企业需要从产品的原料供应、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出库、包装发运到跟踪客户付款、原材料或新的备件订购进行一体化的网络化操作。这需要基于Web的系统和现有的在企业中运行的后台应用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如果存在信息孤岛,电子商务的效果可想而知。 信息孤岛的种类 信息孤岛可以存在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以及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由于行业之间、行业内各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相互排斥,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重大障碍。实现行业、政府、企业以及企业各生产环节之间的协作,就需要走出信息孤岛,才有可能向社会信息化的目标前景。 按照信息化应用层次划分,信息孤岛有企业内部信息孤岛、行业内信息孤岛、行业之间信息孤岛等。企业内部信息孤岛是讨论最多的内容,也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部分;行业内信息孤岛是指行业内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或不同领域之间的信息孤岛,例如政府各职能机构和部门之间,各银行之间的系统;行业之间信息孤岛是行业信息系统之间相互屏蔽,例如工商与税务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这些信息孤岛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障碍。 按照类型分有“数据孤岛”、“系统孤岛”、“业务孤岛”、“管控孤岛”。“数据孤岛”是最普遍的形式,存在于所有需要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的系统之间;“系统孤岛”指在一定范围内,需要集成的系统之间相互孤立的现象;“业务孤岛”是说,由于信息孤岛导致一个业务不能通过网络系统完整、顺利的执行和处理;而“管控孤岛”指智能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之间脱离的现象,影响控制系统作用的发挥。 信息孤岛的解决对策 消除信息孤岛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有信息孤岛出现了并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就可以集中力量进行解决;虽然任何预防措施也无法真正杜绝信息孤岛的产生,但是有效的防范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孤岛,在出现信息孤岛时可以比较方便的解决。信息孤岛对策需要从现有信息孤岛的解决和未来信息孤岛的防范两方面着手。 一、解决现有信息孤岛的措施 解决企业现有系统信息化孤岛采用升级替换、建立接口、集成平台方式。 1、升级替换 升级替换就是对现有失去持续维护能力和没有维护意义的系统,采用升级的办法或用全新的系统替换旧系统,将旧系统中产生的数据导入到新系统中,从而消除现有信息孤岛。这种办法可以从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库系统等统一起来,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系统的整合和业务的集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对企业信息化重新规划,对现有运行的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替换。 2、建立数据交换协议和数据接口 建立数据接口是一种不彻底但有效的方法。针对一些业务上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些系统可能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全面升级又不可能,可以采用建立数据接口方式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接口协议建立后,由供应商负责自己系统的修改,遵循接口协议在规定的数据存放地点存、取所需要的数据。 目前各银行开展的代收费业务就属于这类形式,银行与需要代收费的行业系统之间通过接口协议实现数据交换。银行根据接口协议获取收费信息,收费完成后由银行按照接口协议将收费结果反馈给收费方的系统。 3、通过集成平台实现系统应用的集成 集成平台是可以适应于不同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的通用工具,就是通过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公共数据、应用软件、硬件和各种标准联合起来,在不同企业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当在多个企业系统之间进行商务交易的时候,集成平台也可以为不同企业之间实现系统集成。 海关总署建设的“电子口岸”就是跨部门联网的集成典范。为了提高通关速度,从2000年起海关总署开始推进“电子口岸”的建设,借助国家电信公网资源,将海关总署、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十几个部委管理的进出口业务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电子底账,集中存放在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 二、信息孤岛的防范 将要实施的信息化系统,从防范可能产生信息孤岛地方入手,进行“全面”的规划、统一接口标准、建立业务流程定义规范。 1、统一信息化规划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确定统一的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库系统,规定企业信息集成模式、接口标准和规范。在保证各个数据流畅通的前提下,达到消除“信息孤岛”的目的,实现各个子系统的高速、高效互联,达到信息共享和网上数据交换,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在以后实施新的系统时,可以依据总统规划要求来进行,确保在后实施的系统能接入进来,尽量避免产生新的信息孤岛。 2、理顺企业的数据流 企业信息化作为一个严密的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是以各业务环节数据的完整和准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的实施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的,因此,理顺企业的数据流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 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管理水平进行量化的过程,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良好手段。管理是一种思路,这种思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当这些数字形成数据流时,也就表示了这一管理思想的过程,理顺了数据流也等于理顺了管理。因此要明确部门之间哪些数据需要共享,哪些数据要上报企业领导,哪些部门需要获取外部的知识或信息,企业的哪些数据需要对外发布和宣传,哪些数据需要保密,子公司要与总公司交换哪些数据等等。当数据流理顺后,相应的业务管理流程也就一目了然,管理流程也就理顺了。 3、统一数据平台和集成标准 统一数据平台的基础就是以业务为核心,通过信息流将企业各部门的主要业务操作集成起来。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需要根据企业规模确定数据的分布式数据结构或集中式数据模式,统一数据库系统和运行平台。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的需要确定分布的层次、数据传递方向和标准,这样有助于减少日后消除信息孤岛的成本。 在随后实施新系统时,新系统必须按照规定的数据平台、数据接口进行建设,并实现新系统与现有系统之间的集成,保持信息源的唯一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孤岛隐患。总结 信息孤岛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对现存的信息孤岛采用集成的方式,对个别无法集成的旧系统采用替换升级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必要时从规划开始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造。通过统一的信息化规划,保证信息标准的统一和来源的唯一性,在满足目前信息化需求的同时为将来实施新的系统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实施新系统时遵循统一标准实现系统之间的集成和信息共享,避免出现新的信息孤岛。 总之,信息化是企业变革的手段和契机,通过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信息化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良好手段,企业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流程再造,供应商需要提高系统的适应性,打破信息孤岛,达到企业整个信息系统的集成统一。曹国法,(河南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郑州,文化路68号中科信息大厦6楼,邮编:450002,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1995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历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局郑州轻金属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河南思达软件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现任河南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自1997年先后从事生产企业计算机仿真和工业模糊控制方面的研究,此后陆续在交通、邮电、电力行业从事行业计算机信息化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现主要从事电子政务、企业ERP方面的研究和策划。所负责开发的电信、交通、电力方面的信息化系统在国内近百家中小企业得到成功应用,主持的企业ERP系统在数家大型企业、电子政务系统在多家政府机关得到成功实施和应用。在企业信息化规划、实施和项目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成功经验和部分失败教训。发表信息化论文十数篇,出版信息化专著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