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迁新居,买了两台国产名牌数字高清电视机,使用不到一星期,两台都坏了,修也修不好,只好换了两台新的。 我家一直是国货的忠实消费者。十几年前,买第一代冰箱彩电洗衣机,就全是国产货。几年前搬家家电换代,又全部买的是国产名牌,价格比进口货便宜许多。事实上,几年用下来,几件家电产品质量真的一直都较好,因此现在再次坚定不移购买国货。没想到,这次买的两台质量都有问题:一台只有声音没有图像,另一台不能换台。 前一台买的是一个近年上升势头很猛、大有替代第一大品牌趋势的A品牌。维修工上门维修,又拆又卸,又焊又接,折腾了大半天,但最终说修不好,需换台新的。还好新的至今没出现什么问题。第二台电视不敢再买A品牌了,就买了过去一直使用、国内产销量最大的B品牌。没想到两天后也出现问题:遥控器不管用。维修工上门检查后说,不是遥控器的问题,是机子本身的问题,但修不好,要换台新的。 过去使用一直觉得不错的品牌,今天怎么都因质量问题困扰起我这个老用户?不会只是个碰巧,让我家全赶上了这个“个别质量问题”吧?这样的“个别质量问题”到底有多少呢?我真的替这些厂家担心。客观地说,A、B两个品牌售后服务都不错,接线员声音甜美温婉,维修工上门快捷,修理认真,换货也及时,但令人忧心的是,企业频繁提供这样的售后服务,成本不就得大幅度增加嘛!维修是一笔费用,养一批维修工是一笔费用,换货也是一笔费用,再加上与此相关的管理费用,恐怕不是一笔小数额。成本一高,企业竞争力就大打折扣。 近些年,家电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排在行业第二、第三甚或更后面的,都想着当第一,排在第一的也在努力保持“霸主”的位子。竞争越来越走向品牌竞争,但近几年在实施品牌战略时,有的企业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他们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抓品牌,质量问题就退居次要地位。企业在打品牌上,不惜花费重金和大量功夫,但对于名牌产品最基本的要素———质量,却或多或少有所忽视。企业高层对于名牌战略的实施,有一整套方案,但唯独没有促使质量稳定上升的方案。

应该说,没有质量就没有名牌,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因为,消费者是不可商量的,也是没有耐心的,他们不会等你下一次质量上去了再买你的产品。如前所说,A品牌就至少失去了一个用户,因为如果它质量好,我家第二台彩电还会买它的;B品牌本来在我心目中是质量过硬的,如今也大打折扣,亲友邻居如要买彩电,我也再不敢冒昧推荐它了。 质量是品牌生存的基础。我们要建百年企业,产品质量先要让消费者长久信赖;我们要赶超国际名牌,首先要在质量的稳定性上与之看齐。面对市场激烈竞争,企业既要开拓市场,又要树立品牌形象,还要开发新产品,也要搞好售后服务,更要抓好企业内部管理……但无论如何,千万不能忽视了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