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新股上市就像北京“堵车”,前面出不去,后面挤上来,水泄不通,而这一困局有望在2013年得到化解。 证监会近日发布新规《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取消了此前境外上市的硬门槛,进一步放宽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降低了企业赴海外上市门槛,比较利好中小企业。“新规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打开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证监会主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李曙光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但即使受到鼓励,新规短期内恐难见效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美国跟中国的资本市场制度有很多不同,公司管理要求更规范以及财务审批更严格,尤其是去年中概股遭遇信誉危机后,令国内企业赴美国上市之路愈加艰难,面临的挑战更大。 制度红利不断释放 证监会一面整治资本堰塞湖,一面频繁释放制度改革红利。 化解“堰塞湖”压力
虽然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能起到化解新股发行压力的作用,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现在并非易事。 因为中方企业必须符合上市所在地的相关法律要求,包括财务资料全面、公司管理要求规范等条件,但自从去年中概股遭遇信誉危机后,美国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看法严重偏低,投资者的兴趣和信任度均出现降低,因此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条件要比以往更为严格,面临的挑战与难度可能更大。 “中国企业将面临境外上市门槛可能提高、审批更趋严格以及投资者不信任等挑战。”熟悉公司法律事务的中关村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英军表示。 具体而言,新规实施后,一些中小企业可以赴海外上市,但中资企业赴美国上市与在A股上市存在若干差异,中国是审批制,而美国是备案制。“在美国上市,一份招股书就长达几千页,提交的材料要求全面且规范。”对美股与港股颇有研究的格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可兴告诉记者。 “据我所了解,国内中小企业在管理构架等很多方面都不符合美国规定,短期内很难改变这些,再加上美国审批较严,通过的难度较大。”张可兴表示。 一些投资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国内企业赴境外上市面临的挑战比以前更大。 近年来,由于“浑水”“香橼”等专职做空中国上市公司的机构频频活动,中概股在海外市场遭遇了大起大落,从当初的受热捧到信誉危机,再到频被做空。中概股公司股价一落千丈,甚至不得不以私有化形式退市。 “这也跟中国企业面对美国维权与诉讼时,不够配合有关。”苏培科补充道。 据美国罗仕证券统计,2010年至2012年6月,已有33家中概股公司宣布了“私有化”计划。分析称,未来可能越来越多的中概股会选择私有化退市。在浑水的猎杀下,2012年8月,户外广告老大的分众传媒也选择了私有化退市。 另有数据统计显示,仅仅2011年这一年里就有28家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因为遭到香橼等做空机构的猎杀被迫退市,其中东南融通金融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南融通”)就是其中之一。 东南融通在上市4年之后的2011年8月17日被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并退入粉单市场,而做空机构香橼正是东南融资的退市主力推手。在2011年4月26日,香橼在其官网发布一份研究报告,质疑东南融通造假。 受此危机冲击,中概股去年股价跌幅均较大。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6日,在美国股市上市的257家中概股共有92家公司股价低于2美元。其中,低于1美元的概念股有43家。这令2011年境外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信任降至历史低点。 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没有机会。“这场危机让中国企业接受了教训,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得到上市。”李曙光对记者表示。 王英军也认同:“一些发展比较完善与规范的企业,符合境外上市财务与法律等条件,可以境外成功上市。” “这需要中国企业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财务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减少违规问题出现,改变上市圈钱的理念,否则就不免有麻烦。”苏培科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李曙光认为,去年爆发的中概股危机,中介机构应承担部分国际证券市场的责任。在他看来,在企业上市中,中介机构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如在财务上存在做假账、过度包装企业等问题。 对此,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指出,要通过明确职责边界、落实责任要求、严格责任追究的制度安排,推动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等各方主体进一步归位尽责。 自从中概股遭遇信誉危机后,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条件要比以往更为严格。 有公开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13日,A股待上市企业的队伍已排到了831家。“800多家拟上市公司IPO排队对A股压力太大,鼓励一部分企业赴境外上市,旨在分流上市融资压力。”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对记者表示。 近日证监会发布的新规降低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门槛,具体而言,废除了原“456”规定的一系列财务规定及对应的前置程序,境内公司在符合境外上市地上市条件的基础上,可自主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请。新规将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所谓的“456”的财务门槛,是1999年要求海外上市的企业需有4亿元净资产、5000万美元融资额、6000万元净利润。 除了取消“456”财务门槛,相比1999年发布的《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新规的上市范围也不再突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另外,证监会还将申报文件数量精简到13件,并简化审核程序,未来拟境外上市公司向证监会递交相关批复20个工作日内,就有望收到审核批复。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更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鼓励中企赴境外上市外,近期更有券商建言选择新三板来分流IPO排队压力,还有权威人士建言选择债权融资等方式。在业界看来,管理层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来化解新股“堰塞湖”问题已经是大势所趋,既能减缓拟上市公司排队压力,也可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管理层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来化解新股“堰塞湖”问题已经是大势所趋。 境外挑战不容忽视 在业内人士看来,证监会对于资本“堰塞湖”多管齐下的思路很明确:一方面,退市制度开始动真格,*ST炎黄(000805.SZ)、*ST创智(000787.SZ)被率先出局;另一方面,通过减低海外上市的门槛、探讨IPO转新三板等举措,来分流新股上市压力。 业内的关注点在于,这些举措能否为萎靡不振的A股注入强心剂? 近期以银行为代表的蓝筹股崛起,被市场认为是QFII的推动力量。根据证监会投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针对沪深300成份股中的沪市股票,QFII的净买入额是今年前7个月净买入总额的40多倍。 而且近期市场传闻,目前管理层已经通过快速引入机构投资者如QFII、养老金等增加市场资金供给,部分对冲了限售股解禁的压力。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12月解禁数量和市值均创年内最大。当月解禁股数高达337.66亿股,市值2294.65亿元,较上月1112.87亿元的解禁市值增长一倍有余。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以来更是出现了外资频频抄底中国股市举动。根据国际基金跟踪监测机构EPFR统计,今年9月份以来,外资明显加快了买入中国股票的步伐,中国股票基金自9月份至今的累计资金净流入达到62.5亿美元,而今年以来的净流入也不过64.4亿美元。 而近期有报道称千亿养老金即将入市,更为股市燃起了一把火。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委托投资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委托投资期限暂定两年。 证监会一面整治资本堰塞湖,一面频繁释放制度改革红利,似乎对短期的资本市场起到了正面作用。但苏培科认为,上述措施增加市场资金供给只能起到短期效果,改善短期流动性问题。“根本解决问题旨在制度层面的改革,股票市场规范化发展,建立资本市场长效机制。”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政策变动一览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持续至今,中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相关政策法规监管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1992年起,中国企业开始在美国各级证券市场实现间接上市,如华晨汽车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侨兴环球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1993年4月9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批转证监会〈关于境内企业到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存在的问题的报告〉的通知》。 1997年,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陆续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随之,国务院于1997年6月20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也就是业内所称的“97红筹指引”。1998年2月27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若干问题的通知》,细化了“97红筹指引”。 2000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在境外间接上市需要取得证监会的“无异议函”。2003年,该监管要求被取消。 2003~2004年,盛大、中国网通、招商局、中远、中航油、无锡尚德等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境外实现间接上市。2003年4月12日,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发了《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使境外间接上市的规范由单一的证监会审批转变为由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共同监管。 2005年1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业内简称11号文),针对境内企业境外间接上市在投资和外汇两方面提出了审批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