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市场营销学 市调人谈茶叶营销



  茶叶延传着中国三千年的茶文化,沟通民众情感,积累民族情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重视生活的“质”,随之茶叶与百姓生活靠得更近。目前最新调查表明,茶乃是中国人最喜爱喝的一种饮品。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仅讲究喝名茶、喝好茶,也更重视茶叶的美容保健作用。1998年中国的茶叶产量恢复增长,达到66.5万吨,其中名优茶叶的产量达到11.6万吨,约占全部产量的17%,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人均年消费茶叶达到1公斤以上。根据农业部统计显示,中国茶园面积居世界第一,其中已经投产的茶圆面积约76万公顷,国内销售量达到39.5万吨现在中国人均每年消费茶叶在0.6公斤以上,比90年代初增长约两成。

  通过权威调查机构在2001年春节期间对中国十大城市居民茶叶消费的调查发现:居民自己饮用的茶品牌依次是茉莉花茶、信阳毛尖、竹叶青、毛峰、紫笋茶等;而居民用来送礼的依次西湖龙井、洞庭湖碧螺春、铁观音、信阳毛尖、毛峰等。从调查当中发现一个普遍现象,送礼用的都是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茶,自己饮用的茶都是地方杂牌,价格低廉,这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在调查中还发现,人们多数只知道毛峰、毛尖、龙井等茶名而具体的品牌不清楚,,甚至将品牌和茶名混在一起。这说明我们茶叶的品牌的市场渗透力较弱,整个行业的品牌塑造意识较淡,行业的销售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推销阶段,竞争手段较为原始。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市场竞争层面,谁先抓住主动,占有先机,谁进入的壁垒就低,投入的相对成本就小,否则,一旦市场进入激烈的竞争阶段,再做品牌的工作,其介入的壁垒就高,投入的相对成本很大,而且其运作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从目前品牌环境和竞争状况来看,市场的需求空间仍然很大,很多文章可以去作,当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茶叶消费关键存一个正确引导和消费意识的提升过程,务必将茶叶行业的市场运作推进到营销阶段。无论是产品的研发,市场的细分,价格的确定,通路的设计及推进,还是贴身促销都必须围绕消费者展开,最终塑造具有个性化内涵的茶叶品牌。当然这需要对消费者进行充分细致的研究,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状况,购买动机,购买价格,购买地点,包装偏好,口感偏好,购买量、决策过程等等,同时要研究现实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消费者对他们是怎么认为的?了解我们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什么样的状况,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研究消费者给他想要的,这是营销致胜的法则。优秀品牌的内涵一定是满足,无论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亦或心理层面的,但最终都必须形成一个差异化的动机支撑,那就是消费者选择你的真正理由。

 市调人谈茶叶营销

  研究目标消费群,给他一个理由,让他选择你!  

  欢迎您直接与作者探讨您对此文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的电子邮件为:[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8282.html

更多阅读

助推纳税服务再升级 《点茶成金》助推中国茶叶营销升级

最近几年,中国茶叶行业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很多地方政府都在为茶业复兴、振兴地方经济出谋划策,以切实行动打造地方的茶叶品牌,中国茶叶行业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中国茶叶行业对茶叶营销仍然不够重视,对品牌运作和茶

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 茶叶营销,如何借助“致青春”的力量?

   流行歌曲,流行服装,流行电影,处处都是流行的力量,处处都是流行的诱惑。   例如,当致青春成为一种流行时,你不去“致青春”,你已经不好意思去面对同事,也不好意思去面对朋友。这就是流行的力量,你不想去做,也时刻挂念着去做,你不想去

双剑合璧 茶叶营销图书终于“双剑合璧”

   今年茶叶营销的难度会大于往年,因为各地茶叶的产量越来越高,理性消费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正如大家熟知的,品牌和销售,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左右手,也是一个企业营销的左右手。中国茶叶行业要谋得良性发展,就必须

茶 叶 营 销 计 划 书 茶叶营销,怎样用好传统文化?

2012年11月11日,天猫和淘宝总共完成了191亿元的交易额。这给很多茶企带来了震撼,于是,在茶叶实体店销售受困之际,不少茶企开始转向电子商务,利用网络卖茶。从战略角度看,这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在《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一书中也重

茶叶营销:从白茶拜堂到鸳鸯戏茶

茶叶营销:从白茶拜堂到鸳鸯戏茶有新意,才有生意。茶叶营销也不例外。快到2012年了,火爆的茶叶市场又出现了“鸳鸯戏茶”的营销呼声,说来也不算是奇怪的事情,各种茶类轮番上阵,争夺市场主角,自然要在品牌营销上弄出新的东西来吸引大伙的

声明:《茶叶市场营销学 市调人谈茶叶营销》为网友盲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