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内经济形势,笔者认为,白酒行业未来十年仍将持续稳定增长,但这种增长,更多地由消费升级下吨酒价位持续上升所贡献,而高端和超高端白酒销售则需要创新商业模式来实现。 白酒企业竞争本质 白酒行业竞争的本质是由消费者形态决定的,品牌属性历史化和消费形态引领化,是影响竞争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首先,优质高端白酒品牌如果没有历史文化的属性就很难被消费者所接受认可;其次,意见领袖引领消费并催生了白酒行业“盘中盘”模式的出现和大行其道。 将企业有限的资源聚焦在由意见领袖构成的小盘中进行推广,符合白酒内在的消费规律,无论是小盘形式为餐饮渠道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团购渠道,盘中盘模式都能让市场推广见利见效,但最终影响效率的不是模式本身而是竞争形势,当市场竞争参与者都纷纷扎堆餐饮和团购渠道的时候,投入产出效率就会降低,这在白酒行业过往十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行业本质和竞争形势,呼唤新的商业模式和渠道模式出现。
![2016白酒行业发展趋势 白酒行业趋势分析与研判](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281860432220.jpeg)
未来产业想象和市场增长点的判断 未来白酒产业的发展会有这样几个规律: 一,白酒未来五年的增长率会维持在20%左右。从白酒三大增长支撑点“收入水平、人口年龄结构、寻租空间”上来看,增收和人口红利的边际效应,以及国进民退导致寻租空间的进一步拉大,仍将使得未来五年白酒行情会持续繁荣,行业保持在20%的增速是值得期待的。这意味着五年后白酒的规模将接近6,000亿,2018年将接近10,000亿。 二,好光景下,白酒行业将有一批企业保持在40%的增速。“如果白酒行业能够保持20%的平均增速,意味着白酒行业将有一批企业保持在40%的增速”,这是经济学的规律。40%是什么概念?连续五年保持40%的增长,企业规模将增长五倍,“衡水老白干”、“迎驾”等都是这个业绩的保持者和超越者。站在已经过了“十二五”前半年的时间节点上看,这样的趋势预测正在验证。 三,“茅台”的涨价,将持续推动白酒整体价位的提升。根据“茅台”过往涨价的幅度和频率,结合“消费者购买力提升、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茅台”在2015年市场零售价将不低于3,000元,那么“茅台”涨价之后空出的3,000元以下空间,将由区域二线名酒和具有背书效应的品牌来承接,在零售价超过500元以上的价位带,区域性名酒将面临品牌力和产品力不足的问题,如果没有商业模式创新,传统的商业模式将会缓冲消耗外部市场机会带来的增长幅度。 白酒财富承接的模式 管理大师克里斯滕森研究过一个现象:为什么在传统市场环境下的产业霸主,在面临新市场环境变迁的阶段会有迥然不同的结局,有的会持续辉煌基业长存、有的会日落西山衰退消亡。 大师发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当环境呈现颠覆性变化时,传统环境下越成功的企业失败越彻底;当环境呈现渐变性时,传统强势企业可以通过局部优化来维持以往的竞争优势。 白酒的消费是一个老年人影响中年人、中年人影响年轻人“自上而下施加影响”的行业规律,所以行业环境的变化是渐进式的、缓慢的。但是在环境颠覆性变化时面临“生与死”极端淘汰局面,大多数企业都无法维持原态。根据大师研究,当环境变化的时候,企业首先需要调整的是商业模式(产业链条每个参与者获利的方式),然后倒逼企业进行管理模式的变革。“市场环境——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当三者呈现良性互动和稳定平衡时,企业就能够持续繁荣、基业常青。但遗憾的是,任何一个企业成功的背后,都是由特定的价值观所决定,这种价值观,是企业进行内部资源配置的指挥棒和导航仪。企业的成功,是因为它的指导价值观暗合了外部市场环境的特点,“当环境变化的时候,能活下来的不是那些能力最强的商业物种,而是适应性最强的商业物种”,今天白酒市场的环境又在发生变化,在迎接万亿时代的过程中,谁能胜出称王呢?是那些能够随需而变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快速迎合市场需求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