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危中有机,白酒厂商在行业波动中寻求发展机遇是可能的。笔者认为,白酒行业的机会空间有以下几个方面:
![肺腺癌分化程度与预后 震荡与分化](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282734993217.jpeg)
第一是市场容量空间。白酒行业2012年的市场容量将达到4500亿元,而且市场集中度调研显示,白酒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大中型企业市场份额占有率不足10%,行业发展的空间仍然存在。 第二是价位空间。如今高端白酒奢侈化的进程减缓,但是趋势不可阻挡,中高端价位未来也会冲击高端,这一系列的价格波动均将呈现新的竞争机会。在白酒市场有一个异于其他行业的情况,竞争越激烈,价格越高。 第三是消费市场。党的十八大为中国未来消费市场定了基调,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收入分配方案的配套,中产阶级的兴起将为未来白酒市场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空间。 第四是资本市场。联想、海航、中信等集体“饮酒”,加之外来资本高盛、九鼎等参与,白酒行业近年“投”声一片。资本市场带来的行业整合为未来行业持续增长提供了条件。 第五是产业整合。这几年大型企业并购中小型企业的消息频出,洋河与双沟强强联合,华泽集团整合16家区域白酒企业,近期也有消息称五粮液在寻求并购对象。 机会与危机并存,白酒厂商抓住机会度过危机需要掌握三种能力: 首先是把握消费趋势的能力。白酒产业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广告时代,成就了秦池、孔府家酒等;第二阶段的“盘中盘”时代,成就了口子窖、古井贡等;第三阶段是正处当下的团购时代,成就了洋河股份、郎酒等。如今的白酒行业已经从渠道为王、终端为王转化为消费者为王的时代。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收入有几大相关性,一般而言,当年人均收入达3000~4000美元时,对基础温饱型的消费需求较为明显,而人均年收入达7000美元时,则有利于人们向更高层次的消费上转移。在政府抑制“三公”消费情况之下,高端白酒及奢侈品销售增长将会放缓,但是中档消费将会持续放大。 其次是掌控渠道效率的管理能力。白酒行业的营销模式在不断变革中前行,从1990年代的广告驱动,到口子窖的酒店“盘中盘”,再到2004年左右洋河引领的团购时代,近年也有新的营销创新,2011年国台酒业以当年10亿元的销售收入、400%的增长率引起行业注意。这家企业的前身是金士力酒业,曾经因为打造“现代健康白酒”被行内人耻笑,2008年国台酒业的销售规模仅仅是3000万元,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如何获得如此快速增长?原因正是其神秘的“超终端模式”,这一模式强调核心消费群体身边的资源发动,将原来的消费顾客变为经销伙伴,并通过口碑传播和良好的产品体验迅速扩张。 再次是不断提升内部管理的创新能力。白酒行业受人诟病的原因之一是其落后的管理环境,一家的年销量5亿元白酒企业,销售人员只有11个,按理来说这样高的人头产出率应该是行业翘楚,其实本质上是一个人在销售,就是其总经理,这样的现象在白酒行业比比皆是。郎酒集团是近年销售收入飞速增长同时品牌美誉度不断提高的企业之一,从“群狼战术”到“一树三花”,从品牌事业部到矩阵式品牌管理结构,这家企业在不断借鉴与创新中获得行业尊重。 白酒企业如果能够以塑化剂事件为契机,沉潜内敛,锐意进取,行业未来的光辉与繁荣将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