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化剂事件曝光之前,唱空白酒行业的声音已经此起彼伏,作为白酒行业从业人员,要正确地看待此次事件对于行业的影响,寻找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尤其对于产业投资者、企业家、白酒经销商、销售人员来说,这个行业是否值得守望显得愈发重要。 行业库存危机、质量安全、产能过剩、价格泡沫是白酒行业面临的几大问题。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白酒行业面临累卵之危](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282863541666.jpeg)
第一是库存危机问题。伴随塑化剂事件的是茅台另一个利空消息,据报茅台库存高达2万吨,消息甫一出世茅台股价应声大跌,后虽被证实为虚假信息,但是白酒行业高库存、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已然成为共识。2011年郎酒在冲击百亿目标之时,为了年底冲量,迫使经销商压货严重,年初的渠道库存甚至高达销量的40%。 第二是质量安全问题。每一次的白酒行业调整均伴随着一次质量安全事件,例如1998年山西毒酒事件,导致行业长达5年的下滑,可谓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塑化剂事件暴露出整个行业在质量安全管控、标准制定和新闻发布等协同链条的脆弱。 第三是产能过剩问题。经过黄金十年的白酒行业,积累下的产能能够让整个行业消化30年。笔者在茅台镇调研期间,当地酒商也透露:“如今已经是茅台镇第三次发酒疯,现在自己囤的酒能够自己卖3年。” 第四是价格泡沫问题。这个问题在过去来看是行业机会,但是时过境迁,在“三公”消费政策变化的打压下,茅台奢侈化进程受阻,从高峰价格2300元/瓶降至如今的1300元/瓶,其他一、二线品牌的高端产品价格纷纷失守。与此同时,价格区间又存在板结现象:一、二线名酒牢牢占据500元以上价格空间,省内强势品牌占据300~800元价格空间,而剩下的低端品牌与区域格局品牌在100元以下的夹缝价位中生存。一方面机会有限,另一方面泡沫危机,白酒企业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