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格狂潮退去的一刹那,备受资金压力考验的经销商或许会逐步出现‘裸泳者’。明年的经销商肯定会几家风险几家愁了”,有专家认为。由此可见,目前确实有经销商面临着非常大的资金压力。对此局面,经销商又该如何面对?
![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 领会御冬十法应对产业调整](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283852457283.jpeg)
铁犁认为,当前局势会促使白酒经销商的座次重排,经销商队伍的洗牌必不可免。他分析指出,未来三类经销商生存能力较强:一类是产品结构合理,高中低档产品都有涉及的;另一类是资金充裕的经销商,第三类是企业管理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的经销商。 对此,铁犁还为渠道商提出了“御冬十法”。分别是:限制高端抓腰部;限制名酒抓地产;限制政府抓企业;限制专供抓定制;压缩批发抓零售;门槛降低抓名酒;人才流动抓人才;厂商结盟抓联合;商商联盟抓“大树”;渠道转型抓加盟。 在白酒业打拼20多年、历经了无数次大的风浪的广东粤强酒业董事长王富强认为,面对上半年不利的经济环境和白酒结构的调整,渠道商必须在三个方面继续加强:第一,坚持诚信理念,当产品销售量受阻的时候,正是企业体现品牌价值的时候,品牌建设决不能松懈,这是渠道商生存的根本。另一方面需要强化队伍建设,及时引导员工转变观念,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树立必胜的信念,营造团队攻坚的氛围。第三方面提升服务品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还要全方面的细化区域布局。无论2012年是多么的困难,但是要始终相信,机遇与挑战并存。 他还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人均白酒消费量,还远远未达到饱和,尤其是在传统的饮食文化中,白酒是这一文化灵魂的载体,拥有稳定的市场增长空间。面对风云独变的经济形式,面对扑朔迷离的市场环境,面对大势所趋的结构调整,渠道商需要的不是迷茫,不是彷徨,更不是丧失信心,需要的是对白酒前景的高瞻远瞩,和对未来企业经营的执著探索。 后记 白酒的冬天真的来了吗?就目前看来,白酒产业较之前几年,的确呈下滑之势,但是,在持续的火热之后,或者说“泡沫”褪去,又何尝不是一种自发的理性回归呢?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也许,目前的低谷正是为白酒的“过热”敲响了警钟。我们都希望白酒产业更加健康,更加朝阳,那么就需要我们一定要前行在理性的道路上。 广州论坛虽然落下帷幕,但是话题仍在继续。据本刊了解,在中国流通协会组织下,一场关于酒业超商的论坛即将举行,届时我们会收获更多对于白酒产业未来、渠道商未来的观点思考。在接来下半年时间里,本刊即将举行的《中国名酒60年·流通渠道价值思辨》上海、杭州等论坛,我们更期待专家、学者为白酒的健康未来不吝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