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VS“群雄”:是“鲶鱼”还是“浑水摸鱼者”?



     360 VS“群雄”:是“鲶鱼”,还是“浑水摸鱼者”?

  360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刺头,其董事长周鸿祎则认为将360形容为“鲶鱼”更恰当。在2012年9月的互联网大会上,周鸿祎为自己的“鲶鱼”角色做了注解,“由于有我们的存在,可能使这个行业的竞争更加平衡一些,由于我们的存在,大家都会变得更加开放一些。所以我觉得360可能会是这样不断创新和颠覆者的角色。”

  可是,它真的只甘心做条“鲶鱼”吗?

  “免费午餐”吃胖了360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陈峻松教授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是消费者的注意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球经济”,当不能获得用户眼球的时候,一切商业模式都是镜中花。互联网时代用户量的积累越来越快,不会有机会给你慢慢成长,必须用一些办法,让用户数量快速增加。

  360的“起家”,便是得益于这种竞争思路。“360作为行业的后来者,为了快速积累用户,在行业其他竞争对手还在收费的情况下,以免费制胜的竞争策略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这肯定会触动竞争对手的利益,但是这也是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 陈峻松说。

  2006年,周鸿祎投资入主奇虎,推出了360安全卫士,其主要的进攻目标,就是他自己一手缔造、后来卖给了雅虎中国的3721中文搜索。当时的360安全卫士不但能够解决流氓软件给用户带来的困扰,还因为周鸿祎“手刃爱子”而备受关注,装机量很快突破千万。360成立后的第一架,打得名利双收。

  紧接着,360抛出“免费”论调,“凡是互联网的基础服务都应该是免费的,例如:IM、邮件、搜索及多数网游。杀毒软件也是属于这种互联网的基础服务。” 2009年10月,360发布了永久免费的“360杀毒1.0正式版”。

  “永久免费”这四个字立刻灼伤了杀毒厂商们的心,因为当时国内的主流杀毒软件最长的试用版本也不过3个月。仅一个月,“360杀毒1.0正式版”的累计装机量就超过了5000万台。

  很快,当时在个人杀毒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瑞星就和360展开了口水战,指责360“便宜没好货”。但是就像备受周鸿祎推崇的《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的书《免费:商业的未来》中所说:“如果人们不能从你这里获得免费的产品,他们大可以去其他地方获得。免费对消费者具有难以言喻的魔力,能够让人们忘记商品的坏处,让感情一触即发,交易量马上就会出现不止于10倍的增长。”

  陈峻松也表示,在互联网领域,大部分商业模式都是建立在免费提供给用户,然后等用户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来寻求别的盈利模式,不过这一点在传统行业比较难以复制。

  “3Q”大战,是“攻”还是“防”?

  这些年我们看到,每每周鸿祎要出击,都会以“用户体验”之名。

  在陈峻松看来,这场发生在2010年11月的“3Q”大战的交战双方之所以都底气十足,就是在于“用户多年来积累的使用习惯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短期的伤害的确会造成部分用户的流失,但是从长远看来,只要继续关注用户体验,流失的用户很快会回来。”陈峻松说。

  作为用户,我们多少都在那晚体验了被逼着做出“艰难决定”的情境。丝毫感觉不到这些企业奉“用户体验”为最高宗旨的诚意。

  据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其实在3Q大战之前,周鸿祎和马化腾关系还算融洽,在腾讯被众多互联网企业诟病其抄袭的时候,周鸿祎还曾出声支援,说腾讯是一家敢于创新的公司。不过这一切都只建立在腾讯没有涉足360的安全领域的时候。

  2010年中秋节期间,腾讯把早已经引起360注意的“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成“QQ电脑管家”,基本涵盖了360安全卫士的全部主流功能,凭借着QQ庞大的用户基础,腾讯此举直接威胁了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地位。 于是360出手了,用的是周鸿祎的老套路:以“安全”之名,为用户而战。这个招如果得胜,360将成为蚂蚁撼大树的典型商业案例。但是腾讯并没有让他如愿,这场大战非但没有能改善用户的体验,更让用户陷入了煎熬,在这次大战中,那些嘴里天天喊着用户体验至上的产品,也开始因为竞争而不惜损害用户权益。

  陈峻松教授认为,在这次战争中,其实双方都在逼迫对方快速做出产品体验的改进,就像柯达最终毁于自己创造的数码相机一样,如果自己不去革新,等到别人的产品占据了先机,你就永远失去了机会。

  至于腾讯和360,虽然在工信部的调停下双方很快道歉偃旗息鼓,但是却拉开了长达两年多的3次官司的序幕,这甚至影响并推迟了360的上市计划。或者,这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吧。

  “小3”之争,大众的审美疲劳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方式是一种‘游击战’的模式。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大都年轻、充满个性,思想上不像传统行业的从业者有禁锢。因此,大家似乎对‘口水战’没那么排斥。”陈峻松教授说,“更重要的是,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行业的后来者,想要快速上位,制造话题并引起用户的关注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的确,周鸿祎是制造话题的高手。无论是“艰难的决定”,还是“重要决定”,周鸿祎很会利用微博这样的网络传播工具。

  2012年5月,周鸿祎在微博上宣布360涉足手机领域的消息后,就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小米手机,连发了数条与小米手机相关的微博,并与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和黎万强爆发口水战,争论的焦点包括CPU频率、A8和A9架构CPU的差别、手机屏幕大小等问题。这一次周鸿祎进攻的中心思想还是“用户体验”,称要让用户用上性价比最高的智能手机。表面上,周鸿祎又为用户“谋得”了福利:小米手机开放购买,并且向下调价。而在这场你来我往的口水战里,360特供机也随之出够了风头,取得了还算不错的销量。

  “在商业领域,不像法律领域非黑即白,有其灰色地带,我们不能一概地以对或者错来定论。比如周鸿祎指责小米暴利,那么这个指责是空穴来风,还是有所夸大?如果是纯属污蔑,那么这个可以上升到法律层面解决。”陈峻松说,“但是夸大就是一种竞争的手段,它也许看上去不够正大光明,但很多时候都管用。”

  可业内资深人士却认为,推广360特供机还不是360发动这次战争的主要目的。“小3”之战的本质不是周鸿祎和雷军之间的个人恩怨,也远非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那么简单,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入口争夺战的预演。

  “3B”大战背后的竞争实质

  作为一个行业的后来者,想要进入一个有强大竞争对手的行业时,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抓住其弱点,然后找到攻克办法。不过,也要提防自己的弱点被抓住。

  “在互联网行业,想要彻底改变用户的习惯非常困难,而给后来者积累用户量的时间又少之又少,所以找出竞争对手的问题,制造话题点,转移大家的关注度是个办法。” 陈峻松说,“但是这样的竞争方式只适合用户关注成本很低的模式,像搜索这类,用户不用付出任何费用,用鼠标一点就能实现。过度的话题性竞争,不但不能够快速积累用户,只会伤害到用户的感情,降低用户黏性。”

  在发生于2012年8月的360和百度的战争中,360一改以前高调的竞争姿态。8月16日,360低调地发布了综合搜索,百度迅速做出了反应:当天,百度就联合了多家知名安全厂商成立了安全联盟——这个中国互联网史上首个以搜索引擎为中心的安全联盟,号称是要聚合安全领域厂商的力量,共同打击钓鱼、违法、诈骗等危害用户上网安全的网站,给用户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但是业内人士认为,百度此举目标直指360,避免它祭出“安全”和“用户体验”的老招。不难看出,百度对360进入搜索领域是提防已久。百度认为:“360搜索违反了Robots协议,直接抓取未经授权信息数据。”并找到了众多业内知名人士帮腔支援,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360不应把优势建立在破坏行业游戏规则上,随意改动游戏规则会触犯行业底线。周鸿祎时时处处以消费者名义说话,其实是越界了,对消费者是不利的。”

  用户体验再次成为360攻击竞争对手的“利器”。不过,8月28日当晚,李开复的一条微博道出了所谓体验的“真相”:“问:百度和360今晚的争夺战谁会输?答:用户”。很快3B“对掐”就在工信部的干预下暂时偃旗息鼓。但9月20日360发布了独立搜索域名,这是否会重燃战火暂时不得而知。

  “比较好玩的是,360每一次的战争,都会给自己找到一个道德的高点——‘改善用户体验’或者‘安全’。”陈峻松说,“在商业竞争中,这样的方式无疑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万一将来出现纰漏,也许还能用道歉的方式挽回。”

  但业内资深人士却指出,360进入搜索领域是其全面布局的重要一步,在互联网时代,谁能更多地掌控用户,谁就能雄霸天下,在目前的用户使用习惯上,搜索是用户访问网络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已经通过安全卫士和安全浏览器网罗了大量用户的360自然不会放弃这块奶酪。因此早在360推出安全浏览器的时候就已经有业内人士预言,那将是周鸿祎为重回搜索领域埋下的伏笔。

  从这些年360发动的战争不难发现,它不仅仅是想做一条鲶鱼,更想做那个聪明的渔夫,而结果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

  “小3”之争

  对手:小米手机

  时间:2012年5月初

  竞争焦点:智能手机市场

  360出招:指责小米手机暴利。

  周鸿祎:“其融资文件透露今年卖300万到500万部手机,每部利润七八百元,总利润在25亿人民币……”

  小米出招:自曝小米手机的成本构成。

  黎万强(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我们对360的态度,就是反对口水仗,但是如果是就产品层面的竞争,我们会血战到底。

  结果:小米手机结束“饥饿营销”,开放购买,并降价。

  “3Q”之争

  对手:腾讯

  时间:爆发于2010年11月3日晚

  竞争焦点:对客户端的争夺

  360出招:2010年10月29日,360推出名为“360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以保护用户安全的名义,让用户可以屏蔽QQ广告,清理含QQ影音、QQ音乐等QQ周边软件,触动了腾讯的“奶酪”,激怒腾讯。

  周鸿祎:将中国互联网推进到尊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时代。

  腾讯出招:采取让“用户二选一”的非常手段,2010年11月3日晚6点,腾讯发布公开信宣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倡导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

  马化腾:QQ和360的斗争,不是我和周鸿祎的个人恩怨,甚至也不是两家公司的恩怨,更多是安全软件业的大是大非之争。

  结果:长达两年的3场诉讼之战。最近一场“腾讯诉360‘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的诉讼于2012年9月18日审理,没有当庭宣判。

  免费杀毒之争

  对手:瑞星、金山等杀毒软件企业

  时间:始于2008年7月

 360 VS“群雄”:是“鲶鱼”还是“浑水摸鱼者”?
  竞争焦点:免费杀毒

  360出招:2008年7月,奇虎通过360平台推出了“永久免费”的杀毒软件。

  周鸿祎:像杀毒这样的基础服务早该全免费。

  瑞星出招:向个人用户提供免费一年的服务。

  瑞星官方:“永久免费”名不副实, 360也仅仅是提供与BitDefender合作推出的免费一年序列号。

  金山出招:推出免费的金山网盾。

  其他对手出招:2010年10月27日,金山、百度、腾讯、傲游、可牛等公司联合发布了“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指责360打着“安全”的幌子,通过对用户实施“安全恐吓”和“安全欺诈”,达到诱导用户安装自己软件、卸载同行软件的目的,从而以此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

  结果:国内主流杀毒软件相继完全免费。

  “阿3”之争

  对手:雅虎中国(被阿里巴巴收购以后)

  时间:2006年

  竞争焦点:安全与否,流氓与否

  360出招:奇虎360推出360安全卫士封杀流氓软件,可以直接将“雅虎助手(前身3721)”从用户电脑中直接清除。

  周鸿祎:由于流氓软件目前从法律手段难以界定,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暴制暴”。

  雅虎出招:把奇虎360告上法庭,诉其“不正当竞争”。

  马云:永远不和周鸿祎投资及有关联的公司发生任何业务往来,同时还呼吁业内所有公司和投资机构,永远不要与周鸿祎及其关联公司发生牵连。

  结局:法院判360不正当竞争,需要赔偿雅虎中国经济损失3万元及诉讼合理支出4万余元,并道歉。但是,3721的市场份额也不断萎缩,到2009年1月雅虎中国正式放弃了3721业务。

  “3B”之争

  对手:百度

  时间:爆发于2012年8月29日

  竞争焦点:搜索引擎市场

  360出招:控诉百度在搜索领域的垄断,以及其竞价排名伤害用户体验。

  周鸿祎:“让用户没有选择才是对用户和行业最大伤害,只有竞争打破垄断才会让消费者和行业获益。”

  百度出招:百度拒绝360抓取百度搜索结果,强行将360搜索结果跳转至百度首页。

  百度观点:360无视Robots协议,不正当竞争。

  结果:工信部发文干预,目前战斗双方“中场休息”,蓄势待发。

  2012年9月20日,360发布独立搜索域名。

  (名词解释:Robots协议,也称为爬虫协议、爬虫规则、机器人协议等,网站通过Robots协议告诉搜索引擎哪些页面可以抓取,哪些页面不能抓取。是网站国际互联网界通行的道德规范,其目的是保护网站数据和敏感信息,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侵犯。因其不是命令,故需要搜索引擎自觉遵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2264.html

更多阅读

360奇酷旗舰手机 360奇酷手机,创造者还是毁灭者?

手机圈本来已经很热闹骚动了,最近又闯进来一个“添堵者”。5月6日,360高调召开手机新品牌发布会,老周倾诉了自己做手机的初衷——好奇,同时把手机命名为奇酷,与酷派公司合作打造。会上还邀请了商界娱乐大佬任志强和潘石屹登台捧场。发布

创新和创造 iPhone 5C & 5S,是创造还是创新?

     无论多么天才和成功的创意,最终都会被另一个更新的想法所取代,但是企业管理者也无法避免人类共有的弱点——总要抱着熟悉的东西不放,那些陈旧的观点、信念和思维模式,即使到了该退位的时候,仍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比如,亨利·福

声明:《360 VS“群雄”:是“鲶鱼”还是“浑水摸鱼者”?》为网友阿迪达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