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走出高粱地

 莫言:走出高粱地


     57岁的莫言在高密老家接到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长途时,心情既狂喜又恐慌。写出《檀香刑》和《丰乳肥臀》的作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其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中国当代社会。

  一向来被国内视为“傲慢”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终于承认了大陆作家的地位,而莫言也由此成为首位中国籍的文学奖折桂者。

  莫言大概是当代最乡土的作家之一,龙应台形容其“站在高粱土地上”,其作品很少涉及到城市题材。综观莫言几部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对史诗的执迷、寓国族大叙事于家族小历史的笔法、对形式与内容一体两面的探索,也似乎可窥见马尔克斯和略萨的影响。

  这一特点被众多论家所认可。莫言著作的译者陈安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赞赏其“想像力的丰富”,另一位译者葛浩文则强调其“深受中国的传统叙事和福克纳的空间理念”的影响。

  在莫言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一条明晰的线索—一个作家在写人与命运的抗争。与上官金童等著作中的小人物一样,在现实处境中,莫言从未以高姿态俯视过人群,他和他虚构的人物处在一个平行世界里,他写挣扎的人世生活,在这一点上,他是个诚实的人。

  如今,他小说里的那些“土匪式”的角色和神秘的高密东北乡,与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马尔克斯笔下的马贡多小镇一样,一起上了世界文学的版图。

  即便如此,还有两类人对莫言的获奖颇有微辞,一种以德国汉学家顾彬为代表,他认为“莫言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小说家,仍旧在用章回小说的传统方式在写作,其作品彻底地缺乏现代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顾彬修正了此前的观点,认为莫言严肃、认真且宽容,更重要的是,“与不少当代作家不一样,他有历史感,有记忆”。

  另一种批评则来自文学之外。这类批评认为莫言对公共事务近似冷漠的沉默。上海学者许纪霖称:“莫言的选择与他一贯宣称的文学理念并不吻合,那就是一个对内心价值是否真诚的问题……”。

  莫言的人生常为时代所造化,他似乎是20世纪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微缩体。1955年出生的他,在贫困中度过了幼年时代,儿时的莫言瘦得皮包骨,细长的脖子,又有着一颗沉重的脑袋。而在“文革”中因失学而放牛的经历,则让他提前体验了孤独的味道,这种孤独日后让他学会了观察与倾诉,他甚至常自言自语。

  1976年,他用当兵的方式离开农村,他又用写作的方式令自己不必转业再回农村,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其成长经历中最深刻的是有关饥饿的记忆。

  并不诗意的童年记忆,在日后变成了他的文学营养—从事创作之后,他听到一次高密地方戏猫腔,再看家乡小桥流水,乡情就迸发了。

  一个农人的后代,在农村的土地上经历过太多苦难的生活,饱受过物质和精神贫瘠之苦,他通过写作获得表达权。

  也正是通过文学,他获得了苏珊·桑塔格所说的文学的自由—“文学就是自由,尤其是在一个阅读的价值和内向的价值都受到严重挑战的时代,文学就是自由。”

  在国外访问中,莫言多次谈到文学中的政治性,文学应该大于政治,他早年顶着压力写批判小说,如今他同样不想被“政治正确”和道德绑架。

  在西方,他被视为是受欢迎的前卫作家,但在高密,他仍然是最朴实本分的乡民,“我从没叛逆过,我只是在真实地写人,所谓魔幻甚至黑色幽默,那本就是我们真实的乡村生活。”

  在接受本报记者2004年的采访时,莫言强调自己的写作不是变成人民代言人,“我特别害怕成熟,我拒绝成熟。一旦成熟,就很难改变,成熟了再刻意变化是要冒风险的。”

  某种程度上,“莫言”二字,正是其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莫言承认他的功利心,他在文学盛名之下要做的并不是脱离体制或与体制对立,他要做的是最符合中国式成功的道路。

  莫言也承认他的野心,“通过《檀香刑》的写作,没有人再说我一定在马尔克斯的写作道路上走了,我们断绝了关系,我离开他很远了。”

  如今,他住在北京平安里,是少有的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人,每月去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几次会,按月拿工资,出席笔会,他57岁了,承认在现实生活里的愿望和普通人无异,平安健康足矣。他自称“平时是孙子,只在写作里色胆包天”。

  “我当年看起来是离开正路,可是却回到人性的正路。我不想阶级性的写作,我用人性来写作。这是文学的最正的路。我不先锋,我只是正道。是最民间和最基层的。”

  他写人。写人的妥协、无奈、躲避和迎合。他自己也是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2441.html

更多阅读

莫言: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组图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世界,所呈现的复杂程度令人联想起威廉·福克纳和加夫列尔

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全文在线阅读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冯牧文学奖对《红高粱家族》的评语:“莫言以近20年持续不断的旺盛的文学写作,在海内外赢得了广泛声誉。虽然,他曾一度在创新道路上过犹不及,但他依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创作

任彦斌:走出混沌

送走了2011,迎来了2012。  如何从“2012的世界末日”走向投资股票的自由王国?  我的回答是:“出埃及”,走出混沌。  《走出混沌》是98年的一本书名。书的内容是介绍《华为公司基本法》的形成过程。华为总裁任正非为其作序——

莫言:哪些人是有罪的

莫言:哪些人是有罪的本文为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曾提出科技救国的口号,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政治家提出科技兴国的口号。但时至今日,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就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

莫言与《红高粱》 红高粱家族 莫言 小说

莫言与《红高粱》红高粱作者:莫言一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 立住吧。" 奶奶就立

声明:《莫言:走出高粱地》为网友面朝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