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周二,早盘沪深300指数走得还比较平淡,但午市收盘之前“风云突变”,多头发力,将沪深300指数一举推到新高2398点——如果从2012年12月4日的盘中低点2102点算起,沪深300指数本轮的涨幅,接近300点。 多头一路向上,不断“刷新”近期的高点,空头一路回撤,短线损失巨大,于是有位只做期指的读者给我留言,他问,对这一波年末行情,“多头的底气,从何而来”? 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暂时停发新股,这就让空头失去了最重要的沽空理由。
![弱市如何选股 弱市缓融资 逼空聚人气](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311681256175.jpeg)
弱市缓扩容,或“采取多种方式对在审企业进行疏导分流”,市场才能重新聚拢“人气”,资金才能重新回流二级市场。 据说,2012年最热的年度议题是“你幸福吗”,结果参与调查的大多数人,“自认不幸”,而且,在所有不幸福的人中,股民最不幸福。 记得年初时我写下过这样的一句话,“别咬喂你饭的那只手”——股市的问题,也许是因为某些人幸福过度,并且根本无视他人的利益——“杀鸡取卵,非不得卵,明年无卵;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其次,改革必须求真务实。 不久之前,当上证指数跌到1949点一线,市场期待出台新的改革措施。特别是在市场建设方面,管理层应当给交易各方一个合理的交待。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盘根错节、相互依存的各种关联。特别是A股市场,其自建立以来,在治市领域,就有“公平”与“效率”的长期争议,以及“功能”与“原则”之间重大分歧。 其中,重“功能”者,一般更希望指数维持在相对高位,至少也是“慢牛”,当然主要还是需要确保市场不至于失去最起码的融资“功能”;重“原则”者,则更强调理论上“治本”,希望不遗余力地推进强有力的改革,从根子上,理顺市场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 中国股市大而不强,熊长牛短,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市场文化方面的原因——这个市场总体上看,好像“水鸭子”,表面看着真的不错,在地上能跑,在天上能飞,在水里能游,但是在关键时刻,全是花拳绣腿,全是三脚猫的功夫,一项也派不上用场。 最近多头的信心增强,指数也涨,业界有不少总结,但有一点,是大家不太关注的,这就是有关方面工作作风有所改进——虚心务实了;眼睛向下了;空话说得少了,问题检讨得也多了。 可见市场向好有时也很容易,“兴一利,不如除一害;生一事,不如去一事。” 只要给点实在的,动点真格的,指数就能够回你一个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