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上线的Kindle电子书店并没能引来一片叫好声。 客户端存在BUG,电子书外观和配置没有特色但操作相对烦琐,亚马逊基本上是将其在美国市场的做法把电子书搬到中国,并没有做太多本土化的工作。“从操盘Kindle的做法来看,亚马逊太自信了,是作为全球老大来改造中国电子书的定义,而不屑于跟随中国已有的数字出版方式。” 多看公司胡晓东原本对Kindle轰轰烈烈落地中国做过很多幻想,但当他试用了上线的产品后,非常失望。 自信,不屑于跟随,胡晓东的描述很贴切,这就是亚马逊特有的个性。用独立分析师李成东的理解就是,亚马逊是一家“看自己”的公司,一向追求的是长线发展,并不会被竞争对手所左右。亚马逊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在中国电商市场显得很另类。虽然亚马逊中国的增速高于亚马逊全球,但它在中国的竞争中正逐渐被边缘化。 这种性格跟苹果公司有些像。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是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生前好友,两人脾气性格颇为相似,两家公司的性格也很是相似。亚马逊被业界称为“下一个苹果”。 特立独行,使亚马逊获得了今天的成功,但这个成功经验并非复制到任何地方都一样有效。 亚马逊中国音乐影视产品原总监虞文震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亚马逊总部太迷信自己在欧美取得的成功经验,不太愿意为中国做出改变,而中国本土也缺乏能说服他们的经理人。亚马逊中国做的是事倍功半的事情,中国的管理团队天天在干着应付总部的事情,而没有真正在做提高亚马逊知名度、切实提高竞争力的工作。 另类的亚马逊相对中国其他电商企业,运营非常规范,并且有着非常强大高效的物流、配送、运营体系。但亚马逊一向强调自己基因是一家科技公司,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而中国电商的竞争还处于商业初级阶段,竞争中商业本质更为突出,价格战、营销战最为有效。 李成东看好亚马逊长期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但在与亚马逊多次的接触中,他感觉亚马逊中国从战略到执行都缺乏灵活性。亚马逊中国在中国电商圈子里气质完全不同,公司的员工全都非常严谨,不像其他电商企业那样容易接触、容易交流。 基因使然,亚马逊的Kindle此次又采取了一种比较强硬的方式落地,似乎并不太愿意为中国用户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作为一家商业性公司,或许还是应该增加一些商业特性,才能赢得更多的用户和市场。
![dnf坚硬的头骨怎么得 坚硬的亚马逊](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311952141415.jpeg)